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荞麦」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荞麦(学名: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别名:甜荞、乌麦、三角麦等;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90厘米,上部分枝,绿色或红…”)
 
行 1: 行 1:
荞麦(学名: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别名:甜荞、乌麦、三角麦等;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90厘米,上部分枝,绿色或红色,具纵棱,无毛或于一侧沿纵棱具乳头状突起。叶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长2.5-7厘米,宽2-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心形,两面沿叶脉具乳头状突起。
+
<p style="text-indent:2em;">''' 荞麦''' (学名: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别名:甜荞、乌麦、三角麦等;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90厘米,上部分枝,绿色或红色,具纵棱,无毛或于一侧沿纵棱具乳头状突起。叶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长2.5-7厘米,宽2-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心形,两面沿叶脉具乳头状突起
 +
<p style="text-indent:2em;">荞麦是短日性作,喜凉爽湿润,不耐高温旱风,畏霜冻。荞麦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在亚洲和欧洲国家也有分布。荞麦性甘味凉,有开胃宽肠,下气消积。治绞肠痧,肠胃积滞,慢性泄泻的功效;同时荞麦还可以做面条、饸饹、凉粉等食品。
 +
<p style="text-indent:2em;">除夕荞麦面,丰盛团圆又一年。<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889827/be52aFAOs25MDppXyKcnNPe0ggjS3j1WKPxt50zsxDT_GGHWhp1QyvqYSuu-dH3jOxaJaJeZ81hu6DTW1i43qy9o66YQA2c4aDhZKrc  荞麦 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 ,植物智 2019-12-19 </ref>
 +
==基本信息==
 +
{| class="wikitable"
 +
|-
 +
| 中文学名 ||荞麦 || 目 ||蓼目
 +
|-
 +
|拉丁学名 ||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 ||科 ||蓼科
 +
|-
 +
|别称 ||甜荞 || 属 ||荞麦属
 +
|-
 +
|界 ||植物界 || 种 ||荞麦
 +
|-
 +
| 门 ||被子植物门 || 族 ||蓼族
 +
|-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分布区域 ||欧洲和亚洲
 +
|}
 +
==目录==
 +
<p style="text-indent:2em;">1栽培历史;​2形态特征;3生长习性;4地理分布;5栽培技术;6植物价值
 +
==栽培历史​==
 +
<p style="text-indent:2em;">荞麦最早起源于中国,栽培历史非常悠久,种植经验也很丰富。最早的荞麦实物出土于陕西咸阳杨家湾四号汉墓中,距今已有2000多年。另外陕西咸阳马泉和甘肃武威磨嘴子也分别出土过前汉和后汉时的实物
  
荞麦是 短日性 作, 喜凉爽湿润 不耐 温旱风,畏霜冻。 荞麦 中国 大部分 地区 都有分布,在亚洲和欧洲国家也有 分布。荞麦 性甘味凉 胃宽肠,下气消积 治绞肠痧,肠胃积滞 ,慢 性泄泻的功效;同时 荞麦 还可以做面条、饸饹、凉粉等食品
+
<p style="text-indent:2em;">关于荞麦起源于中国的说法,除了有实物为证外,在古代的很多书籍也都有记载。如公元前5世纪的《神农书》中,就有关于 荞麦是 当时栽培的八谷之一的记载。后魏《齐民要术》、唐代《食疗本草》和宋代《嘉祐本草》等著 对荞麦的栽培技术、食用方法和食疗作用等 已有较详细的记述。很早的时候就有青藏 原是 荞麦 故乡的说法,这是因为 中国 东北、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和西南各 地区 广泛 分布 着野生荞麦 青藏高原地区的人们发现了野生 荞麦 这种植物,并且发现了这种植物还能食用 于是人们就 始尝试着对它进行人工栽培 在栽培荞麦的过程中 人们慢 地总结了 荞麦 的种植经验并广为流传:首先由中国传至蒙古和俄国,而后传至欧洲
  
 +
<p style="text-indent:2em;">通过对古物的挖掘得知早在2000多年以前中国就种植了荞麦,但是真正开始大范围普及种植的时间是在唐朝。这个说法的证据有两个,首先《齐民要术·杂说》中有关于荞麦的记载,其中《齐民要术·大小麦第十》提出的“瞿麦”即荞麦,一般认为,《齐民要术·杂说》并非贾思勰所作,而可能出自唐人之手。所以说荞麦是在唐代开始普及的。
  
除夕 荞麦 面,丰盛团圆又一年
+
<p style="text-indent:2em;">农书中关于 荞麦 最为确切的记载则首见于《四时纂要》和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这两部书都是唐代出版的。同时 荞麦 在这一时期的相关诗文也累累提及。因此 ,一 般认为 荞麦 是在唐代开始普及的。
00:01:43
 
除夕 荞麦 丰盛团圆又 年 00:01:43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荞麦
 
  
拉丁学名
+
==形态特征==
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
+
<p style="text-indent:2em;">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90厘米,上部分枝,绿色或红色,具纵棱,无毛或于一侧沿纵棱具乳头状突起。
  
别称
+
<p style="text-indent:2em;">叶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长2.5-7厘米,宽2-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心形,两面沿叶脉具乳头状突起;下部叶具长叶柄,上部较小近无梗;托叶鞘膜质,短筒状,长约5毫米,顶端偏斜,无缘毛,易破裂脱落。
甜荞
 
  
+
<p style="text-indent:2em;">花序总状或伞房状,顶生或腋生,花序梗一侧具小突起;苞片卵形,长约2.5毫米,绿色,边缘膜质,每苞内具3-5花;花梗比苞片长,无关节,花被5深裂,白色或淡红色,花被片椭圆形,长3-4毫米;雄蕊8,比花被短,花药淡红色;花柱3,柱头头状。瘦果卵形,具3锐棱,顶端渐尖,长5-6毫米,暗褐色,无光泽,比宿存花被长。花期5-9月,果期6-10月。
植物界
 
  
+
==生长习性==
 
+
<p style="text-indent:2em;">生荒地、路边。 荞麦喜凉爽湿润,不耐高温旱风,畏霜冻。积温1000~1 500℃即可满足其对热量的要求。种 在土温16℃以上时约4~5天即可发芽;开花结果最适宜温度为26~30℃,当气温在-1℃时花即死亡,-2℃时叶甚至全株死亡。<ref>[https://www.mfk.com/shipin/34700.shtml  荞麦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 360搜索 2017-09-06</ref>
 +
<p style="text-indent:2em;">荞麦是短日性作 ,当日照长度由15~16小时减少到12~14小时,生育期就缩短,晚熟品种比中、早熟品种敏感。每株可开花2000多朵,但结实率很低。仅10%左右,加之叶片同化能力弱,花果脱落严重。
  
+
<p style="text-indent:2em;">荞麦是需水较多的作物,需水量比黍多两倍,比小麦多一倍。种 萌发时约需吸收其自身干重50%的水分。在开花结果期间需消耗大量的水分。从开花到收获比出苗到开花需水要多一倍。开花盛期是需水高峰期。其蒸腾系数一般为450~630。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不能低于30~40%。
叶植物纲
 
  
+
<p style="text-indent:2em;">荞麦对土壤要求不严。根系弱,种子顶土力差,要求土层疏松,以利幼苗出土和促进根系发育。生殖生长迅速,吸肥力强,适于新垦地种植。要求土壤酸度为pH6~7,碱性较重的土壤,不宜种植,每产100千克荞麦籽实,约从土壤中吸收氮3.3千克,磷(P2O5)1.5千克,钾(K2O)4.3千克。
 
