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茨竹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茨竹镇位于重庆市渝北区北部,与四川省邻水县接壤,国道210纵贯全境,素有“重庆北大门”之称。全镇幅员为60.25平方公里,辖10个村、1个街道社区居委会、80个社,有8173户23687人(其中:农业人口21630人,非农业人口2057人)。有耕地面积21879亩(其中:田10661亩,土11218亩),森林面积16500亩,森林覆盖率18.3%。

乡镇概况

茨竹镇位于渝北区最北部,镇境地理坐标在东经106度40分14秒--106度48分46秒,北纬29度56分16秒--30度1分55秒之间。东与大湾镇,南与高嘴镇永庆镇,西与中河镑、北砖区偏岩镇,北以四川省广安地区高滩镇相邻。全镇幅员面积6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爽912亩,其中田11059亩,土11453亩。地貌为倒置低山,西高东低,海拔在388米--800米之间。

辖区内梨园村与重庆市南天门森林公园相依,放牛坪万亩梨园是重庆市最大伏季水果基地之一;尚在闰中的两岔湖流域面积达68.3平方公里,干流河道全长18.75公里,水库面积2.15平方公里,总库容为3660万立方米(整个水面可利用面积3千亩),从两路城区出发通过渝邻高速路仅30分钟即可到达;茨竹的梨、辣椒、嫩南瓜在市内各大水果、蔬菜批发市场已占有一席之地,被形象地称为茨竹“三大宝”。

辖区内有两所区级学校,即华蓥中学和渝北财政学校。两所初级中学,教职工152人,学生1300余人,有18所小学,在校学生2178人,教职工130人。为提高两基普实水平,政府多方投资用于校园建设,新修教学楼,教师住宿楼,新增微机450台,改善了教学环境,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全镇小学巩固率100%,中学巩固率98.5%,为新世纪茨竹的教育打下了基础。[1]

自然资源

水文:水资源缺乏,蓄水能力较差,穿越境内的主要有后河和温塘河,后河上游建有卫星水库,温塘河上游建有两岔河水库。由因海拔高度,全镇对两库水利用率低,主要靠自然雨水灌溉为主。

土壤:土壤母质主要属休罗系须家河祖,由泥页岩、沙岩夹簿层页岩组成。土壤类别主要为火红紫泥、冷沙黄泥,层土母质富钾,缺磷,呈弱酸性。

植被:有杉木、松柏木、针阔木、竹类等。森林覆盖率达24.6%。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丰富,年平均气温15。c一16.4。c,年总积温5496。c一6044。c,无霜期294.5天一311.5天,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2%,高温伏早危害常年发生,雨量较为丰富,年降雨量在1150mm以上。(星)行政区划全镇辖3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89个社,总户数7835户,其中农业户6112户,总人口25667人,其中农业人口22736人,农业劳动力14201个。

城镇建设

综合市场竣工开业:1999年茨竹综合农贸市场竣工开业,市场占地6400多平方米,固定摊位280个,临时摊位200多个,总投资160多万元。

小城镇建步伐加快: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从1994年开始,请专家不断论证,不断建设完善,1999年6月被重庆市正式批准为小城镇建设试点镇,这将使场镇建设在土地、财政等十多个方面享受优惠政策,每年市、区将拨入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20余万元,给小城镇发展创造了条件。改造了场镇下水道1700米,新增排水沟100米,改造了人行道5680平方米,换路沿条石1300米,植行道树1000多株,拆除旧房3000平方米,改建为砖混结构纳综合性楼房12740平方米,新街农民建房5000平方米,整治背街街面1594平方米,场镇“三化”建设新增绿地面积4157.5平方米,场镇安装了天然气,使场镇环境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村级公路建设:210国道模穿7个村,离两路城41公里,离重庆60公里,全镇25个村通公路,占总村数的83.3%。

通讯设施建设:安装了无线转播站,30个村安装了程控电话。为了农村文化生活,安装接通了区至茨竹镇的电视光纤线路,并转送到了各村、社、部份农户。2000年成立了茨竹供电营业所,供电营业所广集资金500余万元,整改了茨竹营业辖区内的高低压线路,降低了农电价格。

