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花楸猕猴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花楸猕猴桃
花楸猕猴桃原图链接

中文学名:花楸猕猴桃

拉丁学名:Actinidia sorbifolia C. F. Liang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纲:双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目:瑞香目Thymelaeales

科: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

属:猕猴桃属Actinidia

种:花楸猕猴桃

分布区域:湖南省, 广西自治区, 贵州省

海拔区间:900-1400

是否中国特有:是

是否引种栽培:非人工引种栽培

生 境:山坡疏林中


花楸猕猴桃,拉丁文名:Actinidia sorbifolia C. F. Liang 猕猴桃科、猕猴桃属大型落叶藤本;花期前被短绒毛,果期近秃净,皮孔 相当显著;隔年枝秃净而稍粗糙,髓茶褐色,片层状。 顶端突尖至短渐尖,基部狭圆形至浅心形,两侧基本对称,边缘有不甚显著的硬尖头小齿或短睫状小齿,腹面深绿色,洁净无毛,初被短绒毛,后渐秃净。花未见。果序柄和果柄均被短绒毛;果暗绿色,幼时被黄褐色绒毛,后渐秃净,有黄褐色斑点,成熟时近球形,两端近截平,生于海拔1300-1600米山地的丛林中。 [1]

植物形态

大型落叶藤本;着花短枝长5-7厘米,直径4毫米,着花长枝达25厘米,直径6毫米,花期前被短绒毛,果期近秃净,皮孔相当显著;隔年 枝秃净而稍粗糙,直径5-10毫米,髓茶褐色,片层状。叶薄革质,倒卵形,长8-14厘米,宽5-9厘米,顶端突尖至短渐尖,基部狭圆形至 浅心形,两侧基本对称,边缘有不甚显著的硬尖头小齿或短睫状小齿,腹面深绿色,洁净无毛,背面幼时或多或少地被有星散的星状绒毛,老时逐渐秃净,仅在中、侧叶脉上和脉腋上留有绒毛,叶脉相当发达,在背面强隆起呈圆线形,侧脉7-8对,上部几对常在上段分叉, 横脉很显著,网状小脉相当发达;叶柄水红色,长3-4厘米,初被短绒毛,后渐秃净。花未见。果单生或1序2果;果序柄和果柄均被短绒 毛;果暗绿色,幼时被黄褐色绒毛,后渐秃净,有黄褐色斑点,成熟时近球形,两端近截平,直径2.5厘米左右。

生态习性

产地: 贵州印江和安龙等县;
生境: 山地的丛林中;
海拔: 1300-1600m;

分布范围

产贵州印江和安龙等县。模式标本采自印江。

花楸猕猴桃植物鉴别

本种与倒卵叶猕猴桃 A. obovata 近缘,其区别点是植物体远较粗壮;叶较厚,叶背除星毛外,中、侧脉还被黄褐色绒毛;萼片多1片(5片)。它与中华猕猴桃 A. chinensis 亦颇近,但其叶形和叶背稀薄的毛被以及绿色的果皮容易与之区别。

主要价值

本种果实较大,毛被早落,果子成熟时已完全秃净,经济性状较好,值得注意培养。
药用价值: 根:清热利水,散瘀止血。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