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苏澳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苏澳镇位于福建省平潭县西北端,三面环海,西濒海坛海峡,辖18个行政村,49个自然村。以渔业为主,有天然避风港。有石牌洋风景区(看澳村西边海坛海峡中的“泮洋石帆”连同东岸滩壁象形石景)。

2017年,苏澳镇行政区域面积1672公顷,常住人口40125人 。[1]

中文名称: 苏澳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福建省平潭县

下辖地区: 18个行政村

电话区号: 0591

邮政区码: 350400

面 积: 1672公顷

人 口:40125人(2017年)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机 场:福州长乐国际机场

火车站: 平潭站

车牌代码: 闽K

历史沿革

1949年设苏澳乡,1958年更名平潭公社平原分社,1961年析置苏澳公社,1984年改镇。1997年,辖苏澳、钟门、龙头、红旗、下苏澳、斗魁、梧峰、和平、友谊、五一、斗门、紫霞、齐富、南海、看澳、民主、先进、西楼18个村委会。

经济发展

苏澳镇以渔为主,海上运输业发达。自古就是海上贸易集散地。据《方舆纪要》载,苏澳、钟门、连街自宋初就与外地通商,渐成集市,被称为“船舶三都会”,“入口以柴米为大宗,出口以鱼盐为大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镇内先后开办造船厂、机械修配厂等小型企业。60年代后,外海捕捞和近海定置网、小拖缯作业兴盛,产量和产值较高。1981年,全镇拥有渔船326艘,舢板120条,共1795吨位。80年代开始,近海养殖和钓石斑鱼作业发展迅速,水产品年产量达4500吨,总产值达21万多元。90年代初,蛏、蛤、紫菜的养殖已具有一定的规模,钟门村建成网箱养鱼基地,水产品远销港澳及日本等地。1995年,水产品总产量达8100吨,总产值3508万元(按1990年不变价计),占工农业总产值4113万元的85.3%。

自然资源

苏澳镇海岸线曲折蜿蜒,形成许多天然澳口,较大的有苏澳、钟门下澳、看澳等。苏澳是天然避风港。宋嘉祐四年(1059年),设巡检司,或驻于钟门,或驻于苏澳,管理海上过往船只,出海巡防。绍兴年间,苏澳与松林、南日并称三寨。现设有苏澳航管站,为平潭至福清海口和长乐松下的客货船起点站,又是县内班车的一个终点站,也是全县渔农业生产资料的重要转运站。

视频

苏澳镇先进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