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汇图网络的图片

芍,汉语二级字, 读作芍(sháo),〔芍药〕多年生草本植物,羽状复叶,小叶卵形或披针形。夏初开大花,供观赏,根可入药。简称"芍",如"赤芍"、"白芍"。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芍

拼音; què、sháo

部首; 艹

五笔; AQYU

仓颉; TPI

郑码; ERS

字级; 二级(3579)

平水韵; 入声十药

笔画; 6画

造字法; 形声:从艹、勺声

异体字; 菂 ঱� য� 薂

注音; ㄑㄩㄝˋ

现代释义

芍陂Quèbēi

〖Quebeilake〗又名"安丰塘"。古代淮水流域最著名的水利工程。相传系春秋楚相孙叔敖所凿,在今安徽寿县东。

芍sháo

芍药sháoyào

〖commonpeony;chineseharbaceouspeony〗多年生草本植物。羽状复叶,小叶卵形或披针形,花大而美丽,有紫红,粉红,白等颜色,供观赏,根可入药(芍药茵:用落下的芍药花当褥子)

芍药花的花语和象征代表意义:情人离别时的赠物 依依惜别,难舍难分

湖北方言 主要是"笨"的意思

常见的词语有:你好芍 意思就是你好笨

并无辱骂之意,用于较为亲切之人的调侃

在湖北的某些地方把红薯称为芍的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唐韵》市若切《韵会》《正韵》职略切,ࠀ�音勺。《诗·郑风》赠之以芍药。《古今注》芍药一名可离,故将离而后赠之。《本草释名》芍药,犹绰约也,此草花容绰约,故以为名。

又《正韵》如灼切,音若。义同。

又《唐韵》《集韵》《韵会》ࠀ�胡了切,音皛。《尔雅·释草》芍,凫茈。《注》生下田,苗似龙须而细,根似指头,黑色,可食。

又《唐韵》《正韵》七雀切《韵会》七约切,ࠀ�音鹊。《后汉·王景传》庐江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注》陂,在今寿州安丰县东。

又《广韵》都历切《正韵》丁历切,ࠀ�音的。莲中子也。通的。

说文解字

芍【卷一】【艸部】

凫茈也。从艸勺声。胡了切

说文解字注

(芍)凫茈也。见释艸。今人谓之葧脐。即凫茈之转语。郭朴云。苗似龙须。根可食。黑色。是也。广雅云。葃姑、水芋、乌芋也。名医别录云。乌芋一名藉姑。一名水萍。藉与葃同音。萍必芋之误。此专谓茨菰。不必因乌字牵合凫茈也。茈徂咨切。从艸。勺声。胡了切。二部。古勺声与弱声同。芍之可食者、其蒻也。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ʂɑu˧˥ 日语读音 KUROKUWAI HASUNOMI韩语罗马 CAK CEK现代韩语 작越南语 thược

客家话 [海陆腔] shok7 [宝安腔] zok7 [台湾四县腔] sok7 [东莞腔] sok8 [客英字典] shok7 chok7 [梅县腔] shok8 [陆丰腔] shok7 [客语拼音字汇] sog5 sog6 zog5粤语 coek3 zoek3[1]

参考文献

  1. , 360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