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荔枝角北

深水埗区议会

图片来自hk01

荔枝角北(Lai Chi Kok North,代号F18)是香港深水埗区议会下辖的选区,1994年设立,2007年采用现名,现任区议员为深水埗区议会主席兼香港民主民生协进会成员覃德诚

目录

沿革

现时荔枝角北选区可以追溯到九十年代设立的荔枝角选区。1993年港督彭定康推行政改方案改革区议会,取消所有委任议席及双议席选区制度,全面实行单议席单票制,并改由选区分界及选举事务委员会制定,区议会选区数目亦随人口变动而大幅增加,荔枝角选区亦在当时由元州及荔枝角双议席选区分拆为元州选区及荔枝角选区。荔枝角选区包括长发街以北至蝴蝶谷道的范围与及当时全岛属于军事用地的昂船洲。由于荔枝角道以南为船厂等重工业,加上广成街长沙湾径至蝴蝶谷道之间为工业区,所以主要居住人口集中以广成街长沙湾道兴华街保安道永康街集辉街包围的地区为主。

1994年区议会选举港同盟汇点共同推荐药剂师马旗出选本区,而时任深水埗区议员郑锦华南昌东转移到本选区争取连任,结果马以973票胜过郑的342票成为本区首任区议员。马旗因应港同盟汇点合并成立为民主党而成为创党成员。

随后荔枝角站附近工业楼宇开始重建成商业或工贸大厦,加上九十年代昂船洲荔枝角道以南海域进行填海工程,海岸线由通州街及荔枝角道一带船厂推展到昂船洲,形成现时海岸线,人口维持稳定。直至九十年代末、二千年初,荔枝角道以南由不同发展商发展成不同屋苑。

1999年区议会选举南界调整到兴华街马旗参选连任,民建联则派出刘志明挑战,结果马以840票多于刘的509票而成功连任。2003年区议会选举马旗转到邻近的苏屋选区参选,民主党派出庄志达接棒,而民建联继续由刘志明争夺本区席位,结果庄以1,097票当选。

由于西九四小龙(即泓景台昇悦居碧海蓝天宇晴轩合称)及海丽邨于2004至2007年间入伙,原荔枝角选区(即现时荔枝角北、选区,包括兴华街以北的一些私人住宅)人口超出法例容许的上限,故此选管会于2007年划出泓景台昇悦居宇晴轩,成立本选区(而兴华街以北的一些住宅则划入苏屋选区,其后再于2011年划入幸福选区)。

2007年区议会选举,选区人口估算约20,563人,其中有5,144位选民,原荔枝角选区区议员民主党庄志达新世纪论坛刘伟伦争夺此新增议席,最终庄志达以1,484票击败对手。

2011年区议会选举,当时人口估算约21,395人,其中有6,610位选民,本届庄志达没有竞选连任,民主党则派北区前区议员黄良喜参选,另有梁昭鸿黎志良、获九龙社团联会支持的李祺逢人民力量谭世杰竞选此议席,在混战下李祺逢以1,312票击败其他对手。

2015年区议会选举,由于区内人口增加,2014年选举管理委员会决定将荔枝角北选区分拆,将昇悦居、泓景台和宇晴轩及2013年入伙的一号·西九龙划成新选区荔枝角中,而荔枝角北选区缩少为长沙湾工业区,并加入原幸福选区内昌华街、兼善里附近一些住宅,大致回复原有的荔枝角选区,人口估算约14,042人,其中有4,411位选民。由于以泓景台为基地的李祺逢留守荔枝角中选区加上荔枝角北范围改变,本区被视为建制及泛民派未开发的白区。

由于属原有幸福选区的范围,泛民主派由民协派出原幸福选区区议员覃德诚参选,建制派由获九龙社团联会支持的工程界人士黄敬参选。黄于2011年于东区康怡选区挑战公民党陈启远失败,其后于本区设立社区、建造及工程专业发展中心,企图以其工程界背景,吸引兼善里内不满重建进度缓慢的选民。不过由于2015年7月铅水事件中,黄敬与西九新动力梁美芬紧密合作,更于香港电台城市论坛节目内,失仪地回应民主党立法会议员对其建制派背景的质疑,最终失去中间选民支持。选举期间另有曾参选行政长官的前民建联成员胡世全竞选此议席,结果在三人混战下,覃德诚以1,173票击败其他对手(黄氏877票,胡氏64票)。

2019年区议会选举,覃德诚以三分二得票的2,738票击败九龙社团联会支持的周晋辉1,372票而连任。2021年8月12日,覃德诚获选为深水埗区议会主席,接替于7月辞去区议员职务的杨彧[1]

范围

现时选区范围为长沙湾工业区(荔枝角站周围)及兴华街以北的一些住宅,与其相连的选区有幸福荔枝角中美孚北元州苏屋龙坪及上白田选区,亦有葵青区议会荔华选区。[2]选区名称来自原有荔枝角选区,投票站设于五邑工商总会学校

参考文献

  1. 覃德诚当选深水埗区会主席 传协调起争议 有议员退出民协. [2021-08-25]. 
  2. ()2011年区议会选举 - 选区分界概要 (PDF). 香港区议会. 2011-10-06 [2011-11-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