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台湾大道市政大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台湾大道市政大楼

图片来自taichung

台湾大道市政大楼(亦称台中市政府新市政大楼台中新市政大楼)是位于中华民国台中市西屯区的一栋大楼,座落于台湾大道文心路间,由瑞士韦伯/侯佛(Weber+Hofer AGArchitects)建筑师事务所设计[1],是七期重划区的指标建筑之一,并与邻近的台中议政大楼构成“台中新市政中心[2][3][4]”。大楼本身以玻璃帷幕包覆,建筑中央下方篓空造型形成;建筑空间分别命名为文心楼(东侧)、中央川堂及惠中楼(西侧)。

于2010年12月25日台中县合并升格生效日正式启用,台中县市合并升格为直辖市后的台中市政府以此作为主要之办公厅舍台中市市长亦在此办公。

台中捷运市政府站名称的由来。

简史

  • 1995年6月,时任市长林柏榕规划在七期重划区兴建新市政中心,包含新市政大楼(由市政府使用)与议政大楼(由市议会使用)。新市政中心的设计案经过44个国家共130件征选,最后由瑞士韦伯/侯佛建筑师事务所(Weber+Hofer AGArchitects)获选第一名,此建案亦为台湾首次的国际竞图;但因经费不足迟迟无法兴建。
  • 2003年7月,时任市长胡志强争取到古根汉基金会同意在经费筹措无虑前提下,在台中设立古根汉美术馆之亚洲分馆;原新市政中心重新规划成“古根汉园区”,原规划的市政与市议会大楼将改委由法兰克·盖瑞毕尔包古根汉美术馆建筑师)重新设计[5]。9月20日行政院宣布补助古根汉新台币五十亿元的兴建经费,11月间将古根汉列入新十大建设“五年五千亿”的计画中,但遭立法院搁置。
  • 2004年古根汉美术馆台中分馆建案先期预算遭台中市议会搁置,古根汉基金会撤销台中分馆案,全案中止[6]
  • 2007年台中市政府以市地重划基金筹足经费,开始发包兴建。
  • 2009年4月13日,台中县市政府共同决议,将新市政大楼做为未来台中直辖市市政府所在地。
  • 2010年10月10日,台中新市政大楼完工落成。
  • 2010年12月25日,台中县正式合并升格为直辖市,台中新市政大楼正式启用。

楼层配置

楼层 配置单位 备注
10楼 建设局法制局、消费者保护官室、消费者服务中心、法律谘询处、礼堂、员工餐厅(素食、自助餐)、员工休闲健身中心、会议室 空中花园
9楼 市长室、副市长室、秘书长室、副秘书长&技监室、核稿室、法制局秘书处政风处
府本部幕僚室、901会议室、市政简报室(大、中)、导览简报室、市政厅、台中厅、礼宾厅
8楼 文化局新闻局、多媒体简报及新闻发布室、记者室、会议室801
7楼 财政局人事处主计处 集会堂
6楼 民政局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里长服务中心、中央资讯机房、会议室601 集会堂
5楼 经济发展局建设局、会议室501 集会堂
4楼 劳工局秘书处、会议室401 集会堂
3楼 社会局建设局秘书处、会议室301、302、303
2楼 社会局秘书处劳工局电话服务中心、警卫队勤备室、电脑教室、政风业务访谈室、会议室暨陈情室
1楼 庇护商店、中华邮政服务中心、台湾银行中都分行、员工权益谘询中心、新市政联合服务中心、公文交换中心、公务人员协会办公室、市政愿景馆、市府就业服务台、中央监控室、经济发展局公司登记、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财政局秘书处警察局保安警察大队府会园区警察队 户外停车场(256车位)
B1楼 员工餐厅(含中央厨房)、垃圾处理室、停车场(157车位) B1、B2 机车停车格共722个
B2楼 停车场(326车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