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台中市立台中第二高级中等学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台中市立台中第二高级中等学校

图片来自tc

台中市立台中第二高级中等学校(简称台中二中中二中)是一所位于台湾台中市北区普通型高级中等学校。1922年由台湾总督府创立时名为“台中州立台中第二中学校”,是台湾日治时期一间招收日籍学生的中学校,因当时已有以台湾人为主的台中州立台中第一中学校,故以“第二”名之。是台湾中部知名的高中之一,过去为台中四省中之一,且现今为中部五校联盟(Taichung Big 5)成员。

校史

前身为创立于1922年的“台中州立台中第二中学校”与1941年的“台中州立台中第二高等女学校”,二中学以招收日籍学生为主、二高女则是招收台籍学生。终战后日籍中学生皆移转至两校,台籍则转至一中一女,并于1946年将之遣返本国后停办。而后时称之“省立台中第二中学”与“省立台中第二女中”合并,于二女中校址复校,二中学校地则给予台中农校(今兴大附农)复学。合并后原本男女兼收,但1952年后计30年间停招女生,直至1982年始恢复招收[1] 。至今男女兼收时间已超过男校时期,但因昔时各地之二中多为男校(如:台南二中、曾名为台北二中之成功高中),故社会大众仍常以为中二中属于男校。

  • 1922年依据首任文官台湾总督田健治郎颁布的“新台湾教育令”,于台中市南门仔创立“台中州立台中第二中学校”,创立之初为一个招收日籍学生的学校,因已有一个招收台籍学生的“台中州立台中第一中学校”(今台中一中),而称为第二中学校。
  • 1941年,“台中州立台中第二高等女学校”于现今校址成立。
  • 1945年,二次大战结束后,第二中学校改制为“台湾省立台中第二中学”、二高女改制为“台湾省立台中第二女子中学”。二中尚有日籍学生五百馀人,教职员四十馀人在校;二女中台籍学生转至一女中,一女中日籍学生则转至二女中。
  • 1946年春,日籍学生全部遣返日本,两校遂亦停办。
  • 1946年秋,台中二中与台中二女合并,于二女中校址复校,原校址给予台中农校复校(今兴大附农校本部)。依旧名为省立台中二中。
  • 1952年7月,停招女生。
  • 1955年秋,为执行政府防空疏散计划,创设分部于台中县太平乡
  • 1968年,贯彻“省办高中、县办国中”政策,接收“台中市立第二中学”(今双十国中)高中部男学生。结束太平分部。
  • 1969年8月,更名为“台湾省立台中第二高级中学”。
  • 1982年11月,筹设音乐实验班。
  • 1983年,重新招收女生,再度成为男女兼收之高级中学。
  • 1995年8月,成立特教资源班。
  • 2000年2月1日,配合精省政策,改制为“国立台中第二高级中学”。
  • 2003年3月,筹设数理资优班及语文资优班,自同年9月开始招生。
  • 2012年12月,台中二中九十周年。
  • 2014年12月,新建体育馆落成启用。
  • 2017年元月,改隶台中市政府教育局,为“台中市立台中第二高级中等学校[2]
  • 2017年12月11日,与日本兵库県立伊丹高等学校缔结姊妹校,此为台中二中第一所姊妹校。

历任校长

日治时期(1922年至1945年)

  1. 柳泽久太郎:大正11年(1922年)4月1日至昭和5年(1930年)5月28日
  2. 板垣四十六郎:昭和5年(1930年)5月28日至昭和12年(1937年)4月2日
  3. 善方正夫:昭和12年(1937年)4月2日至昭和15年(1940年)4月6日
  4. 五岛阳空:昭和15年(1940年)4月6日至昭和17年(1942年)4月1日
  5. 高丸灵教:昭和17年(1942年)4月1日至昭和20年(1945年)中华民国接收台湾

民国时期(1945年至今)

  1. 金树荣:民国34年(1945年)1月至民国35年(1946年)7月(省立)
  2. 余丽萍:民国35年(1946年)1月至民国35年(1946年)7月
  3. 楼宪:民国35年(1946年)8月至民国36年(1947年)1月
  4. 陈泗孙:民国36年(1947年)1月至民国38年(1949年)7月
  5. 潘振球:民国38年(1949年)8月至民国39年(1950年)7月
  6. 罗人杰:民国39年(1950年)8月至民国47年(1958年)7月
  7. 韩宝鉴:民国47年(1958年)8月至民国48年(1959年)7月
  8. 宋鸿域:民国48年(1959年)8月至民国52年(1963年)7月
  9. 史麟生:民国52年(1963年)8月至民国54年(1965年)2月
  10. 汤孝彬:民国54年(1965年)3月至民国59年(1970年)7月
  11. 孙鸿章:民国59年(1970年)8月至民国74年(1985年)1月
  12. 陈义明:民国74年(1985年)2月至民国81年(1992年)8月
  13. 蔡锦忠:民国81年(1992年)8月至民国88年(1999年)1月
  14. 洪秋森:民国88年(1999年)2月至民国93年(2004年)1月(1999年改为国立)
  15. 薛光丰:民国93年(2004年)2月至民国101年(2012年)7月
  16. 何富财:民国101年(2012年)8月至民国107年(2018年)7月(2017年改为市立)
  17. 许耀文:民国107年(2018年)8月起至今

教育联盟

参考文献

  1. 二中简介/沿革. [2016-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3) (中文). 
  2. 教育部每年补助市府69亿元 推动国立高中职改隶市立. [2016-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9) (中文). 
  3. 常维钧. 中部五校联盟签约. 台北市: 国立教育广播电台. 2015年6月9日 [2015年6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6月26日) (中文). 
  4. 苏孟娟. 〈中部〉5热门高中策略联盟 未来可能跨校选课. 台中市: 自由时报. 2015年6月10日 [2015年6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6月12日)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