农业建设

茨竹镇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挥优势,形成特色,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原则。规划“三片布局”即:寨坪片5个村,茨竹片12个村,两岔片13个村,抓好“三个基地”即:放牛坪梨子基地、茨竹元公害反季度蔬菜基地、两岔库区养殖基地,突出“八个重点”即:放牛坪梨园“科技兴果”工程,放牛坪梨子创名牌工程,扩大梨园基地面积,大力发展无公害反季节蔬菜,着力发展奶牛、肉牛,两岔库区养鸭,普及瘦肉型猪,两岔五期流域治理工程。

经过多年的开梯建国,茨竹镇放牛村、涧桥村、卫星村三村共789户,人口2763人,总建园面积6913亩,栽植梨树40多万株。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新修公路15.5公里,安装程控电话50门,实现了社社通公路、通电话,修建了村办公楼,新村建设基本形成,水系全面配套。为创名牌扩大知名度,实施“科技兴果”,让果农更新了观念,增强了市场意识,建立了高标准示范片300亩,举办了绿证培训5期,培训人员达300多人,为改良土壤结构大力种植绿肥,高桩嫁接更换了老品种,2000年投产面积2500亩,试花挂果1000亩,产果80余万公斤,实现收入150余万元。为此,2000年放牛村文书陈安阔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党政建设

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对村(库)主干的廉政监督,茨竹镇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立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直接选举产生。在工作上,两个小组在村党支部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可以列席参加村委会议和村“两委”联席会议,并赋予小组三项监督职能、五项权力和三项义务。

三项监督职能,即:监督村务决策、重大事项执行及财务运行情况。五项权力,即:有权对村务活动中不廉、不公、不民主行为,以及影响稳定和发展的事件,向村党支部和上级组织反映、报告;有权对一切有疑意的村务活动要求村干部作出解释;有权对村务活动中的违纪、违法和不合理的事项向有关方面提出否决建议,并督促纠正;有权对不符合政策规定的村委决定,提出废止建议;有权对三分之一以上村民代表认为不合格的村干部,向上级提出罢免建议,并召集村民代表大会进行表决。三项义务,即:有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村务管理制度,引导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义务;有协调干群关系,支持村“两委”工作,化解基层矛盾的义务;有联系群众,收集反映意见、建议,督促反馈落实的义务。

茨竹镇在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理财、加强监督工作的同时,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开展深入扎实的为民服务活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在选拔农村干部问题上,镇党委始终把廉政建设作为重要标准,并始终坚持“三个不用”原则,即:以权谋私、多吃多占、为政不廉的一律不用;不公开、不民主、不公道的一律不用;作风不实、威信不高、群众不满意的一律不用。努力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不出事的人选进村级班子。特别是在村民委员会换届工作中,为了真正选出群众满意、能带领群众致富的能人,在所辖行政村(库)全部实行先“海选”后集中,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把评判干部、选择干部的权力交给群众。

随着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明显好转,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农民群众反映,基层干部以前是“常回家看看”,现在是“常下村干干,常与民谈谈”。特别是在全市推行镇两委领导挂村、镇干部挂组、村两委“两联”制度以来,广大镇村干部带着民情日记扑下身子,与群众同劳动,日夜奋战在田间地头,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十七大精神,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2]

相关政策

统一认识,搞好再动员。要高度重视“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工作,深刻领会其重要意义,真正让广大干部谈心换脑,迅速推进各项工作。二是对照标杆,找准差距。以本次大讨论工作为 契机,树立标杆 意识,找准存在差距,增添工作措施,进一步凝聚团队、形成整体合力。三是结合实际,创新工作。结合本地区实际,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大胆创新,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推动镇域 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四是克服畏难和安于现状情绪,大力弘扬你追我赶、埋头苦干的精神,确保大讨论工作取得 实效,确保全镇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相关视频

茨竹镇 出歌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