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范琪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范琪斐(1965年10月15日-),台湾新竹县人,具中华民国与美国国籍,为资深记者暨媒体人。一个生活在纽约二十多年的台湾媒体人 a.k.a 著名资深驻美特派记者。[1]曾任TVBS、三立新闻驻美记者十馀年。3年前回台后曾为寰宇新闻台《范琪斐的寰宇漫游》主持人,并在网路平台LINE TODAY上制作《TODAY 看世界》新闻节目。当《范琪斐的寰宇漫游》结束后转战Youtube开新节目《斐姨所思》[2]

范琪斐过去在纽约生活20多年,是知名资深驻美特派记者,3年前她和医生老公回到台湾定居,也开设新节目《范琪斐的寰宇漫游》分享国际新闻。近日节目惊传收摊,让不少人十分震惊,不过她马上推出新的网路节目《斐姨所思》,她还身兼制作人的身分。

范琪斐1980年代当时,她是法律系刚毕业的新鲜人,刚好解严、报禁解除,因此媒体业的工作机会突然爆发成长,因缘际会下选择了“记者”这条路。范琪斐说,当年的记者一职“很刺激”,可以报导像是野百合学运这样推动台湾民主的重大事件,随时处在“历史的第一线”。

她到了美国念书,辗转做了中天TVBS海外特派记者,一待就是二十馀年。担任特派记者的岁月,范琪斐虽然享有不同于国内记者的优渥待遇,但却常常要为了收视率追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花了大部分的精力在这上面,缩减处理真正重要的政治或社会新闻的时间。例如当时旅美棒球投手王建民很夯,范琪斐就跟著写了 5 年的王建民,连王建民手上的手表都被长官要求跟拍,让她很是无奈。

再举例,范琪斐曾在坎城独家专访到投身环保议题的美国前副总统高尔,对她来说,她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才安排好这场专访,应该会是举足轻重的大新闻,也应该要成为范琪斐记者生涯中的代表作。没想到专访一出的当天,陈水扁女婿被逮捕的新闻铺天盖地而来,美国前副总统高尔的专访顺势被世人遗忘。“没人记得我访过高尔。”范琪斐难掩失望之情。

沮丧之下,范琪斐申请优退,提早回台湾,到三立新闻台制作国际新闻的相关节目。但她发现,虽然新节目能够照著范琪斐想要的方式,播送重要的国际时事,收视率却不尽理想。

范琪斐持续不断尝试其他可能性,后来也成立了粉丝专页《范琪斐的美国时间》,这才发现,原来用社群可以有效降低与阅听人之间的距离!透过不断与网友沟通的过程中,她能深刻地了解观众到底在想甚么,也因此从选题、编排新闻的思维上,都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自此,她终于找到从事新闻业的理想之地——既可以做自己喜欢的新闻,也有观众愿意看、给予回馈。之后范琪斐又做了寰宇电视台《范琪斐的寰宇漫游》、LINE《TODAY 看世界》两个代表作。她说,《范琪斐的寰宇漫游》融入了自己在网路世界学到的东西,把社群概念跨界到传统媒体,碰撞出不同的火花,也让寰宇电视台接触到一群新的受众。

从《范琪斐的寰宇漫游》到《斐姨所思》

《范琪斐的寰宇漫游》四位主持人及来宾崔医师。照片来自

范琪斐的寰宇漫游》,主持群包括范琪斐、何姗蓉王晴蒂邹宗翰,节目风格创新风趣、观点深广兼纳异温层的意见,单元邀请名人、专家、网红,带入更多元观点。四位主持人负责的内容也不一样,动眼神经何姗蓉主讲台湾议题,范琪斐称她为“台湾特派员”,专门领导台湾议题,美少女张嘉玲负责生活化议题及解析网路社群最夯话题,资深驻美特派记者范琪斐与新加入的搞笑国际NEWS女神凯莉主持的形式像是辩论,范琪斐笑说:“我们是吵架的议题,一正一反的议题”,她说:“凯莉本身做喜剧的关系,所以她的部分会加入喜剧的元素”,让整体节目更加丰富。[3]

粉丝纷纷纳闷“为什么要收掉”?据《自由时报》报导,范琪斐先前对《范琪斐的寰宇漫游》十分用心,希望能让年轻人了解国际新闻,还设计辩论桥段,内容都预写并非即兴瞎讲,希望对台湾电视界有贡献,昨坦言近3年来节目收视一直不尽理想,电视台希望能多讨好分众高龄收视的话题,不过节目收视群有很大部分是在网路,年轻族群支持度高,她强调要以国际议题为主,双方达不到共识,因此去年10月就与电视台达成协议,节目收摊。[4]

范琪斐很清楚,节目画下句点,最舍不得的是观众,其次则是失去每周经过制作过程可以和年轻朋友交流的机会,随后她找来制作团队,建议每周仍可固定聊聊新闻,大家都赞成,因此有了网路节目《斐姨所思》的诞生,她仍会继续和观众分享国际大事。[5]

《TODAY 看世界》

而《TODAY 看世界》则完全使用新媒体的操作方式,完全打破传统新闻产制的思维。对范琪斐而言,这是她第一个纯数位的新闻节目;对 LINE 而言,这也是他们第一次在台湾自制新闻类型专案,“两边都在磨一个新的东西”。《TODAY 看世界》是日更节目,高频率更新养成了敏捷的团队工作流程。

每天下午,作者们会将新闻议题与切角丢到 LINE 群组,大家一同投票出明天的主题,而 LINE 方的编辑也会依照后台数据、社群趋势与经验累积,提供选题的建议。接下来就让作者们开始撰写文稿,截稿时间是隔天早上 8 点。截稿后,由范琪斐亲自与审稿人员一同审视文稿,改正错误资讯的地方,并且范琪斐也会在这个过程重新润稿,并且加入观点,让文章脉络更加完整、具深度。LINE 也会在这个阶段加入审稿。当然,如果文稿品质不佳,或是有更重要的国际时事突然出现,范琪斐保有抽稿的最终权力。接著,范琪斐就会在工作室内搭建的摄影棚中,开始录影。将档案交给后制团队后,就会在下午五点准时完成 LINE TODAY 的更新,以及晚上 8 点脸书粉丝专页、12 点 YouTube 频道的更新。

为了与网友距离感更近,以及了解阅听人的想法,脸书与 YouTube 频道的留言一直都是范琪斐亲自去阅读、回复。从大家的回应中,也能延伸出下次的选题。观察再多,但偶尔还是会出现预测网友喜好失败的状况。例如三月底报导中国网红流行试穿童装的“BM 风”,原本觉得反应应该普通,没想到却很红;而哥伦比亚的转型正义新闻,原以为台湾人对转型正义应该颇有感,没想到点击率却很低。范琪斐认为,没有完美预知社群趋势的一天,只能尽力从动态中拼凑蛛丝马迹。[6]

视频

疫情失控冲击世界秩序 全球强权顺序大洗牌?|范琪斐的寰宇漫游 20201231

谁杀了海地总统?长期受黑帮、暴动所苦 总统也死于非命⋯海地怎么会走到这地步?【TODAY 看世界】

《斐姨所思》20210525_EP04 范琪斐╳凯莉╳敏迪╳中研院生医所兼任研究员 何美乡(上)

【完整版】 白宫内幕他们都知道!台湾驻外记者的视界 20190508【范琪斐、张经义】

外部连结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