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台湾野山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台湾野山羊
图片来自玉山国家公园儿童网

台湾野山羊 基本资料

学名 Capricornis swinhoei

俗名 台湾长鬃山羊,长鬃山羊,台湾长鬃山羊,台湾野山羊

界名 动物界

门名 脊索动物门

纲名 哺乳纲

目名 偶蹄目

科名 牛科

特有种 是

保育等级 是[1]

台湾野山羊全身为深褐色,背颈部中央一带色泽较暗;腮、喉部和上颈为浅黄褐色,尾短。雌雄皆有一对洞角,呈圆锥状,顶端尖锐且略向后曲,终生不脱落。头体长80至114公分,尾长约6.5公分,体重25至35公斤。齿式:门齿0/3,犬齿0/1,前臼齿3/3,臼齿3/3;全部的牙齿数有32颗。

通常单独活动,清晨与黄昏为活动高峰。具有强烈的领域性,会以腺体涂抹树枝或突出物以标示其领域。因其蹄有突出外缘,有助于绊住岩石表面而活动,常出现在裸露岩石崩塌处和险峻陡峭山区。草食性,食物以植物之幼芽及嫩叶为主。[2]


生态习性

又名长鬃山羊,属于牛科的动物,雌雄都有长角,是中空的洞角。最为人佩服的习性就是他们飞檐走壁的功夫,在溪谷、碎石坡可见到其身影,有两侧分开的蹄,可以轻易抓紧路上的底质。长鬃山羊主要栖息在中高海拔,1000-3600公尺,喜食山黄麻、咬人猫及植物的嫩叶。他们的休息之处往往都是峭壁的附近,有向内凹的空间可以遮蔽。

栖息于低至高海拔山区森林、裸岩。多单独活动,擅长于陡坡活动,利用其外突的蹄抓住岩石表面。日行性,以树叶、嫩芽、草为食,有磨角的习性。


分布范围

栖地类型 低至中、高海拔森林及森林边缘

微栖地类型 阔叶林针叶林、裸露岩石崩塌处

族群状况 稀少

分布状况 全岛低至高海拔,以中海拔为主

国家公园分布状况 玉山国家公园、垦丁国家公园、雪霸国家公园、太鲁阁国家公园


简介

台湾野山羊
图片来自台湾生命大百科

台湾长鬃山羊是台湾唯一的野生牛科动物,在分类学上,头上有角的动物,若角为实心、会脱落,属于鹿科,如梅花鹿、水鹿、山羌;反之,中空、不脱落,就属牛科。羊类的角属于后者,所以被归为牛科动物。台湾长鬃山羊雌雄均有一对大小一致的洞角,生长于额顶中心毗邻之位置,终身不脱落。

台湾长鬃山羊拥有二尺高的跳跃能力,每小时 20 里的飞奔速度,在台湾所有的哺乳类动物中,堪称“轻功第一高手”。在南湖大山、雪山、玉山及秀姑峦山等山区碎石崖坡,偶而可惊鸿一瞥它们飞壁纵横的身影。

其蹄向两侧分开,因此可以轻易抓稳石头,于裸露的陡坡石岩上活动,它们也是爬树高手,具领域性,会以其眼前之眶下腺所分泌之腺体涂抹于树枝或凸出的石块上作为标记。 长鬃山羊在全球的分布仅局限于东南亚、日本及台湾,日本的长鬃山羊自 1955 年起被日本政府列为“特别天然纪念物”,受到法律严格保护,至目前为止全日本共设有 15 个长鬃山羊的保护区。相较于日本对长鬃山羊的保育及研究工作,政府早于民国 61 年起政府即宣布台湾实施”全面禁猎”,并依据野生动物保育法将台湾长鬃山羊列为珍贵稀有之保育类动物,但盗猎事件频传,尤以今年(2001 年)春季在丹大溪边发现水鹿、台湾长鬃山羊、山羌等在内 30 多具遭到猎枪与弓箭残害的屠体,震惊全国。

相对于日本人的作法,这个事件实为国人之耻,我们拥有如此稀有且珍贵的动物,怎能不加以珍惜。[3]


