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莫里斯•斯特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莫里斯•斯特朗
本名 Maurice Frederick Strong
出生 1929年(不详)
加拿大
逝世 (2015-11-28)2015年11月28日
国籍 加拿大
职业 联合国副秘书长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创始人及首任执行董事
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的副主席
世界基督教青年会联盟主席
世界银行总裁高级顾问及管理委员会委员
奖项 54个荣誉博士学位
世界环保教父
加拿大勋爵士团爵士
瑞士皇家北极星勋爵士
巴西国家南十字座勋爵士
美国国家科学院授予的最高荣誉公共福利奖章
获得了Tyler(泰勒)环境奖章
蓝色星球奖章

莫里斯·斯特朗 (Maurice Frederick Strong),1929年出生于加拿大,1972年至今曾8次当选联合国副秘书长,筹办联合国第一届"地球峰会",参与制订了著名的《地球宪章》,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创始人及首任署长,跨越于经济、环保、政府、国际组织等多个领域,被授予了54个荣誉博士学位,是中国环保意识的启蒙,他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地球工作者”,中国环保领域的“白求恩”,“世界环保教父”等称号。他在经济、政府及国际组织领域有着三十多年的高层管理经验。与其姑姑、著名的进步作家安娜一样,莫里斯·斯特朗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如今定居北京[1]

辞世

斯特朗先生,于2015年11月27日在渥太华辞世,享年86岁。 斯特朗先生是世界环境事业的奠基人,保护地球之父,晚年主要时间在中国度过,是中国人民的良师益友。他不仅是全球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事业的推动者和缔造者,也是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众多非政府组织(NG0)的重要导师。他将毕生力量和智慧贡献给了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事业,他所推动的全球环境治理事业和他所代表的“地球工作者”精神,令万人敬仰。斯特朗先生生前一直全力支持中国绿发会的工作。老先生晚年与绿会秘书长周晋峰博士长达十几年的情谊,一直为周博士所惦念和缅怀。老先生对中国环保事业的贡献、对周博士的教诲和启发,成为我们可以分享的永远回忆。[2]

21世纪环境行动纲领”(Agenda21)

这位20世纪最伟大的环境领袖,曾经领导了许多历史性的可持续发展倡议,包括1992年里约地球高峰会议(Rio Earth Summit),及该峰会成果“21世纪环境行动纲领”(Agenda21)的框架。

作家爱默生曾经说过,“历史就是人物传记”(History is biography)。或许,这句话正好预见了莫里斯·斯特朗光辉一生。莫里斯·斯特朗这位睿智的伟人,在很多领域都为今天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铺垫了基石,如:联合国体系、世界银行世界经济论坛、地球会议以及很多公共机构和私营部门实体。包括今天称之为“旅游”(旅行和观光)的行业,他也投入巨大的热情,曾一再呼吁要关注旅游的可持续变革,并在该领域产生深远影响。[3]

洛克菲勒基金会受托人

联合国前任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创始人及首任执行董事、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的副主席、世界基督教青年会联盟主席、世界银行总裁高级顾问及管理委员会委员莫里斯·斯特朗, 1971年创办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并任首任执行董事的莫里斯·斯特朗(MauriceStrong)亦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受托人。

抛弃黑色文明,致力绿色文明

黑色文明和绿色文明这两种模式的区别很明显,在第一个模式中,生产者对环境、人体健康,乃至整个自然生态都造成了很严重的危害,是不可持续的,所以黑色文明的模式只能是最后给人类带来灾难,之所以把它叫做黑色文明,也就是说人类未来也将是一片黑暗,没有生存的希望。但在绿色文明的模式中,它不仅仅是一个环境的模式,实际上是一种经济效率模式,即人们使用资源的效率,换言之是要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可以说,这不是一种选择,而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必须要走的一条路。因为黑色文明只能给我们带来黑暗的未来,而绿色文明给我们带来的将是非常光明的前景。

可持续发展不是可做可不做的,是中国的唯一选择。[4]

人物事略

亲近和谐 绿色自然 斯特朗是真正的“地球工作者”。他还到北极,与爱斯基摩人住在一起,在地球上最严酷的环境中生活。没有柴火,只有野生动物可以吃,住在雪房子里。但是人们仍然很幸福,能够生存下去。为什么呢?斯特朗向世人揭示了他探求的奥秘,“因为自然虽然可以毁掉他们,但是他们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确实是极其重要的,我们不能蔑视它,不能破坏它,我们必须尊重自然,与它和平相处,用切实可行的方式相处。” 斯特朗先生一生都在为人类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而工作着,他亲近自然,聆听自然脉搏的他说:“我用毕生的经历改变人们的环境意识,但是现在我致力于寻找解决问跳动,与自然和谐相处。

