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万州长江三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万州长江三桥

图片来自人民网

基本资料

类型    斜拉桥

全长    2,120公尺(6,955英尺)

宽度    36公尺(118英尺)

高度    248.12公尺(814英尺)

最大跨度  730公尺(2,395英尺)

行车时速  60公里/小时

开工日期  2012年1月15日

通车日期  2019年5月30日

万州长江三桥为双向六车道,设计行车时速60公里,南北两岸分别建设互通立交[1],是连接龙宝片区江南新区,桥梁主线总长约2.12公里,设计桥型为双塔混合梁斜拉桥,北岸主塔高208.2米,主跨730米,是三峡库区内最大跨径的斜拉桥。由于两岸交通疏解空间狭小,万州长江三桥首次采用了主跨两侧双索面、锚跨中央索面的非对称拉索布置形式,既满足了结构受力,又解决了两岸立交布置的问题,是斜拉桥建设领域的又一创新成果。

建设历程

  • 2004年,万州长江三桥被纳入国家《长江干流桥梁(隧道)建设规划》。[2]
  • 2005年,万州区江南新区开始筹建万州长江三桥,当时规划项目位于长江南岸江万船厂附近至北岸原东方制药厂附近,桥长1.4142公里,桥面宽度:2.75米(人行道)+15米(四车道公路)+2.75米(人行道)+桥梁构造所需宽度(主桥),桥型方案为:9×40米简支T梁+(160+360+160)米斜拉桥+9×40m简支T梁,总投资4.7亿元。[3]
  • 2010年5月17日,万州长江三桥被纳入《关于加快把万州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决定》重点支持项目。
  • 2010年7月14日,重庆市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万州长江三桥前期工作。
  • 2010年7月26日,万州长江三桥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和项目部成立,标志着长江三桥建设前期工作正式启动。
  • 2011年12月31日,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万州长江三桥立项建设。
  • 2012年1月15日,万州长江三桥正式开工建设。
  • 2012年4月5日,万州长江三桥正式获得重庆市发改委工程可行性研究批复。[4]
  • 2012年6月,万州长江三桥通过初步设计审查。
  • 2013年4月12日,万州长江三桥施工图设计通过审查。
  • 2014年4月1日,万州长江三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通过审查。
  • 2014年5月,万州长江三桥南岸接线基本完工。
  • 2019年5月30日,大桥正式竣工通车。

技术及殊荣

万州长江三桥北岸位于城市繁华地段,跨越车水马龙的北滨大道和船舶航运频繁的长江主航道,交通组织管理干扰大,加之桥梁结构设计独特,地质环境特殊,施工工艺复杂,给项目建设带来了诸多重大挑战。

面对巨大压力,中交路建项目团队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组织力量开展技术攻关,综合采用“基岩深基坑无爆破快速施工技术”、“主塔夜间施工视觉警示识别系统”、“超深回填区大孔隙率地层桩基施工技术”、“索塔区环向预应力平行钢丝镦头锚成套施工技术”和“可移动式墩身施工防护平台”等先进技术手段,既充分满足了安全环保防护的高要求,又确保了工程质量的高标准,全部233根基桩均为Ⅰ类桩﹔索塔区环向预应力平行钢丝下料精度达到1/3000,均在1.5毫米以内﹔墩头直径精度达到0.1毫米﹔索导管安装精度5毫米。

为确保大桥安全质量第一,中交路建项目团队立足管理实际,创新思路,全力推行“无缝链接式”管理,定时、定岗、定责任,做到哪里有施工点,哪里就有安全质量管理,不留缝隙,不留盲点。项目团队多次被业主授予“安全一等奖”、“优秀项目经理部”、“年度安全管理先进单位”等殊荣。大桥建成后,不仅将“新兴”城区——万州江南新区与万州主城跨江相连,还可将万州机场、达万铁路及长江水运连为一体,充分发挥城市快速、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功能。[5]

贡献

长江三桥与已建成的万州长江大桥、万州长江二桥,同期立项批准建设的驸马长江大桥,构成万州城市多重交通环线,共同承担跨江交通重担。这对完善万州交通路网结构,解决跨江交通瓶颈,打造库区综合交通枢纽、增强周边区域经济联系、加快重庆第二大城市建设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万州长江三桥是连线万州主城区和万州江南新区的城市交通枢纽,该工程建成后可将万州机场达万铁路及长江水运连为一体,发挥城市快速、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功能,可以迅速提升新区土地价格,突出新区商业口岸的重要性。

该桥正在建设中。建成后,桥头(南岸)土地将迅速升值,日均车流量将超过2万台次。

视频

万州长江三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