台湾特有种:台湾野山羊

台湾野山羊
图片来自xuite日志

有关台湾野山羊的生态研究始于1980年代台湾师范大学吕教授光洋教授,他与许多的研究生和助理从事一系列山羊的分布、栖地、习性及族群概况的研究工作,使我们对台湾野山羊有进一步的认识。然而我们对这种动物的了解仍属有限,对这全界仅存在于台湾的特有种,值得我们珍惜及详加研究。

另外,从台湾野山羊的外型来判断,它是属于较原始的物种,因为它的角不长,没有明显的特化,雌雄都有。再者就脚而言,其脚粗短,亦无明显的特化,而其食性广泛。一般而言,草食动物解毒力愈强,越是属于原始种(吕光洋 1991)。在台湾的哺乳动物中,如台湾长鬃山羊一样,保留著较原始特性的种类并不多,所以它更加值得被保护及研究。

台湾高山没有狮子老虎等猛兽,其原本的天敌云豹已几乎绝迹。真正对台湾长鬃山羊族群构成威胁是栖息地遭受破坏及非法的盗猎。在台湾,大型哺乳动物的猎捕压力,除了山羌外,要数台湾长鬃山羊的压力最大。

根据一份台湾地区山产店的调查(王颖 1988)显示,台湾长鬃山羊的平均交易量仅次山羌野兔,居第三位。有1/5的消费者是为进补而吃。山羊的肉质不似山羌、野兔味美,但其血泡的酒,传说可治气管炎,其毛皮可做皮革、标本,羊角、羊蹄及羊骨又是中药店的药材,再上体型大容易捕捉,早期为原住民传统之猎物,现则遭受许多猎人之捕杀。因此,在猎捕压力大于其繁殖率的状况下,台湾长鬃山羊所受的威胁程度极大。

在民国70至80年间,我国陆续成立几个国家公园,农委会也依据野生动物保育法设立了许多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和野生动物重要栖息环境。许多野生动物的栖地得到法令上的保护,可惜是这些地区大多位于偏远人迹罕至之处,执法人员在保护这些区域时,受限于许多因素,常力犹未逮。

只有政府与民间携手合作,政府严格执行法令政策,民间拒吃、拒买、拒养、拒捕保育类动物。如此,台湾的野生动物的生存权才会有一线曙光,美丽的褔尔摩沙才不会从地球上消失。[4]


崖上的轻功高手 台湾野山羊

台湾野山羊
图片来自 Tlife

在一般大众心中,羊的形象多为瘦小柔弱,但台湾野山羊显然不在此列。它是台湾唯一的野生牛科动物,躯体健硕,骨骼粗壮;不仅如此,它更具有2公尺高的跳跃能力,且因蹄向两侧分开,即使在碎石坡上行走亦是健步如飞,因此又被戏称为台湾哺乳类动物中的轻功高手。

它的栖地分布范围极广,从低海拔山麓至海拔3,500公尺以上山区都有机会找到它的踪迹。然而,许多台湾野山羊的相关报导与研究中都提及,即使在没有大型肉食性猛兽的台湾高山上,真正对其生存造成威胁的因素,仍是人为的栖地破坏与非法盗猎。1980~1990年间,随著政府陆续成立国家公园,以及根据《野生动物保育法》将台湾野山羊列为“珍贵稀有”保育类动物,并设立许多野生动物保护区,而得到了法令上的保护,然也有赖人民自发性的建立起生态保育观念,台湾野生动物的生存权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5]


视频

台湾野山羊

台湾唯一且特有的野生牛科动物~台湾长鬃山羊

台湾野山羊


外部连结


参考资料

  1. 基本资料,台湾野山羊-台湾国家公园
  2. https://taieol.tw/pages/73527 综合描述,台湾生命大百科
  3. [file:///C:/Users/admin/Downloads/ 简介],台湾野山羊-国立台湾大学动物系
  4. 台湾特有种:台湾长鬃山羊,台湾野山羊-环境资讯中心
  5. 崖上的轻功高手 台湾野山羊,台湾野山羊 - T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