蓼目
 
  
+
<p style="text-indent:2em;">荞麦是一种对肥料敏感的作物。施肥充足茎能产生大量分枝。磷肥可促进籽粒的形成,并能增加蜜腺的分泌。利用蜜蜂辅助授粉,从而提高产量。对钾肥的需要量较多,但含氯的钾盐易引起叶斑病。
蓼科
 
  
+
<p style="text-indent:2em;"> 荞麦 开花时要求昼夜温差大;夜间较冷而白天气温高,晴朗无风,开花多,泌蜜丰富。早晨开始泌蜜吐粉,中午时泌蜜最多,以后逐渐减少,14时后停止。但由于高原地区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泌蜜能延迟到下午。雨后早雾即晴的天气,泌蜜最盛。泌蜜最适气温是25~28℃。气温在25℃以下时,随气温下降而泌蜜递减。[2]
荞麦
 
  
+
==地理分布==
荞麦
+
<p style="text-indent:2em;">国内分布: 荞麦 在中国分布甚广,南到海南省,北至黑龙江,西至青藏高原,东抵台湾省。主要产区在西北、东北、华北以及西南一带高寒山区,尤以北方为多,分布零散,播种面积因年度气候而异,变化较大。
  
+
<p style="text-indent:2em;">世界分布:栽培荞麦的国家还有俄罗斯、加拿大、法国、波兰、澳大利亚等。
蓼族
 
  
分布区域
+
<p style="text-indent:2em;">据1975年统计,世界种植面积161.6万公顷,其中苏联种植150万公顷,波兰是3.5万公顷,日本是2.2万公顷,加拿大是1.9万公顷,美国是1.3万公顷,法国是1万公顷。平均产量约400千克/公顷。80年代初统计,中国常年种植面积约50万公顷。
欧洲和亚洲
 
  
扩展阅读
+
==栽培技术==
本草纲目- 荞麦 更多>>
+
===选种===
「释名」 麦(音翘) 乌麦(吴瑞) 荞。  
+
<p style="text-indent:2em;"> 选用良种是投资少 收效快 提高产量的首选措施,苦 品种各有不同的适应性,因此要因地制宜 <ref>[https://www.360kuai.com/pc/9c4dea4577114fdc9?cota=4&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黑苦 荞麦 的功效与作用] , 快资讯 2017-07-27</ref>
时珍曰∶ 荞麦 之茎弱而翘然 易长易收 磨面 如麦, 故曰荞曰  而与麦同名也 俗亦 呼 荞, 以别苦荞。杨慎《丹铅录》 指乌麦为燕 麦, 盖未读《日 本草》也 。  
+
===选茬整地===
 +
<p style="text-indent:2em;">选茬:轮作制度是农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轮作,也称换茬,是指同一地块于一定年限内按一定顺序轮换种植不同作物,以调节土壤肥力 防除病虫草害,实现作物高产稳产 “倒茬 上粪”说明了轮作的意义,连作导致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更不利于土地的合理利用。荞 对茬口选择不严格 无论在什么茬口上都可以生长 但忌连作 。为 了获得 麦高产 在轮作作物中最好选择好茬口,比较好的茬口是豆类、马铃薯 这些都是养地作物;其次是玉米、小 、菜地茬口 这些都是 地作物
  
「集解」炳曰∶ 荞麦 作饭 须蒸使 烈日曝令开口 舂取米仁 之。
+
<p style="text-indent:2em;">整地: 荞麦 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强 只要 候适宜 任何土壤 包括不适合于其它禾谷类 物生长的瘠薄地、新垦地均可 但有机质丰富 结构良好、养分充足、保水力强、通气 好的土壤能生产出优质 产的荞 麦。
时珍曰∶荞麦南北皆有。立秋前后下 种, 九月收刈, 最畏霜。苗 一、二尺,赤 茎绿叶,如乌 树叶。开小白花,繁密粲粲然。结实累累如羊蹄,实有三棱,老则乌黑色。
 
王祯《农书》云∶北方多种。
 
磨而为面,作煎饼,配蒜食。或作汤饼,谓之河漏,以供常 食,滑细如粉,亚于 面。南方亦种,但作粉饵食,乃农家居冬谷也 。  
 
  
「气味」甘,平,寒,无毒。
+
===播种===
思邈曰∶酸 微寒 食之难消。久食动风 令人头眩 作面和猪、羊肉热食 ,不 过八、 九顿 即患热 风, 须眉脱落 还生亦希 泾、  北,多此疾。又不可合黄鱼食 。  
+
<p style="text-indent:2em;">各地的地形、土质、种植制度差异很大 故播种方法也各不相同 主要有条播、点播和撒播 科学种植荞麦应倡导条播 撒播因撒籽不匀 出苗 整齐 透光不良 而产量不高;点播太费工;条播播种质量高 有利于全面协调发育 从而得 苦荞麦产量的提高
  
「主治」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能炼五脏滓秽(孟诜)。作饭食,压丹石毒,甚良 (萧炳)。以醋调粉,涂小儿丹毒赤肿热疮(吴瑞)。降气宽肠,磨积滞,消热肿风痛,除白 浊白带,脾积泄泻。以沙糖水调炒面二钱服,治痢疾。炒焦,热水冲服,治绞肠沙痛(时珍)。
+
<p style="text-indent:2em;">条播
  
「发明」颖曰∶本草言荞麦能炼五脏滓秽 俗言一年沉积在肠胃者,食之亦消去也 。  
+
<p style="text-indent:2em;">主要是畜力牵引的犁播 根据地力和品种的分枝习性分窄行条播和宽行条播 条播以167~200厘米开厢 播幅13~17厘米 条播的优点是深浅一致 ,落 子均匀 ,出 苗整齐 在春旱严重、墒情较差时深墒播种、适时播种 保证全苗 条播还便于中耕除草和追肥 条播以南北垄为好
时珍曰∶荞麦最降气宽肠 故能炼肠胃滓滞 而治浊带泄痢腹痛上气之疾 气盛有湿热 者宜之。若脾胃虚寒人食之,则大脱元气而 须眉,非所宜矣。孟诜云∶益气力者,殆未然 也。
 
按∶杨起《简便方》云∶肚腹微微作痛 ,出 即泻 泻亦不多,日夜数行者。用荞麦面一 味作饭,连食三 四次即愈 予壮年患此两月,瘦怯尤甚。用消食化气药俱不效,一僧授此 而愈 转用皆效,此可征其炼积滞之功矣。《普济》治小儿天吊及历节风方中亦用之 。  
 
  
「附方」新十六。
+
<p style="text-indent:2em;">点播
咳嗽上气∶荞麦粉四两,茶末二钱,生蜜二两,水一碗,顺手搅千下。饮之,良久下气 不 十水肿喘∶生大戟一钱,荞麦面二钱,水和作饼,炙熟为末。空心茶服,以大小便利为 度 男子白浊∶魏元君济生丹∶用 麦炒焦为末,鸡子白和,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盐汤 下,日三服。
 
