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萨赫勒

增加 466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萨赫勒.jpg|350px|缩略图|右|[http://n1.itc.cn/img8/wb/smccloud/2015/07/08/143634104988750142.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1871702_115720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萨赫勒 ''' [[ 非洲 ]] 北部 [[ 撒哈拉沙漠 ]] 和中部 [[ 苏丹草原 ]] 地区之间的一条总长超过5,400公里、最宽可达1,000公里的地带,从非洲以西的 [[ 大西洋 ]] 伸延到东部的埃塞俄比亚高原,横跨塞内加尔、 [[ 毛里塔尼亚 ]] 、马里、布基纳法索、阿尔及利亚南端、尼日尔、尼日利亚、乍得、苏丹共和国、南苏丹、厄立特里亚、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北端与 [[ 埃塞俄比亚 ]] 北端等至少14个国家。一说萨赫勒亦包含埃塞俄比亚中南部和 [[ 索马里 ]] 境内,甚至是肯亚的大部分地区。有人说这里是班图人发源地 <ref>[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1800337-1.shtml 世界古代民族——班图人 ],天涯社区,2017-08-27 </ref>
萨赫勒是 [[ 半干旱 ]] 的草原地区,具有从典型的 [[ 热带草原 ]] 向撒哈拉沙漠过渡的地理特点,年 [[ 降水量 ]] 约为200至600毫米,居民多从事农牧业。
===地理==
萨赫勒地带西起 [[ 大西洋 ]] ,东抵 [[ 红海 ]] ,自塞内加尔北部和毛里塔尼亚南部、东经马里中部、布基纳法索北部、尼日尔南部,直到乍得中部。该地带的地形为波状起伏的高原,气候干热,年平均气温约27℃左右,年降水量从南部的600毫米递减至北部沙漠边缘地区200毫米,干湿季变化明显。
萨赫勒地带 [[ 植被 ]] 种类少,多为低矮小叶、硬叶有刺灌木和稀疏草丛,多呈半荒漠景象。河谷地带有少量棕榈和金合欢树。土壤为沙质土、红棕壤和石质土。畜牧业以骆驼、牛、山羊、绵羊等为主。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的活动,这里已成为黄沙漫漫的不毛之地,萨赫勒地带亦沦落为世界上最贫瘠的地区。在1985年和1986年,萨赫勒地区有100多万人死于饥饿和疾病 <ref>[http://www.chinanews.com/gj/2012/09-29/4222275.shtml 萨赫勒地区饥荒与混乱形势不乐观 陷入恶性循环 ],中新网,2012-09-29</ref>
== 资源==
萨赫勒荒寂的土地下面蕴藏着丰富的资源。石油储量为99亿吨, [[ 天然气 ]] 储量达5万亿立方米, [[ ]] [[ ]] [[ ]] 、铅、钛、铀、 [[ 金刚石 ]] [[ 白金 ]] 、锡等储量也十分丰富。
== 生物==
萨赫勒地带主要是草原、疏林草原、 [[ 灌木 ]] 和林地等。在萨赫勒地区的北部,荒漠灌木草原和稀树 [[ 草原 ]] 交替。
萨赫勒地区的 [[ 哺乳动物 ]] ,包括弯角剑羚、 [[ 苍羚 ]] 、小鹿瞪羚和红瞪羚,以及与大型食肉动物,如非洲 [[ 野狗 ]] [[ 猎豹 ]] ,狮子。较大的品种已在数量上大大减少。过度的捕猎和牲畜的竞争,使得多种物种濒危灭绝。
萨赫勒地区季节性湿地是 [[ 候鸟 ]] 在非洲和欧亚飞行的重要路线。
== 人文==
该地带主要是干草原 [[ 植被 ]] ,植物稀少,以草本为主,群落结构简单。在传统上,这里基本上是牧区,以富拉尼人和图阿雷格人为主的 [[ 民族 ]] 祖祖辈辈在此进行牛羊游牧活动。
== 沙漠化==
萨赫勒地区是超过6000万人的家园,并且已经成为了“干旱”的代名词,仅在过去100年间,这一地区就经历了3 次毁灭性的干旱。第一次从1910年持续到1916年;第二次从1941到1945年;1968-1973年期间,这个地带发生了严重的 [[ 气候 ]] 干旱,雨量大幅度减少。大旱触发了严重的荒漠化,大片牧场植被遭受破坏,原来被植被固定的沙丘普遍活动,形成地表风蚀斑块或流动沙丘。
西非萨赫勒地带200万牧民的牲畜损失一半左右, [[ 农业 ]] 基本没有收成。 [[ 农牧业 ]] 的严重破坏使广大的牧民和农民大量流入城市或逃到南方难民营。由于荒漠化和饥荒,估计这一时期至少饿死10-25万人。
==视频==
==参考文献==
 
[[Category:760 非洲史地總論]]
36,20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