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自由大道 (电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自由大道
图片来自pixnet

自由大道是一部2008年由葛斯·范·桑导演的美国人物传记电影

电影基于美国政治家哈维·米尔克的真实故事改编,他是美国同性恋运动人士,也是美国公开同性恋身份参加政坛选举的第一人。电影在米尔克被刺杀后30周年的前一天2008年11月26日在美国上映。

《米尔克》电影获得多项奖项和提名,如金球奖美国演员工会奖奥斯卡金像奖等,最后男主角西恩·潘获得他第二座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而编剧布莱克则嬴得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

剧情

电影《米尔克》以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时期警察在同性恋酒吧逮捕顾客为开头,之后镜头转到在1978年11月27日议长黛安·费恩斯坦宣布了哈维·米尔克乔治·莫斯康尼遭到刺杀身亡。电影以米尔克录制他的遗言贯穿始终,这是在被刺杀的9天前录制的。然后电影闪回到1970年,米尔克在他40岁的生日夜晚,首次遇到了他的年轻爱人斯科特·史密斯(Scott Smith)。

由于对现实生活的不满,米尔克和他的爱人决定搬到旧金山,寄希望于在那里使他们的关系得到更多的认可。他们在尤里卡谷卡斯楚街开了一家卡斯特罗照相机馆(Castro Camera),那里本来是蓝领阶级社区,并逐渐发展成同志村。米尔克对于周围爱尔兰天主教的保守和压力而感到十分的沮丧,于是他动用自己的背景从商人成为了一位同性恋权利运动家,亦成为了来三藩市闯天下的同性恋少年克里夫·锺斯之良师益友。在起初,史密斯还是米尔克的选战经理,可是因为米尔克越来越专注于政治活动,破坏了他与史密斯的关系,后来史密斯离开了他。之后米尔克认识了杰克·里拉(Jack Lira),就像史密斯一样对于米尔克对政治活动的投入无法忍受,后来上吊自杀。

在1973年和1975年两次竞选三藩市市监事委员会以及在1976年的加州州众议会失败后,米尔克于1977年代表第五选区参与了三藩市市监事委员会的选举,最后更赢得了议席。他的胜利使他成为美国历史上公开同性恋身份的参加政治选举的第一人。米尔克之后认识了同为议员的丹·怀特。怀特是越战退伍军人,在政治上和社交上都是思想保守的人,于是他与米尔克的关系不算太好,由于传媒和同事的关注都投向了米尔克,于是在怀特的心里对他产生了怨恨。

就这样米尔克和怀特一直保持着复杂的关系。一次,米尔克被邀请去参加怀特孩子的受洗仪式,当时怀特希望米尔克支持他反对在自己选区建设精神病医院的主张,用来交换他支持对米尔克推出同性恋权利的法案。但是米尔克并没有支持怀特,怀特感到了米尔克背叛,并最终在同性恋权利法律中投下了唯一一张反对票。米尔克也努力去反对《6号提案》(Proposition 6),这是一个1978年11月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全民投票,提案约翰·布里格斯发起,他是来自橙县保守派州参议员,他的提案带有同性恋歧视立场,禁止同性恋者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公立学校工作。这同样也是一个全国性的保守运动,起始于安妮塔·布莱恩和她的组织,目的在于废止当地同性恋的平等权利。在1978年11月7日,米尔克在竭尽全力反对《6号提案》并取得成功之后,他和支持者更加的团结起来。怀特支持了《6号提案》,投票后关注议员加薪,但得不到很大支持,并对市监事委员会提交自己的辞呈。可是不久他又改变了初衷,希望市长乔治·莫斯科尼同意让他复职,在米尔克对市长的游说下,市长拒绝了他的请求。

1978年11月27日的早晨,为了避开金属探测器以藏匿他身上携带的枪支,怀特通过地下室的窗户进入了三藩市市政厅。他要求和市长再见面,可是在被轻率的拒绝后。怀特勃然大怒,对市长和米尔克开枪。电影以成千人的米尔克和市长的支持者的烛光游行而告终。


发行

在电影发行之前,美国焦点电影公司避开了秋季的电影节展,并限制媒体报道。《米尔克》在2008年10月28日在旧金山首映,然而由于电影的题材,使得美国焦点公司不得不面对电影的题材问题。电影公司想于当时的美国选举相脱离,尤其是加利福尼亚州的反对同性恋婚姻的8号提案,而相关的在电影中第6号提案同样也被提及。[1]

众多观众和专家认识到这部高度赞扬的电影使得《8号提案》的通过后体现了更多有意义的价值和重要性,激起大多数的同性恋者和历史人物去努力反对相关措施。[2] 活动家请求美国焦点电影公司从喜满客影城拿走他们的放映权,去抵制喜满客影城首席主管艾伦·斯托克(Alan Stock)捐赠$9,999支持《8号提案》的运动。

参考文献

  1. Zeitchik, Steven. Politics? Focus won't 'Milk' it. The Hollywood Reporter. October 28, 2008. 
  2. Lim, Dennis. Harvey Would Have Opened It in October. Slate.com. November 26, 2008.  外部链接存在于|title=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