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苏伯德•古普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苏伯德•古普塔
苏伯德•古普塔
出生 1964年
国籍 印度
职业 艺术家

苏伯德•古普塔

苏伯德•古普塔印度最先锋、最知名的当代艺术家之一,生于1964年的。曾被媒体誉为“印度当代艺术教父”、“印度的达明·赫斯特”。

个人简介

进入21世纪,作为“金砖四国”之一的印度,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资本源源不断地流入艺术市场,为艺术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催化剂。在当今的世界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印度艺术作品的价格正在不断攀升,成为收藏家心目中新的青睐对象。有一位被英国《卫报》杂志认为堪比英国当代著名艺术家达明安·赫斯特(Damien Hirst)的印度艺术家——苏伯德·古普塔(Subodh Gupta),2009年他被德国塔森出版社选为100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之一,他在近几年的国际拍卖市场上可谓气势煊赫,2010年他的一件油画作品在苏富比东南亚艺术秋季专场中拍卖出290,500美元的价格,成为印度当代艺术家中的明星人物,现在他的作品也成为了全球艺术收藏者重视的焦点。随着印度当代艺术在世界上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世界上各大知名博物馆、艺术博览会和双年展上都频频出现古普塔的作品,在众多重要国际双年展及世界性展览中,他的作品始终脱颖而出。古普塔更于2013年获得代表最高荣誉的法国艺术暨文学骑士勋章以表彰他对当代艺术的贡献。

艺术创作

古普塔艺术实践分为绘画与雕塑,他的油画“不锈钢静物”系列是其绘画的代表作品,以厨房炊具在空间中的坠落和运动为表现对象,采用超现实主义的手法随意而精细刻画而成。画面突出炊具本身所具有的光滑质感和反光效果,并使黑白灰三种颜色在器物的表现上达到和谐一统,看起来更加真实。一般的静物画所表现的是人为摆放的物体在自然重力状态下的平衡写照,而古普塔却赋予静物画中的描绘物以动态的势能。譬如,在他的《不锈钢系列八号》中,表现出一种奇怪的并置,在前景中表现的是钢制器皿,不仅纷乱杂陈,而且很多都具有失重般的动感,而在背景中却用略微带鲜艳花朵装饰的衬布,以及一些斑驳状的不规则图案。在他的早期绘画中,古普塔使用了另外一种在印度生活中常见的元素——牛粪。在印度,牛粪既可以用来建造房子,又可以作为烧饭用的燃料,甚至被当作一种清洁剂——在印度的乡下,牛粪一直被视为天然的清洁剂。因此,牛粪在象征意义和宗教意义上被视为一种净化物。此外,在他的绘画中,也经常出现一些行李箱、手推车等来暗示印度残酷的迁徙历史现实,尤其是他的家乡比哈尔。

通过对印度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日常生活物件的借用,如那些钢制的午餐饭盒、浅盘(印度装食物用的)、自行车和牛奶桶等,古普塔借以反映与他自己的生活和记忆密切相关的家乡经济的变革。他说:“所有的这些东西都是我成长道路上的一部分,在我孩提的时候它们被用于各种仪式和典礼上,现在的印度人都可以从青少年时期的回忆中想起它们,而无法被遗忘的。”古普塔就是将印度日常生活中的符号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展现给大众,他作为年轻印度艺术家群体中的一员,承担起了记录一个国家在经济不断增长的刺激下生活的变化和人们越来越物质化的心态。

除了绘画,古普塔的艺术作品还包括雕塑、装置、摄影、影像等等,他还参与过舞台设计,尤其是雕塑和装置,都和绘画同出一源,都是以日常生活中的物件为载体,他对这种现成品的挪用,使它们原有的功能和意义消失而成为艺术品的做法,有点类似于马塞尔·杜尚。2009年他制作的名为《杰夫·昆斯》和《杜尚》的作品说明了古普塔对西方艺术偶像的首肯,作为一个铁路工人的儿子,他的目光开始在印度之外的地方展望,在他的雕塑作品中,形式的重复和夸大的比例是其典型特点,但他的雕塑中成功地找到一种艺术语言,既来自印度,又同时符合全世界的审美口味。就像他本人所说的:“艺术语言在世界各地都是一样的,这也使我无处不在。”

古普塔的工作室位于新德里的卫星城古尔加翁(Gurgaon),它是由印度知名设计师拉吉·塞尼(Rajiv Saini)帮忙设计的,在这个巨大的工作室里,到处都是印度国内家庭中常见的物件,作为古普塔艺术作品的原材料。他的妻子,同样也是著名的艺术家巴蒂·卡尔的工作室就处于离他不远的地方。

从今年年初到现在,古普塔就已经在芬兰的坦佩雷、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等地举办过多次个人展,频繁地展出他那旺盛的创作欲和当前在国际艺术圈中急剧上升的人气。不可否认,正是他这样的年轻印度艺术家的努力,使得今天的印度当代艺术冲出亚洲,走向了世界。

[1]

国际艺术市场上的一枝独秀

古普塔的绘画,继承了生于上个世纪20年代的印度艺术家泰伯·梅塔(Tyeb Mehta)、阿克巴尔·帕丹希(Akbar Padamsee)、弗兰西斯·纽顿·苏扎(Francis Newton Souza)等人的艺术风格,和同时代的巴蒂·卡尔(Bharti Kher)、芮文德·雷迪(Ravinder Reddy)、吉提斯·卡拉特(Jitish Kallat),以及艺术家组合索克尔塔格拉(Thukral&Tagra )等人一样,汲取吸收印度传统文化艺术的养分和元素,融合当代的艺术思维,在国际市场上打造出自己特有的艺术特色,而成为国际艺术市场上的一枝独秀。

印度现在

2009年“印度现在”的艺术展正在大陆上海当代艺术馆展出,21名印度当代艺术家的60件作品,构成了印度当代艺术在上海的首次集中亮相。参展的艺术家中,苏伯德·古普塔在国际艺术市场最为活跃。他出生于印度佛教圣地比哈尔邦邦,目前生活在新德里。城市化影响著45岁的古普塔的创作,市场化极大地改变了他的生活。4年前,他的作品在国际拍卖市场叫价仅1-2万欧元,如今,最高纪录早已超过百万。此次展览中,古普塔的绘画作品《跨越七大洋》,用老旧的印度车上方堆积的行李箱和包裹,隐喻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大迁徙,是他最为典型的风格。“‘印度现在’成为了一个运用多种手段,认真审慎地采用民族性来构建视觉身份,并将其传达给对此知之甚少的受众的展览。”斐安娜说。而“对此知之甚少者”,即便不是特指,也包括全全华人的受众们。起码,印度当代艺术大展的迟到,使得原本有机会“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华人收藏家们感叹:原来连印度当代艺术都已经这么贵了! [2]

2018 年“亚洲艺术创变者大奖”

亚洲协会上周颁发了 2018 年“亚洲艺术创变者大奖”予四位杰出亚洲当代艺术家,表扬他们的艺术成就及对亚洲艺术的贡献;四名得奖者为:苏伯德‧古普塔施拉泽‧赫什阿里朱铭朴栖甫[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