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草地上的聖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草地上的圣母

意大利语:Madonna del Meadow
圖片來自ss.net
作者    拉斐爾

年份    1505年至1506年

尺寸    113×88公分

類型    油畫

典藏    奥地利维也纳的艺术史博物馆

草地上的圣母意大利語Madonna del Prato),又称圣母子与圣约翰,由文艺复兴时期画家拉斐尔·圣齐奥于1505年至1506年间创作。现藏于奥地利维亚纳的艺术史博物馆

这是一幅由蛋彩和油画两种手法混合创作完成的木版画,作品长113cm, 宽88cm。 圣母裙衣的下摆处表明了这副画完成的年份:1506。这副为了佛罗伦萨圣玛尔谷大殿中修士们的礼拜堂所作的画作,是拉斐尔在其佛罗伦萨时期所作的多幅圣母子与小圣约翰题材的绘画之一。在这个时期拉斐尔久居佛罗伦萨,为其近距离研究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的作品提供了便利。 圣母子与小圣约翰一同出现在十五世纪意大利绘画作品中非常常见, 拉斐尔后来在这一主题上的绘画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副画受到了广泛研究的是它的结构。画中的三个人物构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而圣母的头部则构成了三角形的顶端。圣母深红色的上衣和圆形的领口体现出拉斐尔作品的特点。 两个孩子则是占据了画面的下部,稍稍偏左,圣母的左脚则侧向画面的右侧,弥补了前者造成的空间上的失衡。小圣约翰单膝跪地,手持十字杖,而小耶稣则是站着,右手拿着杖。 这副作品中的金字塔结构表现出作者深受达芬奇的风格影响,尤其是《圣母子与圣安妮》这副作品。其他一些带有达芬奇色彩的特征则表现在对圣母脸部的塑造,以及描绘小耶稣的背部,远方的风景,蓝色背景以及薄雾时使用的“晕涂法”。但是也有一些元素体现出这副画与达芬奇画作的差距,就比如说对人物的轮廓线。[1]

說明

"十六世紀之前.一說起聖母.信徒的腦海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形象.有的死板.有的慈祥.有的悲戚.有的歡樂。拉斐爾這幅《草地上的聖母》一出.迅速變成了她的標準像。 畫中的她.慈愛.祥和.平靜。多日勞作的人看到她.身體上的疲勞幾乎瞬間消失;罪孽深重的人看到她.願意在她面前坦誠自己的罪.並相信自己一定能得到寬恕;涉世未深的年輕人看到她.增加了面對無常世事的信心;行將就木的人看到她.也就不再畏懼那未知的天堂。 栩栩如生的效果.來自拉斐爾妙到毫巅的技法和反反複複的探索。這聖母的臉.是理想化的臉.畫中的風景.也是理想化的現實。 拉斐爾筆下的色彩.産生了發光的效果。以顔色明暗的變化.讓畫中事物的邊緣有陰影.讓事物的中間有高光。同時這又産生色彩振動的效果:畫面左邊聖母的紅色上衣與綠色草地、右邊黃色土地與藍色袍子.這些互補色互相映襯.構成和諧。 這幅畫又是幾何形狀的集合:聖母頭上的光暈、她的發髻、她的領口、袖口上的金綫.聖約翰和耶稣頭上的光暈.都是圓形;而三個主要人物的構圖、聖約翰和十字架、耶稣和聖母的右手.這又都是三角形。包容的圓形和穩定的三角形.讓觀者對聖母和耶稣充滿信任和敬仰。 這幅畫集不同形式的美之大成.理想的人體、充沛的光綫、簡約的構圖、和諧的秩序.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訴觀者:來吧.拜倒這三位一體之前.這就是妳的救贖。[2]

簡介

草地上的圣母 (意大利语:Madonna del Meadow),又称圣母子与圣约翰,是由文艺复兴时期画家拉斐尔·圣齐奥于1505年至1506年间创作的画作,现藏于奥地利维也纳的艺术史博物馆。

拉斐尔·圣齐奥(意大利语:Raffaello Sanzio,1483年4月6日-1520年4月6日),本名拉斐尔·桑西(Raffaello Santi),常简称拉斐尔(拉丁语:Raphael),意大利画家、建筑师。与列奥那多·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合称“文艺复兴艺术三杰”。拉斐尔所绘画的画以“秀美”著称,画作中的人物清秀,场景祥和。

他的著名宗教画圣母系列将宗教的虔诚和非宗教的美貌有机地融为一体;他的画即使是《圣乔治大战恶龙》的场面看起来也是平静安详的。他为梵蒂冈教宗居室创作的大型壁画《雅典学院》是经典之作,他将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将基督教和异教,统统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和谐的场面。同时也创作出许多著名的肖像如:“教皇利奥十世像”。他的性情平和、文雅,和他的画作一样。拉斐尔于1520年高烧猝逝于罗马,终年37岁,葬于万神庙。[3]

鑒賞

《草地上的圣母》Madonna of the meadow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的杰出代表之一。拉斐尔借助宗教主题表现现实与理想相结合的女性形象,以颂扬人性中的至善、至美。画面中的人物画得令人赞叹不已,圣母俯视着两个孩子,她的表情使人难以忘怀。但是,如果我们看一看拉斐尔为这幅画而作的那些速写稿,我们就开始省悟原来这还不是他最费心力的地方。在他心目中,这些地方当然要这样画,他反复尝试,所追求的是人物之间的合适的平衡和使整个画面达到极端和谐境地的合适的关系。在左角的速写稿中,他想让圣婴一面回头仰望着他的母亲,一面走开。他试画了母亲头部的几个不同姿势,以便跟圣婴的活动相呼应。然后,他决定让圣婴转个方向,仰望着母亲。他又试验另一种方式,这一次加上了小圣婴的脸转向画外,而不去看她。后来他又作了另一次尝试,而且显然急躁起来,用好几个不同的姿势试画圣婴的头部,在他的速写簿中这样的画页有好几张,他在画页上探索怎样平衡这三个人物最好。但是,如果我们回过头来再看最后的定稿,我们就会发现他最终确实把这幅画画得合适了。在画面上物物各得其所,而拉斐尔通过努力探索最终获得的姿态与和谐显得那么自然,那么不费力气,几乎未曾引起我们的重视,而恰恰是这种和谐使圣母更加美丽,使孩子们更加可爱。[4]

參考文獻

  1. 草地上的圣母,百度百科
  2. 草地上的聖母,名畫檔案
  3. 草地上的圣母,百度百科
  4. 草地上的圣母,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