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台湾省立虎尾女子高级中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台湾省立虎尾女子高级中学
图片来自ltn

台湾省立虎尾女子高级中学,简称虎尾女中虎女,前称台湾省立虎尾女子中学,为台湾历史上一所女子高级中学,位于云林县虎尾镇。该校于1940年4月1日成立,1948年曾与台南县立虎尾初级中学并校,后重新独立设校。1981年(民国70年)并入台湾省立虎尾高级中学(简称虎尾高中、虎中),两校合并后使用原虎尾女中校址,原虎尾高中校址改设云林工专

学校历史

日治时期

台湾日治时期时的昭和十五年(1940年)4月1日,为了纾解台南州虎尾郡升学压力[1]台湾总督府虎尾街成立台南州立虎尾高等女学校,多为日籍公教人员或大日本制糖株式会社员工子女就读,当时在南台湾名声仅次于台南州立第一、第二高等女学校和嘉义高等女学校。1944年,随著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局逐渐明朗,日军败象已现,部分日人返回日本本土,该年虎尾高等女学校台籍学生数才首次超过日籍学生数。1945年3月3日,时任校长野上征雄弃职返日。

战后初期

战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军事接管台湾,改台南州为台湾省台南县,中方负责接管机构“台南州接收委员会”派此校时任教务主任江炳焜代理校长,将虎尾高等女学校改制为台湾省立虎尾女子中学(简称虎尾女中虎女)。江炳焜将日治时期旧有规章、教材废除,延聘中国大陆籍人士任教。1946年2月8日,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令派真除,为虎尾女中战后首任校长。虎尾女中当时为三三制学制(即初中、高中各三年)。1948年7月,台糖聘用江炳焜出任虎尾糖厂副主任,江在8月辞任校长,其校长职位由时任教务主任陈东荣代理,9月18日,台湾省政府正式任命陈为校长,当时初中有13班,高中有3班,学生712人,教职员51人。

在此时期,方传入台湾的中国新兴宗教一贯道,其兴毅组何宗好派下的孙正阳、马仲龄两人,即因生活开销所需,在虎尾女中执教国文。2000年代初的兴毅组各支线领导前人几乎都受过孙正阳指导,研究者视其为兴毅组在台传道事务奠基者。[2]

1949年9月1日,虎尾女中与台南县立虎尾初级中学(简称虎尾初中)合并为台湾省立虎尾中学(简称虎尾中学、虎中),以原虎尾初中为男生部,原虎尾女中为校本部,也是女生部。次年,台湾省政府教育厅考量地方人士要求,因男、女两部距离稍远,行政、课务推展不便,于是训令省立虎尾女子中学8月1日起复自省立虎尾中学独立设校。同年台湾行政区划重划,虎女所在虎尾镇改隶云林县

1951年8月,谈太儁积功调升该校校长,任内著重推动与实践生活教育。1957年7月奉教育厅令改调嘉义女中,由何珍淑接任虎尾女中校长,于7月31日办理交接。1959年又由曹金英续任校长。此时前后,1958年爆发八二三炮战,中华民国政府紧急迁福建省立金门中学师生至台借读避难,计17名女学生至虎尾女中借读。

1967年6月3日下午,曹金英于校内泳池游泳时溺水逝世,校长职务由教务主任黄柏升代理。7月3日,台湾省政府派原新竹县立第一女子中学(今新竹市立光华国民中学)校长石宛珠接任虎女校长,她在任内致力于推行生活教育。1970年7月1日,依照“省办高中,县市办初中”政策,初中部停招,改制为台湾省立虎尾女子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 《虎尾镇志》. 李谒政总编纂. 云林县虎尾镇: 云县虎尾镇公所. 2018. ISBN 978-986-05-2405-5. 
  2. 葛锦涛. 兴毅年鉴——台湾开荒史记. 台中: 国圣出版社. 1996: 68–6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