赤白带下∶方同上。
 
禁口痢疾∶荞麦面每服二钱,沙糖水调下。(坦仙方)。
 
痈疽发背,一切肿毒∶ 麦面、硫黄各二两,为末,井华水和作饼,晒收。每用一饼, 磨 疮头黑凹∶荞麦面煮食之,即发起。(《直指》)。
 
痘疮溃烂∶用荞麦粉频频敷之。(《痘疹方》)。
 
汤火伤灼∶用荞麦面,炒黄研末,水和敷之,如神。(《奇效方》)。
 
蛇盘瘰 ,围接项上∶用荞麦(炒去壳)、海藻、白僵蚕(炒去丝)等分,为末。白梅 浸汤 ,取肉减半,和丸绿豆大。每服六、七十丸,食后、临卧米饮下,日五服。其毒当从大便泄 去 积聚败血∶通仙散∶治男子败积,女人败血,不动真气。用 麦面三钱,大黄二钱半, 为 头风畏冷∶李楼云∶一人头风,首裹重绵,三十年不愈。予以荞麦粉二升,水调作二饼, 更互合头上,微汗即愈。(《怪证奇方》)。
 
头风风眼∶荞麦作钱大饼,贴眼四角,以米大艾炷灸之,即效如神。
 
染发令黑∶荞麦、针砂各二钱,醋和,先以浆水洗净涂之,荷叶包至一更,洗去。再以 无 去即黑。(《普济》)
 
绞肠沙痛∶荞麦面一撮,炒黄,水烹服。(《简便方》)。
 
小肠疝气∶荞麦仁(炒去尖)、胡卢巴(酒浸,晒干)各四两,小茴香(炒)一两。为 末,酒糊
 
  
+
<p style="text-indent:2em;">采取打塘人工点播,这种方式除人工点播不易控制种子量外,每亩的穴数也不易掌握,营养面积利用不均匀,还比较费工,以167~200厘米开厢,行距27~30厘米,窝距17~20厘米,每窝下种8~10粒种子,待出苗后留苗5~7株。
  
「主治」作茹食,下气,利耳目。多食即微泄(士良。孙思邈曰∶生食,动刺风,令人 身痒)。
+
<p style="text-indent:2em;">开厢匀播
 
  
「主治」烧灰淋汁取碱熬干 同锻石等分 蜜收。能烂痈疽 蚀恶肉,去靥痣,最 良。穣作荐,辟壁虱(时珍。《日华》曰∶烧灰淋汁,洗六畜疮,并驴、马躁蹄。)。
+
<p style="text-indent:2em;">厢宽150~200厘米 厢沟深20厘米 宽33厘米 ,每 亩播饱满种子3~4kg
「附方」新二。
 
噎食∶荞麦秸(烧灰淋汁,入锅内煎取白霜)一钱,入蓬砂一钱。研末。 酒服半钱。
 
(《 壁虱蜈蚣∶荞麦秸作荐,并烧烟熏之 。  
 
展开
 
目录
 
1栽培历史​
 
2形态特征
 
3生长习性
 
4地理分布
 
5栽培技术
 
6植物价值
 
折叠编辑本段栽培历史​
 
荞麦
 
荞麦
 
  
荞麦最早起源于中国,栽培历史非常悠久,种植经验也很丰富。最早的荞麦实物出土于陕西咸阳杨家湾四号汉墓中,距今已有2000多年。另外陕西咸阳马泉和甘肃武威磨嘴子也分别出土过前汉和后汉时的实物。
+
<p style="text-indent:2em;">撒播
  
关于荞麦起源于中国的说法,除了有实物为证外, 古代的很多书籍也都有记载。如公元前5世纪的《神农书》中,就有关于荞麦是当时栽培的八谷之 的记载。后魏《齐民要术》、唐代《食疗本草》和宋代《嘉祐本草》等著作中,对荞麦的栽培技术、食用方法和食疗作用等,已有较详细的记述。很早的时候就有青藏高原是荞麦故乡的说法,这是因为中国东北、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和西南各 地区 广泛分布着野生荞 。青藏高原 区的人们发现了野生荞麦这 植物,并且发现了这种植物还能食用 ,于 是人们就开始尝试着对它进 人工栽培。在栽培荞麦的过程中 人们慢慢地总 了荞麦的种植经验并广为流传:首先由中国传至蒙古和俄国 而后传至欧洲
+
<p style="text-indent:2em;"> 在一 地区 收获后,先耕 随后撒 撒播无株 距之分,密度难以控制 田间群体 构不合理,密处成一堆,稀处不见苗。田间管理困难 一般产量较低
  
通过对古物的挖掘得知早在2000多年以前中国就种植了 荞麦 ,但 真正开始大范围普及 时间是在唐朝。这个说法 有两个 首先《齐民 术·杂说》 中有关于 荞麦的记载,其中《齐民要术·大小麦第十》提出的“瞿麦”即荞麦,一般认为 《齐民要术·杂说》并非贾思勰所作 而可能出自唐人之手。所以说 荞麦 是在唐代开始普及 的。
+
===施肥===
 +
<p style="text-indent:2em;"> 荞麦是 需肥较多 作物,要获得高产,必须供给充足 肥料,根 研究,每生产100kg荞籽粒 从土壤 吸收纯氮4.01~4.06kg,磷1.66~2.22kg,钾5.21~8.18kg。吸收比例为1∶0.41~0.45:1.3~2.02,氮、磷、钾的比例和数量与土壤质地、栽培条件、气候特点 有关 ,但对 干旱瘠薄地和高寒山地 增施肥料 特别增施氮磷肥是 荞麦 丰产 基础
  
农书中关于荞麦最 确切的记载则首见于《四时纂要》和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这两部书都是唐代出版的。同时荞麦在这一时期的相关诗文也累累提及。因此 一般认 荞麦是在唐代开始普及的
+
<p style="text-indent:2em;">施肥应以“基肥 种肥 辅,追肥为补”,“有机为主,无机肥为辅”,施用量应根据地力基础、产量指标、肥料质量、种植气候特点科学掌握
  
折叠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
===合理密植===
荞麦
+
<p style="text-indent:2em;">构成 荞麦 产量的因素主要是每亩株数、每株粒数和千粒重,三者都和密度有关 合理密植就是充分有效地利用光、水、气、热和养分,协调群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在群体最大限度发展的前提下 保证个体健壮地生长发育 使单位面积 的株粒数和粒重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而获得高产。由此可见,密度对株粒数和粒重影响较大 通过合理密植等栽培措施 协调各产量因素之间的关系 对提高产量有显著效果
荞麦
 
一年生草本 茎直立 高30-90厘米 ,上 部分枝 绿色或红色 具纵棱 无毛或于一侧沿纵棱具乳头状突起
 
  
叶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长2.5-7厘米,宽2-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心形,两面沿叶脉具乳头状突起;下部叶具长叶柄,上部较小近无梗;托叶鞘膜质,短筒状,长约5毫米 顶端偏斜 无缘毛 易破裂脱落
+
===田间管理===
 +
<p style="text-indent:2em;">田间管理的任务是 针对荞麦生产中的关键技术 采用科学的管理措施 保证荞麦高产、稳产
  
花序总状或伞房状,顶生或腋生,花序梗一侧具小突起;苞片卵形,长约2.5毫米,绿色,边缘膜质,每苞内具3-5花;花梗比苞片长,无关节,花被5深裂,白色或淡红色,花被片椭圆形,长3-4毫米;雄蕊8,比花被短,花药淡红色;花柱3,柱头头状。瘦果卵形,具3锐棱,顶端渐尖,长5-6毫米,暗褐色,无光泽,比宿存花被长。花期5-9月,果期6-10月。[1]
+
<p style="text-indent:2em;">苗期管理
  
