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华盛顿堡攻城战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华盛顿堡攻城战
图片来自revolutionarywarjournal.com

华盛顿堡攻城战Battle of Fort Washington),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英国美国之间的一场战斗,发生于1776年11月16日。

简介

英军在白原战役取胜后,北美英军总司令威廉·何奥未有北上追击大陆军,而是调头向南,将驻守曼哈顿华盛顿堡(Fort Washington)的3,000名大陆军包围。

至于大陆军总司令乔治·华盛顿则再次犯下战略错误。他先将主力部队留守白原市以北的山地,自己只带著2,000人到华盛顿堡对岸的李堡(Fort Lee)增援;华盛顿亦没有及时撤走华盛顿堡的士兵,更相信寡不敌众的大陆军能够死守。结果,何奥在获得降兵提供的情报后,于11月16日向华盛顿堡发动三面夹攻,轻易将堡垒包围,并迫使华盛顿堡全军投降。

华盛顿堡攻城战后,何奥随即派查尔斯·康沃利斯渡过哈德逊河,追击兵力薄弱的华盛顿。结果华盛顿在11月20日带著3,500名士兵,慌忙撤离李堡,遗下大量武器、补给以及建造工具。随后一个月,华盛顿向新泽西州南部艰苦撤退,士兵不断脱逃,而大陆议会也在休会后逃离费城,迁移至巴尔的摩美国革命因此陷入覆灭边缘。要到华盛顿在12月26日于特伦顿战役取胜,革命才起死回生。

事件背景

华盛顿堡 (Fort Washington)及李堡 (Fort Lee)(后来更名李堡)两座要塞,是华盛顿在长岛会战前派人所建造。这两座堡垒分别位于纽约州新泽西州哈德逊河河岸,身处峭壁顶峰,目的是阻止英国军舰溯河而上,绕道攻击曼哈顿岛背面。

1776年10月,北美英军总司令威廉·何奥委派珀西伯爵的部队留守南曼哈顿后,在曼哈顿东北面的布朗克斯登陆,试图从北方包围曼哈顿岛。不过,何奥在沛尔岬之战受到民兵拖延,令乔治·华盛顿及时带兵北上防守,双方最后在10月底引发白原战役

在这段时间,大陆军曾经有数次机会撤离华盛顿堡。10月9日,英军派出军舰闯入哈德逊河,轻易冲过大陆军设下的障碍,然后与华盛顿堡及宪法堡交火。虽然英军舰艇受损不轻,但华盛顿堡却无法阻止英军船舰进出,已经失去预期作用。不过,华盛顿仍听从弥敦内尔·格连的建议,没有打算撤离。

当华盛顿在10月中北上白原市时,大陆军再次为华盛顿堡的去留举行军事会议,结果以大比数议决留守,由格连的1,000名士兵继续驻防。

白原战役结束后,何奥在11月5日调头南下,直指华盛顿堡。虽然华盛顿堡的驻军已经增加至3,000人,但华盛顿眼见英军势大,也倾向放弃华盛顿堡,将决定权交给格连。由于格连与守将罗拔·麦高上校两人,都相信华盛顿堡可以死守至12月,结果两人都选择留守。

11月10日,华盛顿再次分兵,自己带著2,000人横过哈德逊河,并在13日抵达李堡;[[查理斯·李 (Charles Lee)少将指挥主力7,000人,随时应付英军深入新英格兰地区;至于威廉·海夫(William Heath)则带著馀下3,000人,防守皮斯基尔市的哈德逊河高地。

何奥的大军在11月15日迫近曼哈顿岛,并派人向华盛顿堡下达最后通谍,要求麦高即时投降,但被麦高拒绝。麦高在10月27日曾经击退哈德逊河的英国军舰,又在11月初数次击退英军的前哨部队,使他对防守充满自信。

不过,华盛顿堡的城墙以泥土建造,并非固不可攻;堡垒面积狭小,又无法容纳3,000名士兵死守,以至麦高要在哈林高地各处兴建军营。故此,华盛顿堡的存亡,便有赖城堡以外的多重防线。

