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苏州戏曲博物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苏州戏曲博物馆,又称中国昆曲博物馆(英语:The China Kunqu Museum,简称昆博),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中张家巷14号全晋会馆内。是中国第一座也是目前唯一一座以昆曲为主题的公办专业性博物馆。现为国家三级博物馆

历史

1921年,由苏沪两地昆曲名家联合创办的昆剧传习所在苏州桃花坞成立。因当时昆曲日渐式微,传习所旨在推广传承昆曲,招收少儿教习昆曲,由此培养了一批“传”字辈的昆曲名家,带动昆曲行业民国年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戏剧家协会及江浙沪各相关单位联合举行昆剧传习所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会上成立了苏州昆剧历史陈列馆。1982年秋,对全晋会馆进行整修,在苏州昆剧历史陈列馆的基础上筹建苏州戏曲博物馆。1986年10月正式开馆,设有昆剧、苏剧、评弹等专题陈列室,馆藏有明清剧本、演出行头、名家遗物等。

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借此时机相关部门在苏州戏曲博物馆的基础上筹建中国昆曲博物馆。昆曲博物馆以抢救、保护、传承、弘扬昆曲文化为宗旨,2003年建成。同年,苏州戏曲博物馆增设两块馆牌,分别为中国昆曲博物馆和苏州评弹博物馆[1]

2014年,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全晋会馆作为大运河苏州段的重要古迹之一,入选为遗产点。由此,昆博成为了“双遗产”博物馆。同年昆博开始整治提升工程,扩大展出面积、增加游览活动,历时一年余完工。

馆舍馆藏

苏州戏曲博物馆的馆舍全晋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65年),由晋商集资兴建于山塘街。咸丰十年(1860年)被太平军所毁,光绪五年(1879年)在中张家巷现址重建。会馆总占地6000余平方米,三路四进,中路戏楼设有二层戏台。1958年至1984年先后被工厂、学校、民居等占用,各建筑皆破败不堪,正殿1976年遭火灾焚毁。1983年起开展整修工作,同时创办苏州戏曲博物馆,1986年完工对外开放。全晋会馆于1963、1982、2006年先后被列为市级、省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昆曲博物馆挂牌后[2],使用占地3600平方米,陈列面积2005平方米,馆藏昆曲相关服饰、器具、文史等计3000余件。

视频

苏州戏曲博物馆 相关视频

姑苏八点伴|苏州戏曲博物馆(昆曲、评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