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腕隧道症候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腕隧道症候群
原图链接

腕隧道症候群

腕隧道症候群(carpal tunnel syndrome)

腕隧道症候群是上肢最常见的神经压迫病变,一般好发于中年病患,女比男多约为四比一,两侧皆发生的机率大于百分之十,优势手比非优势手更易产生。绝大多数的病例,并无特别的致病因子,一般咸认为与下列几项因素有关:

1.外伤:一般与工作及职业有关,如木匠长期握抓工具,对手及手腕重复性的压迫造成。

2.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末端肢体肥大症,甲状腺机能亢进或低下,及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使横腕韧带纤维化使症状加剧,此外,怀孕期间亦使腕隧道症状加剧,而生产完后,自然缓解。

3.肿瘤如脂肪瘤、神经瘤压迫所造成。

4.急性化脓性感染

诊断

症状:以掌面、桡侧三指半(姆指、食指、中指及之桡侧无名指)处之麻木及刺痛感为主,症状一般不波及小指;最特殊的症状谓之惊醒麻木,患者于日间工作后,夜晚常因手腕麻木而醒来数次,须用力摆动手腕或磨擦手指,以求症状之减缓,此外鱼际肌肉萎缩及手腕无力等症状则较少见。

主要在手正中神经分布区域感觉功能低下;在手腕远侧皱折处轻敲,导致正中神经分布区域麻木疼痛感,谓之Tinel's sign;此外使手腕完全曲张30至60秒,可产生前述症状者谓之Phalen's sign;置血压计袖口于手腕近端,加压使产生缺血,30至60秒间,若产生疼痛症状即为缺血试验阳性反应。

诊断试验

神经传导(NCV)及肌电图(EMG)可藉以区分颈椎神经根病变或肌腱炎。

治疗

症状轻微,或病因可自行恢复者(如怀孕),可以休息,合并药物处理,再加上腕部护木,尤其在夜晚使用,使手腕呈伸张姿态;此外,也可以类固醇局部注射治疗,但复发率高,且可能造成神经损伤。

若经非外科疗法,而症状持续恶化,或有肌肉无力或萎缩时,便是手术的适应症。手术的实行一般是将横腕韧带切开,使正中神经压迫获得缓解;若两手同时发生,则先处理症状较严重的患肢;若两手皆呈麻木及无力现象,则先手术处理症状较轻的患肢,以期使正中神经能恢复至较佳的状态。

一般传统式开刀,需在手掌至手腕处作五至七公分的伤口切开,病人术后休息二至四星期,始可工作,有时手掌、手腕用力时会有伤口处疼痛及无力等症状。且疤痕明显。目前高医引进以内视镜辅助来切开横腕韧带,仅在手腕及掌心切开一公分及○‧五公分的伤口,且手术时间可短至五分钟内,术后复原快,避免敏感性与疼痛性疤痕,对组织破坏少。然而以内视镜法开刀仍有2%的复发率。 [1]

参考资料

  1. 认识腕隧道症候群. 国军桃园总医院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