华盛顿堡座落于今日的华盛顿高地南端,高地西面为哈德逊河,另外三面是河溪谷地。大陆军在高地北面的峭壁设置炮台,看守英皇桥(King's Bridge)通往南方的道路。河溪谷地东面是月桂山(Laurel Hill),大陆军在东北及东南面设置了两度防线,防止英军由哈林河的峭壁登陆。两座山地之南为哈林高地,建有莫里斯-瑞梅尔大宅(Morris House),该处是曼哈顿岛的高点,可同时瞭望各方,一直被华盛顿用作指挥部。大陆军在哈林高地共设有三道防线及多座炮台,以抵挡英军的正面进攻。

然而,何奥对大陆军的布防却是了如指掌。何奥南下曼哈顿后,制订了三面夹攻的方案。

首先,何奥准许威廉·冯·克尼普豪森的请缨,派4,000名黑森士兵担任攻城主力,由华盛顿高地北面的峭壁进攻;

第二,爱德华·马修(Edward Mathew)及查尔斯·康沃利斯两名将军,各自带领一个旅的兵力,乘坐平底船横过哈林河,抢攻月桂山东北面的防线;

第三,汤马斯·史特灵(Thomas Stirling)上校带领第42步兵军团(别称黑卫队,Black Watch)的800名苏格兰高地士兵,佯攻月桂山东南面的防线;

最后,珀西伯爵带领3,000名英国及黑森士兵,由西面两路进攻,等待黑卫队发动佯攻后,再向哈林高地的大陆军防线推进。何奥总共投入8,000人作战,比大陆军的总人数超出两倍有多。

正式交战

11月15日半夜,英国舰艇在漆黑中驶进东河,并在16日凌晨先将克尼普豪森的黑森士兵运往曼哈顿岛。黑森士兵兵分两路:约翰·拉尔上校带领一支部队,登上道路旁边的山地,而克尼普豪森则沿山下的沼泽河溪前进。不过,英军却对潮水退没有准备。当黑森士兵抵达华盛顿高地前方、预备摸黑攀山之际,马修及康沃利斯的军队却未能渡河。黑森士兵只好向后撤退待命。

大陆军对黑森士兵的动向毫不知情。15日下午,麦高拒降的消息送抵华盛顿的营帐。当时华盛顿正在哈肯萨克视察,赶忙回到李堡商讨对策。华盛顿回到李堡时,天色早已入黑,而格连及以色列·普特南已经乘坐划艇,到华盛顿堡与麦高会面。当华盛顿也乘坐小艇追上时,刚好在哈德逊河中央遇到两人回程。格连及普特南回报,称守军士气高昂,有信心可以守住攻势,三人随后返回李堡。

11月16日早上,华盛顿与格连、普特南及好友休·梅沙(Hugh Mercer)准将,再次乘船前往华盛顿堡。当四人登陆不久,山地四周传来炮声,英军开始进攻。

在早上7时,康沃利斯的军队向月桂山开炮;珀西伯爵向哈林高地前沿的火炮开火;而英国皇家海军军舰珍珠号(HMS Pearl)也向华盛顿堡开炮。华盛顿四人在惊慌之下,逃到莫里斯大宅外的山顶躲避。

中午时分,潮水开治上涨,马修、康沃利斯及黑卫队士兵随即登舰,横越哈林河;而克尼普豪森则下令黑森军队向前推进。拉尔的部队攀上峭壁,登上华盛顿高地,起初没有遭到大陆军反抗。接著拉尔分别下令后方士兵攀山,同时将大炮搬上华盛顿高地的对头山丘,然后向高地开火;至于克尼普豪森则沿华盛顿高地下方的沼泽推进,打算直接攻打堡垒。然而拉尔的士兵在高地推进不久,便遭到驻守的250名马利兰及维珍尼亚州步兵军(|Maryland and Virginia Rifle Regiment)士兵于树林埋伏射击,双方猛烈交火。黑森士兵首两轮攻势都被击退。

另一方面,珀西伯爵的军队在中午时分抵达哈林高地外围,并等待史特灵的佯攻部队进攻。不久,史特灵的黑卫队在月桂山东南面登陆,并寻找通道攀上峭壁。驻守哈林高地的军官林伯特·卡华拉达(Lambert Cadwalader)闻讯,先派50名士兵到该处防守;当大陆军因寡不敌众而被黑卫队击退后,卡华拉达再派出100人增援。这支援军一度在山头列阵,向渡河的英军射击,造成严重伤亡。不过当黑卫队攀上峭壁后,很快便将大陆军击溃。

