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台北市政府旧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台北市政府旧厦庙

中华民国台湾)文化资产

图片来自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基本资料

等级    直辖市定古迹

别称    建成小学校

公告日期  1998年5月4日

登录类别  旧厦

地理位置  台北市大同区长安西路39号

建成年代  日本大正10年(1921年)

台北市政府旧厦(原称建成小学校),位于台湾台北市大同区长安西路上,现为建成国中台北当代艺术馆所在地。[1]

历史背景

起源

建筑物概述

  • 该校舍建筑采二层楼左右对称建筑,1921年落成时仅有临路一排办公室与教室建筑,后来两侧以与原建筑的九十度方位陆续增建教室,使该旧厦呈现字型。在外观方面,该建物最醒目的是三角形木柱屋檐及正中间的金属与瓦片屋顶构成的钟楼。1950年代起,台湾少见的市徽识别标志镶在钟楼上。不过,2000年代整建后,该钟楼的台北市徽已被拆除。
  • 在内部构造方面,中央入口大厅挑高屋顶,二楼集会堂的空间跨度相当大。而内部走廊与外窗多做弧拱状。此为,当时台湾砖造建筑常使用的结构。
  • 1950年代以后,旧厦除了正门面增建突出方亭外,就不再增建。因为场地不敷编制日渐扩大的台北市政府使用,1994年市政府从该旧厦迁至信义区台北市市政大楼。1996年,闲置的旧厦被指定为市定古迹,并展开修复整建。
  • 1990年代,旧厦附近的建成国中因其华阴街校地被台北市政府征收,面临废校争议。经该校争取与协调后,台北市政府允诺拨该旧厦的两翼部分,充作建成国中校舍。
  • 2001年,整建后的该旧厦建物分为两部分,正面建筑物及集会堂部分,成为台北当代艺术馆(原取名为“台北第二美术馆”),两翼建物及其周围空地则成为台北市建成国中的教室用地,这也是全台湾唯一学校与美术馆使用共同建物的例子。该馆结合古迹建筑与当代艺术,提供不同的艺文交流体验[2]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台北市政府旧厦(原建成小学校),典藏台湾
  2. 台北市政府旧厦. 国家文化资产网. 中华民国文化部文化资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