折叠编辑本段生长习性
+
<p style="text-indent:2em;"> 荞麦 播种后采取 保苗措施 时遇干旱要及时镇压、踏实土壤,减少空隙,使 壤耕作层上虚下实, 利于地下水 升和种子的发芽出苗。播后遇雨或土壤含水量高 ,会造成地表结板,荞麦子叶大、顶土能力差,地面板结将影响出苗, 用钉耙破除板结,疏松地表。破除地表板 要注意 ,在 雨后地表稍干 浅耙 以不损伤幼苗为度。前后应做好田间的排水工作。水分过多对荞麦生长不利。特别是苗期
生荒地、路边。  荞麦 喜凉爽湿润,不耐高温旱风,畏霜冻。 温1000~1 500℃即可满足其对热量 要求 。种 子在 温16℃ 以上时 约4~5天即 发芽;开花 果最适宜温度为26~30℃ 当气温 -1℃ 花即死亡 -2℃时叶甚至全株死亡
 
  
荞麦是短日性作物,当日照长度由15~16小时减少到12~14小时,生育期就缩短,晚熟品种比 、早熟品种敏感。每株可开花2000多朵,但结实率很低。仅10%左右,加之叶片同化能力弱,花果脱落严重。
+
<p style="text-indent:2em;"> 耕除草
  
荞麦是需 较多 的作 量比黍多 比小 多一倍。种子萌 时约需吸收其自身干重50%的水分 在开花结果期间需消耗大量 。从开花到收获比出苗到开花需水要多一倍。开花盛期是需水高峰期。其蒸腾系 一般为450~630。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不能低于30~40%。
+
<p style="text-indent:2em;">中耕有疏松土壤、增加土壤通透性、蓄 保墒、提高地温、促进幼苗生长 的作 用,也有消除杂草危害的效果。根据资料 中耕一次能提高土壤含 量0.12~0.38%,中耕 次能提高土壤含水量1.23% 能明显的促进荞 营养 中耕除草1~2次比不中耕 荞麦单株 枝数增加,粒 增加16.81~26.08粒,粒重增加0.49~0.8%,增产38.4%。
  
荞麦对土壤要求不严。根系弱 种子顶土力差 要求土层疏松 以利幼苗出土 促进 系发育。生殖生长迅速,吸肥力强,适于新垦 种植。要求 土壤 酸度为pH6 ~7 ,碱性较重的土壤,不宜种植,每产100千克 荞麦 籽实 约从 吸收氮3.3千克,磷(P2O5)1.5千克,钾(K2O)4.3千克
+
<p style="text-indent:2em;">所以 中耕除草是农业生产上的一项“清洁”工程 它起到了节水节肥增光作用 从而获得增产效果。中耕除草次数 时间 区、 土壤 、苗情及杂草多少而定。第一次中耕除草在幼苗高6 ~7 厘米时结合间苗疏苗进行。第二次中耕在 荞麦 封垄前 结合追肥培 进行, 耕深度3~5厘米
  
荞麦是一种对肥料敏感的作物。施肥充足茎能产生大量分枝。磷肥可促进籽粒的形成,并能增加蜜腺的分泌。利用蜜蜂辅助授粉,从而提高产量。对钾肥的需要量较多,但含氯的钾盐易引起叶斑病。
+
<p style="text-indent:2em;">灌溉浇水
  
荞麦 开花时要求昼夜温差大;夜间 冷而白天气温高,晴朗无风 ,开花多 ,泌蜜丰富 早晨开始泌蜜吐粉 中午时泌蜜最多 以后逐渐减少,14时后停止 但由于高原 地区 日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 泌蜜能延迟到下午。雨后早雾即晴 天气 泌蜜最盛。泌蜜最适气温是25~28℃。气温在25℃ 下时,随气温下降而泌蜜递减 [2]
+
<p style="text-indent:2em;"> 荞麦 是典型的旱作,但其生育过程中抗旱能力 开花 灌浆期需水为最 多。 我国春荞麦多种植在旱坡地 缺乏灌溉条件 荞麦生长依赖于自然降水 春荞麦区有灌溉条件的 地区, 荞麦开花灌浆期如遇干旱 应灌水满足荞麦 需水要求 ,以 保证荞麦的高产
  
折叠编辑本段地 分布
+
<p style="text-indent:2em;">花期管
国内分布:荞麦在中国分布甚广,南到海南省,北至黑龙江,西至青藏高原,东抵台湾省。主要产区在西北、东北、华北以及西南一带高寒山区,尤以北方为多,分布零散,播种面积因年度气候而异,变化较大。
 
  
世界分布:栽培 国家还有俄罗斯 加拿大 法国 波兰 利亚等
+
<p style="text-indent:2em;">甜 是异花授粉作物,又为两性花,结实率低。只有10~15%,是低产的主要因素,提高甜荞结实率 方法是创造授粉条件。甜荞是虫媒花作物,昆虫能提高甜荞授粉结实率。据内蒙古农科院对蜜蜂 昆虫传粉与荞麦产量关系研究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昆虫传粉能使单株粒数增加37.84~81.98%,产量增加83.3~205.6%。故在荞麦田养蜂 放蜂,既是提高荞麦结实粒 株粒数 粒重及产量的重要增产措施,又利于养蜂事业的发展,有条件的地方应 力提倡。蜜蜂辅助授粉在荞麦盛花期进行,荞麦开花前2~3天,每亩荞麦田安放蜜蜂1~3箱
  
据1975年统计,世界种 面积161.6万公顷 苏联种植150万公顷 波兰是3.5万公顷,日本是2.2万公顷,加拿 是1.9万公顷,美国是1.3万公顷,法国是1万公顷。平均产 约400千克/公顷。80年代初统计,中国常年种植面积约50万公顷
+
== 物价值==
 +
===营养===
 +
<p style="text-indent:2em;">荞麦的谷蛋白含量很低 主要的蛋白质是球蛋白。荞麦所含的必需氨基酸 的赖氨酸含量高而蛋氨酸的含量低 氨基酸模式可以与主要的谷物(如小麦、玉米、 米的赖氨酸含 较低)互补
  
折叠编辑本段栽培技术
+
<p style="text-indent:2em;">荞麦的碳水化合物主要 淀粉。因为颗粒较细小,所以和其他谷类相比,具有容易煮熟 容易消化 容易加工 特点
折叠选种
 
选用良种 投资少 收效快 提高产量 首选措施,苦荞品种各有不同的适应性,因此要因地制宜
 
  
折叠选茬整地
+
<p style="text-indent:2em;">荞麦含有丰富 膳食纤维 其含量 是一 般精制大米的10倍; 荞麦 含有 锌等微量元素也比一般谷 丰富
选茬:轮作制度是农作制度 重要组成部分。轮作,也称换茬 ,是 指同 地块于一定年限内按一定顺序轮换种植不同作物,以调节土壤肥力,防除病虫草害,实现作物高产稳产,“倒茬如上粪”说明了轮作的意义,连作导致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更不利于土地的合理利用。 荞麦 对茬口选择不严格,无论在什么茬口上都可以生长,但忌连作。为了获得荞麦高产,在轮作作物中最好选择好茬口,比较好 茬口是豆类 马铃薯,这些都是养地作物;其次是玉米 小麦、菜地茬口,这些都是用地作 物。
 
