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萨玉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萨玉衡
圖片來自技点网

萨玉衡字葱如,号檀河,今福州市区人清乾隆五十一年举人,为清代诗人、藏书家。

基本信息

本名:萨玉衡

出生地:闽县(今福州市区

性别:男

主要作品:《全闽诗话》《五代诗话》、《金渊客话》

字号:葱如

所处时代:清乾隆

人物简介

萨玉衡(1758~1822年),字葱如,号檀河,闽县(今 福州市区)人。清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举人,授 陕西 旬阳知县,改知 三水、白水、 榆林、 米脂等县,后任 绥德知州、榆林知府。时 白莲教义军由陕入川,抢渡 嘉陵江,总督坐失战机,他被连坐论死。幸同乡 龚景瀚极力营救得免。释归后,纵怀诗酒,著述颇丰。

著述

萨玉衡工诗,能自辟蹊径,为清闽派诗人中“足以震扬一代”者。著有《经史汇考》《小檀弓》《傅子补遗》,并续成郑荔乡《全闽诗话》、《五代诗话》、《金渊客话》《曲江杂录》等,惜毁于火未传。有《白华楼诗钞》4卷、《白华楼焚余稿》1卷及与其侄萨龙光合注 萨都剌《 雁门集》传世。《清史稿·文苑》有传。

藏书

萨玉衡家多藏书,以购书为乐,有书癖,这点可从同时代人的往来书信中得知。林芳春撰《萨檀河先生五十寿序》云:“……今先生拥书万卷,不啻南面百城……”,又陈若霖与陈寿祺书:“檀河在暑数月,又添购书籍百余种,支阝海端节到浙后,仍寓敝斋,以购书为乐,公余之暇,促膝谈心,颇不寂寥。”足证其好书之癖矣。陈上彤在《白华楼诗钞》跋中载:“舅氏家藏书不下一万余卷,穷日夜披阅,暇则著录以为常。”藏书印有“玉衡”等。后藏书及其著作大部分都毁于火。《白华楼附录跋》也载:“檀河公读书破万卷,交游遍海内,各种著作一毁于火,而传世者仅为《白华楼》一集。”[1]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