享受童年 绿色梦想

莫里斯·斯特朗1929年出生于加拿大马尼托巴省橡树湖畔的一个风景优美的小村庄里。斯特朗先生说:“我们必须和自然和谐相处,因为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还要担负起特殊的责任,因为我们对自然进程的干涉比地球上曾经出现的任何物种要多得多。当我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坦白地说我经常逃学,跑到大自然里去玩。由此我对环境产生了兴趣。”家乡优美的环境和童年时光的是贫困的生活,让他萌生了三个童年梦想。这三个梦想分别是帮助穷人摆脱贫困、贴近自然和维护和平。后来他一生都致力于这三个梦想的实现,并且成果显著。

团结友善 绿色交际

斯特朗先生在毕生的工作中体现的团结友爱精神,是一种典型的绿色交际。他作为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的秘书长,通过他的努力,在国际形势极其复杂的情况下,第一届环境大会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成功召开,共有113个国家和一些国际机构的13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将全球环境问题第一次正式提到国际议事日程上来。斯特朗对中国周恩来总理组织的高级别的团队出席会议,尤其钦佩。会议期中国间,以曲格平为代表的中国代表团得到了斯特朗的支持和帮助。每天早晨见到中国曲格平的时候,都会详细介绍当天的会议议程,并把注意事项都写下来。当回忆这些故事的时候,斯特朗面带微笑,“我还向他提出我的想法,后来他们接受了他的建议。我和中国代表团成员关系非常好。”

暮年神采 绿色心态

北京初秋的9月,在12月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到来前夕,斯特朗先生在他得北京办公室接受了《中国绿色画报》常务副社长桂振华博士的独家专访。年近八十高龄的斯特朗先生神采熠熠,目光睿智,言谈举止间充满着年轻人般的思维与活力。斯特朗先生为环保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符合倡导绿色生活、传播绿色经济、推动绿色文明的办刊宗旨,当被桂振华博士邀请做画报封面人物的时候,斯特朗先生幽默地“拒绝”:“我不是漂亮女孩,你应该找漂亮女孩做封面人物。”耄耋之年的老先生风趣的话语,顿时使他的绿色心态流露出来,让人对暮年神采大为赞叹。

直公允 绿色文明

斯特朗一直是一个敢于直言和敢于挑战发达国家面对环境问题的逃避、推诿的可爱可敬的形象。在世博会的主题论坛上,作为来自发达国家里的一员,斯特朗接受记者的访问时,直言不讳自己对发达国家的看法,表示很多发达国家垄断环保技术的做法“令人失望”。他认为那些国家是环境现状的制造者,也拥有最先进的环保节能技术,他们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转让。并呼吁全世界人民都应该对他们的“不作为”进行督促。同时他坦承中国也有责任,但是中国不是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责任人。他正直公允的言论,在某种程度上纠正了发达国家的傲慢与偏见,也给予发展中国家以极大的鼓舞。

科学严谨 绿色发展

斯特朗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在他的人生生涯中,思考探究的精神紧密相随。一次参加国际金融论坛,在听完总干事做的发言之后,他争锋相对,提出质疑。他对于干事说的“应该回到正常状态”表示反对。什么是正常的状况?他尖锐地提出问题,认为正是“正常状况”产生危机,不能回到过去的做法,要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改革中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倡导科学的发展模式,强调“黑色文明”与“绿色文明”两种模式的区别:黑色文明中的生产者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了很严重的危害,所以不能再继续下去;而“绿色文明”模式中,放弃经济的发展,但是同时会考虑到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注重于如何有效地运用我们现有的资源,同时为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承担一定的责任。他认为实现从“黑色文明”到“绿色文明”的转变,不是一种选择,而是必须要做的,必须要走的一条路。

从我做起 绿色经济

在奥运会前,通往首都机场的轻轨建成后,莫里斯立即通知助手,他今后去机场一律搭乘轻轨而非轿车。他得三名助理纷纷劝阻他,因为他年事已高,腿脚不便,平日走路比一般人花费多一倍的时间,乘坐轻轨可能不安全。然后,斯特朗却相当坚持,认为这样可以减少北京城市交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这位中国环保意识的启蒙者斯特朗晚年长住北京。在“面对世界金融危机——中国商界领袖圆桌会”的商业会议上,也能看到把毕生精力用于环境保护事业的老人。记者非常好奇。斯特朗告诉记者,他一直认为只有通过商业的参与,才能真正实现环保,近几年,他把工作重心移至北京,帮助中国企业在节能减排的同时,也关注环保产生的经济收益。环保,从我做起,把经济运营也做成环保的事业。这就是这位环保巨人的绿色观念。

视频

莫里斯·斯特朗:帮助中国就是帮助世界的未来


大师对话:莫里斯·斯特朗VS杨志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