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舌鳎科(Cynoglossidae;tongue soles)硬骨鱼纲舌鳎科鱼类的统称。比目鱼的一类。体侧扁,不对称,两眼均位于头的左侧,体长可达80CM。口下位,吻部下弯如钩。前鳃盖骨边缘不游离。背鳍和臀鳍完全与尾鳍相连;无胸鳍。栖息底层。种类繁多。中国沿海均产。为经济鱼类,供鲜食或制罐。俗名:目鱼、鳎米、舌头、牛舌、鳎目、龙力、海秃、细鳞、塔西鱼、狗舌、鳎沙、牛目、鳎板、鞋底鱼、牙杈鱼、左口。

中国常见种类有短吻舌鳎(Cynoglossus abbreviatus)、焦氏舌鳎(C. joyneri)、宽体舌鳎(C.robustus、半滑舌鳎(C.semilaevis)。斑头舌鳎(C.puncticeps)、三线舌鳎(C.trigrammus)[1]

目录

基本信息

舌鳎

鳎目鱼是鲽形目标一科,约有3属103种,中国已知约32种,舌鳎体侧扁,呈长舌状,不对称,眼常位头左侧,尾舌骨纵窄板状,有伪间髓棘,奇鳍一切相连,无胸鳍,腹鳍1个且连臀鳍,生殖突常连臀鳍左侧,肾脉棘短横板状,体长可达80CM。口下位,吻部下弯如钩。前鳃盖骨边缘不游离。背鳍和臀鳍完全与尾鳍相连;无胸鳍。卵有小油球50~100个。主要为热带底层海鱼。 鳎目鱼主要产自黄渤海区,我国的东海以及朝鲜,日本沿海也有一定的散布,是一种典型的地方性鱼类。因此类鱼种自身繁殖才干非常弱,所以对比稀少贵重。

形态特征

长,甚侧扁,不对称,呈舌状。成鱼两眼均位于头的左侧。吻突出,吻端圆钝。吻部下弯如钩。口小、下位。下颌常为吻部的钩状突所包围。无眼侧上下颌牙细小,绒毛状,形成一牙带。眼小,上眼不接近头背缘。前鳃盖的边缘不游离。背鳍和臀鳍完全与尾鳍相连。无胸鳍,腹鳍只见于有眼侧。鳞细小,多为栉鳞。仅半滑舌鳎和宽体舌鳎中少数种的有眼侧为栉鳞,无眼侧为圆鳞。其余各种的两侧都为栉鳞。有眼侧常具2~3条侧线,无眼侧具1~2 条侧线,或无侧线。体长可达80CM。背鳍和臀鳍完全与尾鳍相连;无胸鳍。

生物特性

舌鳎栖息于浅海底层泥沙底质海区,摄食甲壳类、鱼类和软体动物等。体长通常不超过 300毫米,体重50~200克。繁殖期为3~10月,因种类而异,自南而北依次延迟。在海湾河口附近产卵。性成熟年龄大多为2龄。卵球形,浮性,各个分离,表面光滑,具多油球。卵黄较粗,但不呈颗粒状。

前期仔鱼阶段两眼对称,在发育过程中发生变态。自后期仔鱼阶段开始,右侧眼逐步转移到左侧,最后完成眼的位移。半滑舌鳎的卵径为1.00~1.24毫米,卵膜薄,油球小而多,一般为24~45个,多者达60余个。焦氏舌鳎的卵径较小,为0.76~0.90毫米,具油球6~20个,最多可达30个。水温20℃时受精卵约经36小时孵化。

生活习性

舌鳎侧扁,呈舌状,一般体长25~40厘米、体重500~1500克。头部很短,眼小、两眼均在头的左侧,口下位,吻部向下向后弯曲呈弓形,左右下对称。鳞较大,有眼一侧被栉鳞,淡褐色,有2条侧线;无眼侧被圆鳞,呈白色,无侧线。有眼侧的后鼻孔位于两眼间。背鳍、臀鳍完全与尾鳍相连;无胸鳍;尾鳍尖形。焦氏舌鳎的卵径较小,为0.9毫米,具油球20个,最多可达30个。

水温20℃时受精卵约经36小时孵化。绒毛状,形成一牙带。眼小,上眼不接近头背缘。前鳃盖的边缘不游离。背鳍和臀鳍完全与尾鳍相连。舌鳎体侧扁,呈长舌状,眼常位头左侧,尾舌骨纵窄板状,有伪间髓棘,奇鳍一切相连,无胸鳍,腹鳍1个且连臀鳍,生殖突常连臀鳍左侧,肾脉棘短横板状,颌常为吻部的钩状突所包围。

用拖网捕捞半滑舌鳎,挑选3龄以上、鱼体完整、色泽正常、健康活泼、体表光亮的个体作为亲鱼,亲鱼的培育密度为1~2尾/立方米,雌雄比1:3,雌鱼体长大约550mm,雄鱼体长大约280mm。培育用水为经过沉淀、过滤的天然海水,或用理化指标稳定、达标的深井水;水温保持在21~23℃,盐度25~35,溶解氧充足。每日投饲4次,若投喂鲜杂鱼,还要在饲料中添加多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以促进性腺发育。

产地产季

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在我国各近海渔场均可捕获,海洋岛、石岛渔场为主要产地。但鱼群不密集,在捕捞作业时多系兼捕对象,渔期夏汛为5~7月份,秋汛为10~12月份。

视频

舌鳎科 相关视频

海田赶海抓鱼,意外发现沙滩上大片的舌鳎鱼,这场面难得一见
半滑舌鳎长相丑陋,就像一个鞋底子,必须在黑暗大棚中养殖

参考文献

  1. 舌鳎科,豆丁网,2009-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