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腰阳关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揭密真相的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视为专业意见。任何医药相关资讯,应谘询专业人士。

腰阳关穴】经穴名。原名阳关。出《素问.骨空论》王冰注。近称腰阳关。别名:脊阳关,背阳关。属督脉。腰阳关穴的位置:腰部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中医认为刺激腰阳关穴有缓解治疗腰骶痛、坐骨神经痛、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带下等作用。

穴位含义

督脉的上行气血中滞重的水湿在此沉降。
腰阳关。意指督脉的上行气血中滞重的水湿在此沉降于下。本穴物质为腰俞穴传来的水湿之气,在上行至本穴的过程中是散热吸湿,至本穴后滞重的水湿之气不能继续上行,本穴如同督脉水湿上行的关卡一般,故名腰阳关。阳关、脊阳关名意与腰阳关同。

概况

【取 穴】位于人体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髂脊相平[1]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滞重的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冷降缩合后输向腰之下部。 【功能作用】除湿降浊。

作用功效

【功效应用】具有祛寒除湿、舒筋活络的功效。
【主治病症】
主要用于前阴及腰腿疾患:如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功能性子宫出血,睾丸炎,遗精,阳痿,肾下垂,膀胱麻痹,脊髓炎,腰骶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慢性肠炎,腰骶疼痛,破伤风,麻木不仁,膝肿不可屈伸,带下,淋浊,便血,痢疾,下腹满胀,疝气,下肢麻痹,腰骶神经痛,类风湿病,小儿麻痹,盆腔炎等。
【配伍应用】
腰阳关穴配肾俞穴环跳穴、委中穴、足三里穴治坐骨神经痛。
腰阳关穴多与委中穴、肾俞穴、大肠俞穴配伍治疗腰痛。
腰阳关穴配次髎穴、中髎穴、关元穴、中极穴、曲骨穴治疗膀胱麻痹。
腰阳关穴配关元穴、次髎穴、三阴交穴,治阳痿、遗精、月经病、带下。
腰阳关穴配命门穴、悬枢穴、有行气通经、温阳散寒的作用,主治多发性神经炎。
腰阳关穴配肾俞穴、次髎穴、委中穴,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寒湿性腰痛、腿痛。
腰阳关穴配肾俞穴、环跳穴、足三里穴、委中穴,有行气止痛,温经散寒的作用,主治坐骨神经痛,下肢痿软无力。

穴位疗法

【针刺】一般直刺0.5~1.0寸。向上微斜刺0.6~1寸。直刺或斜刺0.5~1寸,局部酸胀,深刺时可有麻电感向两下肢放散
【灸法】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按摩】左手或右手握拳,以食指掌指关节突起部揉按腰阳关穴3~5分钟,可治腰膝酸痛

视频

每周一穴——腰阳关穴

参考文献

  1. 腰阳关穴,穴位密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