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苁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网络 的图片

肉苁蓉(学名:Cistanche deserticola Ma),

别名:疆芸寸芸苁蓉查干告亚(蒙语) , 肉松蓉(《吴普本草》),纵蓉(《本草经集注》),地精(《石药尔雅》),金笋(《现代实用中药》),大芸(《青海药材》)。 马芝[1]

属濒危种。高大草本,高40-160厘米,大部分地下生。

花期5-6月,果期6-8月。主产于新疆、内蒙古阿拉善盟,甘肃、宁夏也有分布。

肉苁蓉是一种寄生在沙漠树木梭梭根部的寄生植物,从梭梭寄主中吸取养分及水分。

素有“沙漠人参”之美誉,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是中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

肉苁蓉在历史上就被西域各国作为上贡朝廷的珍品,也是历代补肾壮阳类处方中使用频度最高的补益药物之一。

每年4月,肉苁蓉、锁阳进入生长高峰期,也是违法分子盗挖盗采的高峰期,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违法者甚至不惜阻挠执法,与执法者发生正面冲突。

形态特征

高大草本,高40-160厘米,大部分地下生。

茎不分枝或自基部分2-4枝,下部直径可达5-10(-15)厘米,向上渐变细,直径2-5厘米。

叶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0.5-1.5厘米,宽1-2厘米,生于茎下部的较密,

上部的较稀疏并变狭,披针形或狭披针形,长2-4厘米,宽0.5-1厘米,两面无毛。

花序穗状,长15-50厘米,直径4-7厘米;花序下半部或全部苞片较长,

与花冠等长或稍长,卵状披针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

连同小苞片和花冠裂片外面及边缘疏被柔毛或近无毛;

小苞片2枚,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与花萼等长或稍长。

花萼钟状,长1-1.5厘米,顶端5浅裂,裂片近圆形,

长2.5-4毫米,宽3-5毫米。花冠筒状钟形,长3-4厘米,顶端5裂,

裂片近半圆形,长4-6毫米,宽0.6-1厘米,边缘常稍外卷,

颜色有变异,淡黄白色或淡紫色,干后常变棕褐色。雄蕊4枚,

花丝着生于距筒基部5-6毫米处,长1.5-2.5厘米,基部被皱曲长柔毛,

花药长卵形,长3.5-4.5毫米,密被长柔毛,基部有骤尖头。

子房椭圆形,长约1厘米,基部有蜜腺,花柱比雄蕊稍长,

无毛,柱头近球形。蒴果卵球形,长1.5-2.7厘米,

直径1.3-1.4厘米,项端常具宿存的花柱,2瓣开裂。种子椭圆形或近卵形,长约0.6-1毫米,外面网状,有光泽。花期5-6月,果期6-8月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性味

味甘;咸;性温[3]

归经

归肾;大肠经[3]

功能主治

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道。主肾阳虚衰;精血不足之阳痿;遗精;白浊;尿频余沥;腰痛脚弱;耳鸣目花;月经衍期;宫寒不孕;肠燥便秘 .

參考來源

  1. 肉苁蓉_中药材_,中医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