珀西伯爵听到月桂山的枪声后,知道佯攻已在进行,下令发动总攻。珀西伯爵将黑森士兵编入左翼,而英国士兵则编入右翼,两路士兵向大陆军防线发炮冲锋。由于大陆军寡不敌众,很快便撤退到第二道防线。华盛顿等四名将军,看到英军加速迫近,只好逃离莫里斯大宅。华盛顿四人离开仅15分钟,英军已经攻破第三道防线,抵达莫里斯大宅,而大陆军则向华盛顿堡逃去。<

当大陆军的东面及南面防线崩溃之际,北面防线亦已告急。马利兰及维珍尼亚士兵开始卡弹,部分士兵只能将巨石推下山崖攻击。

当黑森士兵成功登山,而开始与大陆军接战之时,大陆军的阵线开始崩溃,只好逃回华盛顿堡。在这段攻势中,玛嘉烈·柯宾(Margaret Corbin)在丈夫中弹身亡后,接力为火炮装填上弹,最后被黑森士兵射伤断臂,其事迹备受广传。柯宾后来被黑森士兵释放,返回宾夕法尼亚州

此外,拉尔的黑森士兵因为伤亡严重,报复心切,一度向华盛顿堡冲锋。

当大陆军退守城堡后,拉尔派人要求麦高投降,并且只给予半小时考虑。麦高在下午3时宣布投降。下午4时,大陆军走出堡垒解除武装,而英国旗帜则在华盛顿堡升起。

事件后续影响

英军方面

华盛顿堡攻城战后,何奥随即派康沃利斯带4,000人渡过哈德逊河,追击兵力薄弱的华盛顿。康沃利斯仍在19日于克洛斯特 (Closter)登陆,并攀上峭壁,然后向南攻打李堡。当时华盛顿正在哈肯萨克,得知英军登陆后,急忙赶回李堡,下令全军撤走。20日早上,华盛顿带著3,500名士兵,仓促撤离李堡,再次遗下大量武器、补给以及建造工具。当康沃利斯抵达时,大陆军煮食早餐的炉火尚未熄灭,部分宿醉未醒的大陆士兵也因此被俘。

何奥在攻陷华盛顿堡后,于11月30日颁布另一次特赦令,要求美洲居民在60日内向英皇及国会宣誓效忠。这次特赦令大受欢迎,新泽西州的居民更争相到英国军营宣誓。

另外,何奥又派亨利·克林顿占领罗德岛州纽波特,以供海军舰艇于冬季停泊。克林顿虽认为追击华盛顿才是首要任务,但他仍领兵出发,并安全抵达纽波特,获得该处贵格会的会员欢迎。对英军而言,殖民地的叛乱已即将结束。

大陆军方面

华盛顿堡攻城战几乎成为致命一击。逃离李堡后,华盛顿带著欠缺衣服鞋袜的士兵,于寒冬及暴雨中向新泽西州南部撤退。行军期间,部队士兵不断脱逃,而且民兵服役年限又将在新年届满,使大陆军面临全盘瓦解之虞。

另外,华盛顿的领导才能也再次受到质疑。华盛顿也无法向声望较高的李下达命令,只能“请求”他带兵南下,而李更刻意缓慢行军。最后,由于英军势大,大陆议会在休会后逃离费城,迁移至巴尔的摩。种种迹象,均显示革命已经覆灭在即。不过,华盛顿在12月26日于特伦顿战役取胜,使革命起死回生。

参考资料

  • 《Washington's Crossing》、author== David Hackett Fischer、publish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isbn=978-0-19-518159-3、2006
  • 《The Winter Soldiers: The Battles for Trenton and Princeton》、author== Richard Ketchum、publisher= Holt Paperbacks; 1st Owl books ed edition、isbn=0-8050-6098-7、1999
  • 《General George Washington》、author== Edward Lengel、publisher= Random House Paperbacks、|isbn=0-8129-6950-2、2005
  • 《1776》、author== David McCullough、publisher= Simon and Schuster、isbn=978-0-7432-2671-4、2005
  • 《The War of American Independence: 1775-1783》、author== Richard Middleton、publisher=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isbn=978-0-582-22942-6、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