  
整地:荞麦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强,只要气候适宜,任何土壤,包括不适合于其它禾谷类作物 长的瘠薄地 新垦地均可种植,但有机质丰富 结构良好 养分充足 保水力强 通气性好的土壤能生产出优质高产的荞麦
+
<p style="text-indent:2em;">B族维生素、维 素E、铬 赖氨酸 氨基酸、脂肪酸、亚油酸、烟碱酸、烟酸、芦丁等 
  
折叠播种
+
===药用===
各地的地形、土质、种植制度差异很大 故播种方法也各不相同。主要有条播、点播和撒播,科学种植荞麦应倡导条播。撒播因撒籽不匀,出苗不整齐,通风透光不良,而产量不高;点播太费工;条播播种质量高,有利于全面协调发育。从而得以苦荞麦产量的提高
+
<p style="text-indent:2em;">性味:甘
  
条播
+
<p style="text-indent:2em;">①《千金·食治》;味酸,微寒,无毒。
  
主要是畜力牵引的犁播。根据地力和品种的分枝习性分窄行条播和宽行条播。条播以167~200厘米开厢,播幅13~17厘米,条播的优点是深浅一致,落子均匀 出苗整齐,在春旱严重、墒情较差时深墒播种、适时播种、保证全苗。条播还便于中耕除草和追肥 条播以南北垄为好
+
<p style="text-indent:2em;">②《嘉祐本草》:味甘 平寒 无毒
  
点播
+
<p style="text-indent:2em;">③《随息居饮食谱》:甘,温。
  
采取打塘人工点播,这种方式除人工点播不易控制种子量外,每亩的穴数也不易掌握,营养面积利用不均匀,还比较费工,以167~200厘米开厢,行距27~30厘米,窝距17~20厘米,每窝下种8~10粒种子,待出苗后留苗5~7株
+
<p style="text-indent:2em;">归经:入脾、胃、大肠经
  
开厢匀播
+
<p style="text-indent:2em;">①《得配本草》:入足大阴、阳明经。
  
厢宽150~200厘米,厢沟深20厘米,宽33厘米,每亩播饱满种子3~4kg
+
<p style="text-indent:2em;">②《本草求真》:入肠、胃
  
撒播
+
<p style="text-indent:2em;">③《本草再新》:入脾、肺二经。
  
在一些地区小麦收获后 先耕地随后撒种子 由于撒播无株行距之分 密度难以控制 田间群体结构不合理 密处成一堆 稀处不见苗。田间管理困难 一般产量较低
+
===功能主治===
 +
<p style="text-indent:2em;">开胃宽肠 下气消积。治绞肠痧 肠胃积滞 慢性泄泻 噤口痢疾 赤游丹毒 痈疽发背,瘰疬 汤火灼伤
  
折叠施肥
+
<p style="text-indent:2em;">①孟诜:实肠胃 续精神 能炼五脏滓秽
荞麦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 要获得高产,必须供给充足的肥料,根据研究,每生产100kg荞籽粒,需要从土壤中吸收纯氮4.01~4.06kg,磷1.66~2.22kg,钾5.21~8.18kg。吸收比例为1∶0.41~0.45:1.3~2.02,氮、磷、钾的比例和数量与土壤质地、栽培条件、 候特点有关,但对于干旱瘠薄地和高寒山地 增施肥料 特别增施氮磷肥是荞麦丰产的基础
 
  
施肥应以“基肥为主 种肥为辅 追肥为补” “有机为主 无机肥为辅”,施用量应根据地力基础、产量指标、肥料质量、种植气候特点科学掌握
+
<p style="text-indent:2em;">②《纲目》:降气宽肠 磨积滞 消热肿风痛 除白浊白带 脾积泄泻
  
折叠合理密植
+
<p style="text-indent:2em;">③《本草备 》:解酒 积。
构成荞麦产量的因素主 是每亩株数、每株粒数和千粒重,三者都和密度有关。合理密植就是充分有效地利用光、水、气、热和养分,协调群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在群体最大限度发展的前提下,保证个体健壮地生长发育,使单位面 上的株粒数和粒重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而获得高产。由此可见,密度对株粒数和粒重影响较大,通过合理密植等栽培措施,协调各产量因素之间的关系,对提高产量有显著效果
 
  
折叠田间管理
+
<p style="text-indent:2em;">④《安徽药材》:治淋病
田间管理的任务是,针对荞麦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采用科学的管理措施,保证荞麦高产、稳产
 
  
苗期管理
+
<p style="text-indent:2em;">⑤《中国药植图鉴》:可收敛冷汗。
  
荞麦播种后采取积极的保苗措施。播种时遇干旱要及时镇压 踏实土壤,减少空隙,使土壤耕作层上虚下实,以利于地下水上升和种子的发芽出苗 播后遇雨 土壤含水量高时,会造成地表结板,荞麦子叶大、顶土能力差,地面板结将影响出苗,可用钉耙破除板结,疏松地表。破除地表板结要注意,在雨后地表稍干时浅耙,以不损伤幼苗为度。前后应做好田间的排水工作。水分过多对荞麦生长不利。特别是苗期
+
===用法用量===
 +
<p style="text-indent:2em;">内服:入丸 外用:研末掺 调敷
  
  中耕除草
+
===药理作用===
 +
<p style="text-indent:2em;">降压作用 以含荞麦粉的饲料饲养大鼠4星期,血压有轻度下降。本品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有强大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可能是耐热的低分子物质。从荞麦种子核心部分提取的一种三肽,对ACE的IC50;,为12.7μmol/L,实验表明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有抗高血压作用。
  
  中耕有疏松土壤、 增加 土壤通透性 蓄水保墒 地温、促进幼苗生长的作用 也有消除杂草危害 效果 根据资 料, 中耕一次 能提高 土壤含水量0.12~0.38% ,中 耕两次能提高土壤含水量1.23% 能明 显的 促进荞麦营养发育。 耕除草1~2次比不 荞麦单株分枝数 增加, 粒数增加16.81~26.08粒,粒重增加0.49~0.8%,增产38.4%
+
<p style="text-indent:2em;">对血脂和血糖的影响 志愿者吃荞麦粉4星期,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的比值明显 增加 ,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极低密度脂蛋白-三酸甘油 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和 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明显降低,并使血糖降低 口服葡萄糖 耐受能力改善 以含荞麦粉的饲 饲养4星期的大鼠 对葡萄糖的耐受 力也 提高, 并在葡萄糖负荷后1h,胰岛素的利用速度加快。高脂饮食兔服用荞麦提取物12星期后,可轻微降低血 丙二醛(MDA)浓度 着增加肝中抗坏血酸自由基 含量并伴随血 β-脂蛋白水平和肝 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浓度 降低,血中苯乙酸睾丸素也同时 增加, 作用远远强于芸香甙
  
所以,中耕除草是农业生产上的一项“清洁”工程,它起到了节水节肥增光作用,从而获得增产效果。中耕除草次数和时间根据地区、土壤、苗情及杂草多少而定。第一次中耕除草在幼苗高6~7厘米时结合间苗疏苗进行。第二次中耕在荞麦封垄前,结合追肥培土进行,中耕深度3~5厘米。
+
=== 其他作用===
 
+
<p style="text-indent:2em;"> 从干燥荞麦种子提取的胰蛋白酶抑制剂(TI)共有3种(TI1、TI2和TI4),除对胰蛋白酶有抑制作用外,TI1和TI2。对糜蛋白酶尚有一定抑制作用。此外,这些TI对互生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孢子有萌发及菌丝体生长也有抑制作用。荞麦花粉的水提取液具有和硫酸亚铁相似的抗缺铁性贫血作用,饮用水提取液35d的大鼠,生长发育良好,主要脏器未见损害。
灌溉浇水
+
== 相关视频 ==
 
