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台北市艺文推广处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台北市艺文推广处

图片来自gov

台北市艺文推广处,是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的附属机构。[1]

历史

  • 1964年(民国53年)1月,台北市立社会教育馆借用台北市中山大楼(今中山市场)办公。
  • 1967年(民国56年)1月,台北市立社会教育馆借用台北市孔庙明伦堂为临时馆址;同年7月1日,台北市改制为直辖市,台北市立社会教育馆脱离台湾省立新竹社会教育馆辅导范围。
  • 1979年(民国68年)3月,台北市立社会教育馆总馆兴建工程于台北市五号公园预定地开工。
  • 1983年(民国72年)6月,台北市松山区八德路三段25号台北市立社会教育馆总馆完工;同年10月22日,台北市政府正式启用台北市立社会教育馆总馆。
  • 1987年(民国76年)2月,台北市立社会教育馆于延平区行政中心9楼成立“延平活动中心”。
  • 1999年(民国88年)11月6日,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成立,台北市立社会教育馆改隶文化局,台北市政府核定台北市立社会教育馆英文名称为“Taipei Cultural Center”。
  • 2003年(民国92年)3月,台北市立社会教育馆文化活动中心完成整修,更名为“城市舞台”。
  • 2004年(民国93年)1月,原景美区公所改建为“台北市立社会教育馆文山分馆”。
  • 2009年(民国98年)10月31日,台北市立社会教育馆文山分馆更名为“文山剧场”,台北市立社会教育馆延平分馆更名为“大稻埕戏苑”。
  • 2012年(民国101年)4月2日,台北市立社会教育馆馆长林慧芬升任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副局长,前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社会教育科科长林信耀接任末代馆长。
  • 2015年(民国104年)11月6日,配合《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组织规程》修正,台北市立社会教育馆改为“台北市艺文推广处”,英文名称为“Taipei City Arts Promotion Office”,林信耀续任第一代处长,台北市立社会教育馆总馆改为“艺文大楼”。
  • 台北市立社会教育馆改为台北市艺文推广处前夕,预算员额73人,馆本部包含馆长1人、副馆长1人、技工2人,下设推广组、辅导组、研究组、总务组、会计机构、人事机构。各单位预算员额:推广组25人、辅导组5人、研究组8人、总务组27人、会计机构2人、人事机构2人。

组织架构

处本部

  • 处长
  • 副处长

内部单位

  • 展演活动课:各项音乐、戏剧、舞蹈演出节目之规划办理,城市舞台、亲子剧场与文山剧场之节目档期安排、场地出租与剧场灯光、音响、舞台、视讯专业设施之操作管理,表演团体演出技术之协调沟通与表演场地接待服务,驻馆团队、创作甄选、学校艺术文化教育及演出团队宣传之推广等剧场营运管理事项。
  • 城市舞台
  • 文山剧场
  • 亲子剧场
  • 艺文推广课:主要业务系办理本处志工业务、展览业务、市民讲座、“文化就在巷子里-社区艺术巡礼”系列活动等各项展演活动及其他有关社会教育之艺文推广等事项。
  • 传统戏曲课:规划执行各类传统艺术表演、社会教育、文化教育之艺文推广课程、传习、展览、讲座各项推广活动、大稻埕戏苑营运管理、传统戏曲文化、生态研究、附设传统戏曲剧团规划、营运、整合本市各项传统艺术文化资源等事项。

大稻埕戏苑

  • 秘书室:文书、档案、出纳、总务、财产之管理与资讯、法制、研考等业务及不属于其他各单位事项。
  • 会计机构:依法办理岁计、会计及统计事项。
  • 人事机构:依法办理人事管理事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