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草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草鹭

中文学名: 草鹭
拉丁学名:Ardea purpurea
别 称:草当、花洼子、黄庄、紫鹭
界: 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鹳形目
科:鹭科
属;鹭属
种: 草鹭
亚种:3亚种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1766
英文名称: Purple Heron
保护级别: 无危(LC) IUCN标准

草鹭[1](学名:Ardea purpurea)是大、中型涉禽,体形呈纺锤形,草鹭的额和头顶蓝黑色,枕部有两枚灰黑色长形羽毛形成的冠羽,悬垂于头后,状如辫子,胸前有饰羽。具有“三长”的特点,即喙长、颈长、腿长。腿部被羽,胫部裸露,脚三趾在前一趾在后。没有明显的嗉囊,食道中部膨大,整个食道都能储存食物。飞时头颈弯曲。选择固定的地点筑巢,主要栖息于开阔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带的湖泊、河流、沼泽、水库和水塘岸边及其浅水处,特别是生长有大片芦苇和水生植物的水域最为喜欢。常成小群栖息于稠密的芦苇沼泽地上或水域附近灌丛中,主要以小鱼、蛙、甲壳类、蜥蜴、蝗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寿命25年

特征

草鹭的额和头顶蓝黑色,枕部有两枚灰黑色长形羽毛形成的冠羽,悬垂于头后,状如辫子。其余头和颈棕栗色。从嘴裂处开始有一蓝色纵纹,向后经颊延伸至后枕部,并于枕部会合形成一条宽阔的黑色纵纹沿后颈向下延伸至后颈基部,颈侧亦有一条同样颜色的纵纹沿颈侧延伸至前胸。背、腰和尾上覆羽灰褐色。两肩和下背被有矛状长羽,羽端分散如丝、颜色为灰白色或灰褐色;尾暗褐色,具蓝绿色金属光泽。初级飞羽和初级覆羽深暗褐色,亦具金属光泽。次级飞羽及翅上大覆羽灰褐色;小覆羽和中覆羽亦为灰褐色。翅角及翼前缘棕栗色。颏、喉白色,前颈基部有银灰色或白色长的矛状饰羽。胸和上腹中央基部棕栗色,先端蓝黑色,下腹蓝黑色,胁灰色,尾下覆羽基部白色,羽端黑色,腋羽红棕色,翅下大覆羽灰色,中和小覆羽以及腿覆羽红棕色。虹膜黄色,嘴暗黄色,嘴峰角褐色,眼先裸露部黄绿色;胫裸露部和脚后缘黄色,前缘赤褐色。

幼鸟额、头顶黑色,无羽冠,颈赤褐色,前颈密布暗褐色纵纹;背、肩和翅上覆羽暗褐色,具宽的赤褐色羽缘,胸黄褐色,具暗褐色纵纹[2]

习性

草鹭活动时彼此分散开单独或成对活动和觅食。休息时则多聚集在一起。行动迟缓,常慢步在水边浅水处低头觅食,有时亦长时间的站立不动,或收起一腿。仅用一脚站立于水边,静静的观察和等候鱼群和其他动物到来。飞行时颈向后缩成“z”字形,头缩至两肩之间,两翅鼓动缓慢、脚向后直伸,远远突出于尾外。飞行慢而从容。呜声响亮而有些嘶哑。似“刮刮”声。不过一般很少鸣叫。

主要以小鱼、蛙、甲壳类、蜥蜴、蝗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觅食活动在白天,尤以早晨和黄昏觅食活动最为频繁。觅食时常分散在水边浅水处边走边觅食,也常常静静的守候在水边不动,长时间的等候过往鱼类和其他动物食物。

草鹭部分为留鸟,部分迁徙,特别是在中国东北和华北繁殖的种群多要迁徙、春季最早于3月末4月初迁来繁殖地,秋季于10月中下旬南迁,在更靠南的地方甚至持续到12月中旬才最后迁走,迁徙时常集成3-5只的小群迁飞,也有多至10余只到数十只的大群迁飞。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开阔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带的湖泊、河流、沼泽、水库和水塘岸边及其浅水处,特别是生长有大片芦苇和水生植物的水域最为喜欢。常成小群栖息于稠密的芦苇沼泽地上或水域附近灌丛中,有时亦与苍鹭、白鹭一起栖息。

繁殖

与苍鹭、大白鹭一起混群栖息和营巢。5-7月筑巢于芦苇、蒲草等挺水植物的水域岸边,巢以苇或蒲叶弯折作为基础,上面以苇杆、苇叶及蒲草编织而成,内垫苇穗等柔软物。雌雄共同造巢,巢期约7-10天,巢大小为:外径91.0厘米,内径43.0厘米;巢高31.6厘米;窝深9.7厘米;巢缘距水面131.7厘米。每天或隔天产1枚卵,卵椭圆形,则产下为深蓝色,第二天变浅,第三天变为灰蓝色。每窝产卵3-5枚,通常4枚。孵化期27-28天,育雏期42天。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分布于中国,印度,伊朗,欧洲南部,非洲及马达加斯加岛等地。

中国分布:在中国遍布东部及东南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湖南为夏候鸟;上海、福建为旅鸟、夏候鸟;云南为留鸟;广东、香港、广西、台湾为旅鸟或冬候鸟。

亚种分布

序号 中文名称 拉丁学名
1 草鹭马岛亚种 Ardea purpurea madagascariensis
2 草鹭普通亚种 Ardea purpurea manilensis
3 草鹭指名亚种 Ardea purpurea purpurea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草鹭在中国的分布和种群数量均不及苍鹭普遍和常见。由于沼泽地的开垦,围湖造田和人为检食鸟蛋,种计数量更为减少。

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3]。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4]》。

视频

草鹭抓到鱼却吃不下, 经过努力终于吃下了, 网友: 还是需要技术啊

参考资料

  1. 草鹭,新浪网,2019-09-27
  2. 草鹭特征,百问中文,2016-10-25
  3. 稀罕!国家二级保护鸟类草鹭再现青岛中山公园,齐鲁网,2017-06-09
  4.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党政机关,2017-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