+
<center>
荞麦是典型的旱作,但其生育过程中抗旱能力较弱,以开花灌浆期需水为最多。我国春荞麦多种植在旱坡地,缺乏灌溉条件,荞麦生长依赖于自然降水。春荞麦区有灌溉条件的地区,荞麦开花灌浆期如遇干旱,应灌水满足荞麦的需水要求,以保证荞麦的高产。
+
{{#iDisplay:a3049kg9hkc|480|270|qq}}
 
+
<center>荞麦面香得很</center>
花期管理
+
{{#iDisplay:i3028tvj5uv|480|270|qq}}
 
+
<center>荞麦面包配方</center>
甜荞是异花授粉作物,又为两性花,结实率低。只有10~15%,是低产的主要因素,提高甜荞结实率的方法是创造授粉条件。甜荞是虫媒花作物,昆虫能提高甜荞授粉结实率。据内蒙古农科院对蜜蜂、昆虫传粉与荞麦产量关系研究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昆虫传粉能使单株粒数增加37.84~81.98%,产量增加83.3~205.6%。故在荞麦田养蜂、放蜂,既是提高荞麦结实粒、株粒数、粒重及产量的重要增产措施,又利于养蜂事业的发展,有条件的地方应大力提倡。蜜蜂辅助授粉在荞麦盛花期进行,荞麦开花前2~3天,每亩荞麦田安放蜜蜂1~3箱。
+
</center>
 
+
== 参考资料 ==
折叠编辑本段植物价值
+
[[Category: 370 植物學總論‎]]  [[Category:430 農業總論]]
折叠营养
 
荞麦的谷蛋白含量很低,主要的蛋白质是球蛋白。荞麦所含的必需氨基酸中的赖氨酸含量高而蛋氨酸的含量低,氨基酸模式可以与主要的谷物(如小麦、玉米、大米的赖氨酸含量较低)互补。
 
 
 
荞麦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因为颗粒较细小,所以和 其他 谷类相比,具有容易煮熟、容易消化、容易加工的特点。
 
 
 
荞麦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其含量是一般精制大米的10倍;荞麦含有的铁、锰、锌等微量元素也比一般谷物丰富。
 
 
 
B族维生素、维生素E、铬、磷、钙、铁、赖氨酸、氨基酸、脂肪酸、亚油酸、烟碱酸、烟酸、芦丁等 。
 
 
 
折叠药用
 
性味:甘,凉。
 
 
 
①《千金·食治》;味酸,微寒,无毒。
 
 
 
②《嘉祐本草》:味甘,平寒,无毒。
 
 
 
③《随息居饮食谱》:甘,温。
 
 
 
归经:入脾、胃、大肠经。
 
 
 
①《得配本草》:入足大阴、阳明经。
 
 
 
②《本草求真》:入肠、胃。
 
 
 
③《本草再新》:入脾、肺二经。
 
 
 
折叠功能主治
 
开胃宽肠,下气消积。治绞肠痧,肠胃积滞,慢性泄泻,噤口痢疾,赤游丹毒,痈疽发背,瘰疬,汤火灼伤。
 
 
 
①孟诜: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能炼五脏滓秽。
 
 
 
②《纲目》:降气宽肠,磨积滞,消热肿风痛,除白浊白带,脾积泄泻。
 
 
 
③《本草备要》:解酒积。
 
 
 
④《安徽药材》:治淋病。
 
 
 
⑤《中国药植图鉴》:可收敛冷汗。
 
 
 
折叠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外用:研末掺或调敷。
 
 
 
折叠药理作用
 
降压作用 以含荞麦粉的饲料饲养大鼠4星期,血压有轻度下降。本品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有强大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可能是耐热的低分子物质。从荞麦种子核心部分提取的一种三肽,对ACE的IC50;,为12.7μmol/L,实验表明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有抗高血压 作用
 
 
 
对血脂和血糖的影响 志愿者吃荞麦粉4星期,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的比值明显增加,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三酸甘油、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 三酰甘油明显降低,并使血糖降低,口服葡萄糖的耐受能力改善。以含荞麦粉的饲料饲养4星期的大鼠,对葡萄糖的耐受能力也提高,并在葡萄糖负荷后1h,胰岛素的利用速度加快。高脂饮食兔服用荞麦提取物12星期后,可轻微降低血中丙二醛(MDA)浓度,但显着增加肝中抗坏血酸自由基的含量并伴随血中β-脂蛋白水平和肝中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浓度的降低,血中苯乙酸睾丸素也同时增加,作用远远强于芸香甙。
 
 
 
折叠其他作用
 
从干燥荞麦种子提取的胰蛋白酶抑制剂(TI)共有3种(TI1、TI2和TI4),除对胰蛋白酶有抑制作用外,TI1和TI2。对糜蛋白酶尚有一定抑制作用。此外,这些TI对互生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孢子有萌发及菌丝体生长也有抑制作用。荞麦花粉的水提取液具有和硫酸亚铁相似的抗缺铁性贫血作用,饮用水提取液35d的大鼠,生长发育良好,主要脏器未见损害。
 

於 2020年1月15日 (三) 04:43 的修訂

蕎麥(學名: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別名:甜蕎、烏麥、三角麥等;一年生草本。莖直立,高30-90厘米,上部分枝,綠色或紅色,具縱棱,無毛或於一側沿縱棱具乳頭狀突起。葉三角形或卵狀三角形,長2.5-7厘米,寬2-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心形,兩面沿葉脈具乳頭狀突起。

蕎麥是短日性作,喜涼爽濕潤,不耐高溫旱風,畏霜凍。蕎麥在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在亞洲和歐洲國家也有分布。蕎麥性甘味涼,有開胃寬腸,下氣消積。治絞腸痧,腸胃積滯,慢性泄瀉的功效;同時蕎麥還可以做麵條、餄餎、涼粉等食品。

除夕蕎麥麵,豐盛團圓又一年。[1]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 蕎麥 蓼目
拉丁學名 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 蓼科
別稱 甜蕎 蕎麥屬
植物界 蕎麥
被子植物門 蓼族
雙子葉植物綱 分布區域 歐洲和亞洲

目錄

1栽培歷史;​2形態特徵;3生長習性;4地理分布;5栽培技術;6植物價值

栽培歷史​

蕎麥最早起源於中國,栽培歷史非常悠久,種植經驗也很豐富。最早的蕎麥實物出土於陝西咸陽楊家灣四號漢墓中,距今已有2000多年。另外陝西咸陽馬泉和甘肅武威磨嘴子也分別出土過前漢和後漢時的實物。

關於蕎麥起源於中國的說法,除了有實物為證外,在古代的很多書籍也都有記載。如公元前5世紀的《神農書》中,就有關於蕎麥是當時栽培的八谷之一的記載。後魏《齊民要術》、唐代《食療本草》和宋代《嘉祐本草》等著作中,對蕎麥的栽培技術、食用方法和食療作用等,已有較詳細的記述。很早的時候就有青藏高原是蕎麥故鄉的說法,這是因為中國東北、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和西南各地區廣泛分布着野生蕎麥。青藏高原地區的人們發現了野生蕎麥這種植物,並且發現了這種植物還能食用,於是人們就開始嘗試着對它進行人工栽培。在栽培蕎麥的過程中,人們慢慢地總結了蕎麥的種植經驗並廣為流傳:首先由中國傳至蒙古和俄國,而後傳至歐洲。

通過對古物的挖掘得知早在2000多年以前中國就種植了蕎麥,但是真正開始大範圍普及種植的時間是在唐朝。這個說法的證據有兩個,首先《齊民要術·雜說》中有關於蕎麥的記載,其中《齊民要術·大小麥第十》提出的「瞿麥」即蕎麥,一般認為,《齊民要術·雜說》並非賈思勰所作,而可能出自唐人之手。所以說蕎麥是在唐代開始普及的。

農書中關於蕎麥最為確切的記載則首見於《四時纂要》和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這兩部書都是唐代出版的。同時蕎麥在這一時期的相關詩文也累累提及。因此,一般認為蕎麥是在唐代開始普及的。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莖直立,高30-90厘米,上部分枝,綠色或紅色,具縱棱,無毛或於一側沿縱棱具乳頭狀突起。

葉三角形或卵狀三角形,長2.5-7厘米,寬2-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心形,兩面沿葉脈具乳頭狀突起;下部葉具長葉柄,上部較小近無梗;托葉鞘膜質,短筒狀,長約5毫米,頂端偏斜,無緣毛,易破裂脫落。

花序總狀或傘房狀,頂生或腋生,花序梗一側具小突起;苞片卵形,長約2.5毫米,綠色,邊緣膜質,每苞內具3-5花;花梗比苞片長,無關節,花被5深裂,白色或淡紅色,花被片橢圓形,長3-4毫米;雄蕊8,比花被短,花葯淡紅色;花柱3,柱頭頭狀。瘦果卵形,具3銳棱,頂端漸尖,長5-6毫米,暗褐色,無光澤,比宿存花被長。花期5-9月,果期6-10月。

生長習性

生荒地、路邊。 蕎麥喜涼爽濕潤,不耐高溫旱風,畏霜凍。積溫1000~1 500℃即可滿足其對熱量的要求。種子在土溫16℃以上時約4~5天即可發芽;開花結果最適宜溫度為26~30℃,當氣溫在-1℃時花即死亡,-2℃時葉甚至全株死亡。[2]

蕎麥是短日性作物,當日照長度由15~16小時減少到12~14小時,生育期就縮短,晚熟品種比中、早熟品種敏感。每株可開花2000多朵,但結實率很低。僅10%左右,加之葉片同化能力弱,花果脫落嚴重。

蕎麥是需水較多的作物,需水量比黍多兩倍,比小麥多一倍。種子萌發時約需吸收其自身乾重50%的水分。在開花結果期間需消耗大量的水分。從開花到收穫比出苗到開花需水要多一倍。開花盛期是需水高峰期。其蒸騰係數一般為450~630。要求空氣相對濕度不能低於30~40%。

蕎麥對土壤要求不嚴。根系弱,種子頂土力差,要求土層疏鬆,以利幼苗出土和促進根系發育。生殖生長迅速,吸肥力強,適於新墾地種植。要求土壤酸度為pH6~7,鹼性較重的土壤,不宜種植,每產100千克蕎麥籽實,約從土壤中吸收氮3.3千克,磷(P2O5)1.5千克,鉀(K2O)4.3千克。

蕎麥是一種對肥料敏感的作物。施肥充足莖能產生大量分枝。磷肥可促進籽粒的形成,並能增加蜜腺的分泌。利用蜜蜂輔助授粉,從而提高產量。對鉀肥的需要量較多,但含氯的鉀鹽易引起葉斑病。

蕎麥開花時要求晝夜溫差大;夜間較冷而白天氣溫高,晴朗無風,開花多,泌蜜豐富。早晨開始泌蜜吐粉,中午時泌蜜最多,以後逐漸減少,14時後停止。但由於高原地區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泌蜜能延遲到下午。雨後早霧即晴的天氣,泌蜜最盛。泌蜜最適氣溫是25~28℃。氣溫在25℃以下時,隨氣溫下降而泌蜜遞減。[2]

地理分布

國內分布:蕎麥在中國分布甚廣,南到海南省,北至黑龍江,西至青藏高原,東抵台灣省。主要產區在西北、東北、華北以及西南一帶高寒山區,尤以北方為多,分布零散,播種面積因年度氣候而異,變化較大。

世界分布:栽培蕎麥的國家還有俄羅斯、加拿大、法國、波蘭、澳大利亞等。

據1975年統計,世界種植面積161.6萬公頃,其中蘇聯種植150萬公頃,波蘭是3.5萬公頃,日本是2.2萬公頃,加拿大是1.9萬公頃,美國是1.3萬公頃,法國是1萬公頃。平均產量約400千克/公頃。80年代初統計,中國常年種植面積約50萬公頃。

栽培技術

選種

選用良種是投資少、收效快、提高產量的首選措施,苦蕎品種各有不同的適應性,因此要因地制宜。[3]

選茬整地

選茬:輪作制度是農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輪作,也稱換茬,是指同一地塊於一定年限內按一定順序輪換種植不同作物,以調節土壤肥力,防除病蟲草害,實現作物高產穩產,「倒茬如上糞」說明了輪作的意義,連作導致作物產量和品質下降,更不利於土地的合理利用。蕎麥對茬口選擇不嚴格,無論在什麼茬口上都可以生長,但忌連作。為了獲得蕎麥高產,在輪作作物中最好選擇好茬口,比較好的茬口是豆類、馬鈴薯,這些都是養地作物;其次是玉米、小麥、菜地茬口,這些都是用地作物。

整地:蕎麥對土壤的適應性比較強,只要氣候適宜,任何土壤,包括不適合於其它禾穀類作物生長的瘠薄地、新墾地均可種植,但有機質豐富、結構良好、養分充足、保水力強、通氣性好的土壤能生產出優質高產的蕎麥。

播種

各地的地形、土質、種植制度差異很大,故播種方法也各不相同。主要有條播、點播和撒播,科學種植蕎麥應倡導條播。撒播因撒籽不勻,出苗不整齊,通風透光不良,而產量不高;點播太費工;條播播種質量高,有利於全面協調發育。從而得以苦蕎麥產量的提高。

條播

主要是畜力牽引的犁播。根據地力和品種的分枝習性分窄行條播和寬行條播。條播以167~200厘米開廂,播幅13~17厘米,條播的優點是深淺一致,落子均勻,出苗整齊,在春旱嚴重、墒情較差時深墒播種、適時播種、保證全苗。條播還便於中耕除草和追肥,條播以南北壟為好。

點播

採取打塘人工點播,這種方式除人工點播不易控制種子量外,每畝的穴數也不易掌握,營養面積利用不均勻,還比較費工,以167~200厘米開廂,行距27~30厘米,窩距17~20厘米,每窩下種8~10粒種子,待出苗後留苗5~7株。

開廂勻播

廂寬150~200厘米,廂溝深20厘米,寬33厘米,每畝播飽滿種子3~4kg。

撒播

在一些地區小麥收穫後,先耕地隨後撒種子,由於撒播無株行距之分,密度難以控制,田間群體結構不合理,密處成一堆,稀處不見苗。田間管理困難,一般產量較低。

施肥

蕎麥是一種需肥較多的作物,要獲得高產,必須供給充足的肥料,根據研究,每生產100kg蕎籽粒,需要從土壤中吸收純氮4.01~4.06kg,磷1.66~2.22kg,鉀5.21~8.18kg。吸收比例為1∶0.41~0.45:1.3~2.02,氮、磷、鉀的比例和數量與土壤質地、栽培條件、氣候特點有關,但對於乾旱瘠薄地和高寒山地,增施肥料,特別增施氮磷肥是蕎麥豐產的基礎。

施肥應以「基肥為主,種肥為輔,追肥為補」,「有機為主,無機肥為輔」,施用量應根據地力基礎、產量指標、肥料質量、種植氣候特點科學掌握。

合理密植

構成蕎麥產量的因素主要是每畝株數、每株粒數和千粒重,三者都和密度有關。合理密植就是充分有效地利用光、水、氣、熱和養分,協調群體與個體之間的矛盾,在群體最大限度發展的前提下,保證個體健壯地生長發育,使單位面積上的株粒數和粒重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而獲得高產。由此可見,密度對株粒數和粒重影響較大,通過合理密植等栽培措施,協調各產量因素之間的關係,對提高產量有顯著效果。

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的任務是,針對蕎麥生產中的關鍵技術,採用科學的管理措施,保證蕎麥高產、穩產。

苗期管理

蕎麥播種後採取積極的保苗措施。播種時遇乾旱要及時鎮壓、踏實土壤,減少空隙,使土壤耕作層上虛下實,以利於地下水上升和種子的發芽出苗。播後遇雨或土壤含水量高時,會造成地表結板,蕎麥子葉大、頂土能力差,地面板結將影響出苗,可用釘耙破除板結,疏鬆地表。破除地錶板結要注意,在雨後地表稍干時淺耙,以不損傷幼苗為度。前後應做好田間的排水工作。水分過多對蕎麥生長不利。特別是苗期。

中耕除草

中耕有疏鬆土壤、增加土壤通透性、蓄水保墒、提高地溫、促進幼苗生長的作用,也有消除雜草危害的效果。根據資料,中耕一次能提高土壤含水量0.12~0.38%,中耕兩次能提高土壤含水量1.23%,能明顯的促進蕎麥營養發育。中耕除草1~2次比不中耕的蕎麥單株分枝數增加,粒數增加16.81~26.08粒,粒重增加0.49~0.8%,增產38.4%。

所以,中耕除草是農業生產上的一項「清潔」工程,它起到了節水節肥增光作用,從而獲得增產效果。中耕除草次數和時間根據地區、土壤、苗情及雜草多少而定。第一次中耕除草在幼苗高6~7厘米時結合間苗疏苗進行。第二次中耕在蕎麥封壟前,結合追肥培土進行,中耕深度3~5厘米。

灌溉澆水

蕎麥是典型的旱作,但其生育過程中抗旱能力較弱,以開花灌漿期需水為最多。我國春蕎麥多種植在旱坡地,缺乏灌溉條件,蕎麥生長依賴於自然降水。春蕎麥區有灌溉條件的地區,蕎麥開花灌漿期如遇乾旱,應灌水滿足蕎麥的需水要求,以保證蕎麥的高產。

花期管理

甜蕎是異花授粉作物,又為兩性花,結實率低。只有10~15%,是低產的主要因素,提高甜蕎結實率的方法是創造授粉條件。甜蕎是蟲媒花作物,昆蟲能提高甜蕎授粉結實率。據內蒙古農科院對蜜蜂、昆蟲傳粉與蕎麥產量關係研究表明,在相同條件下昆蟲傳粉能使單株粒數增加37.84~81.98%,產量增加83.3~205.6%。故在蕎麥田養蜂、放蜂,既是提高蕎麥結實粒、株粒數、粒重及產量的重要增產措施,又利於養蜂事業的發展,有條件的地方應大力提倡。蜜蜂輔助授粉在蕎麥盛花期進行,蕎麥開花前2~3天,每畝蕎麥田安放蜜蜂1~3箱。

植物價值

營養

蕎麥的谷蛋白含量很低,主要的蛋白質是球蛋白。蕎麥所含的必需氨基酸中的賴氨酸含量高而蛋氨酸的含量低,氨基酸模式可以與主要的穀物(如小麥、玉米、大米的賴氨酸含量較低)互補。

蕎麥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澱粉。因為顆粒較細小,所以和其他穀類相比,具有容易煮熟、容易消化、容易加工的特點。

蕎麥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其含量是一般精製大米的10倍;蕎麥含有的鐵、錳、鋅等微量元素也比一般穀物豐富。

B族維生素、維生素E、鉻、磷、鈣、鐵、賴氨酸、氨基酸、脂肪酸、亞油酸、煙鹼酸、煙酸、蘆丁等 。

藥用

性味:甘,涼。

①《千金·食治》;味酸,微寒,無毒。

②《嘉祐本草》:味甘,平寒,無毒。

③《隨息居飲食譜》:甘,溫。

歸經:入脾、胃、大腸經。

①《得配本草》:入足大陰、陽明經。

②《本草求真》:入腸、胃。

③《本草再新》:入脾、肺二經。

功能主治

開胃寬腸,下氣消積。治絞腸痧,腸胃積滯,慢性泄瀉,噤口痢疾,赤游丹毒,癰疽發背,瘰癧,湯火灼傷。

①孟詵:實腸胃,益氣力,續精神,能煉五臟滓穢。

②《綱目》:降氣寬腸,磨積滯,消熱腫風痛,除白濁白帶,脾積泄瀉。

③《本草備要》:解酒積。

④《安徽藥材》:治淋病。

⑤《中國藥植圖鑑》:可收斂冷汗。

用法用量

內服:入丸、散。外用:研末摻或調敷。

藥理作用

降壓作用 以含蕎麥粉的飼料飼養大鼠4星期,血壓有輕度下降。本品對血管緊張素轉化酶(ACE)有強大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可能是耐熱的低分子物質。從蕎麥種子核心部分提取的一種三肽,對ACE的IC50;,為12.7μmol/L,實驗表明對自發性高血壓大鼠(SHR)有抗高血壓作用。

對血脂和血糖的影響 志願者吃蕎麥粉4星期,使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總膽固醇的比值明顯增加,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極低密度脂蛋白-三酸甘油、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明顯降低,並使血糖降低,口服葡萄糖的耐受能力改善。以含蕎麥粉的飼料飼養4星期的大鼠,對葡萄糖的耐受能力也提高,並在葡萄糖負荷後1h,胰島素的利用速度加快。高脂飲食兔服用蕎麥提取物12星期後,可輕微降低血中丙二醛(MDA)濃度,但顯着增加肝中抗壞血酸自由基的含量並伴隨血中β-脂蛋白水平和肝中膽固醇和三酰甘油濃度的降低,血中苯乙酸睾丸素也同時增加,作用遠遠強於芸香甙。

其他作用

從乾燥蕎麥種子提取的胰蛋白酶抑制劑(TI)共有3種(TI1、TI2和TI4),除對胰蛋白酶有抑制作用外,TI1和TI2。對糜蛋白酶尚有一定抑制作用。此外,這些TI對互生鏈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孢子有萌發及菌絲體生長也有抑制作用。蕎麥花粉的水提取液具有和硫酸亞鐵相似的抗缺鐵性貧血作用,飲用水提取液35d的大鼠,生長發育良好,主要臟器未見損害。

相關視頻

蕎麥麵香得很

蕎麥麵包配方

參考資料

  1. 蕎麥 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 ,植物智 2019-12-19
  2. 蕎麥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 360搜索 2017-09-06
  3. 黑苦蕎麥的功效與作用 , 快資訊 2017-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