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董其昌

增加 3,351 位元組, 4 年前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董其昌
| 图像 = [[File:董其昌.jpg|缩略图|居中||center|[https://p1.ssl.qhmsg.com/t01e49e1f1067f68ff6.jpg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com/doc/5415569-5653714.html 来360网]]]
| 出生日期 = 1555~~1636
| 出生地点 = 河南登封 [[上海市]]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著名书画家
| 代表作品 = 《 [[ 画禅室随笔 ]] 》《 [[ 容台文集 ]] 》《戏鸿堂帖》
}}
'''董其昌'''(1555.2.10-1636.10.26),字'''玄宰''',号'''思白''',别号'''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明朝]]后期大臣,著名书画家。<ref>[http://news.pku.edu.cn/xycf/2018-01/16/content_301031.htm 引碑入草开创者李志敏书法评传 .北京大学官网.2018-01-16[引用日期2018-01-17]]<big/ref> <ref>[https://cul.qq.com/a/20150612/025872.htm 董其昌:画家还是流氓政客 .腾讯 文化[引用日期2015-07-12]]</bigref>''==生平事迹==[[万历]]十七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崇祯]]九年,卒,赐谥"文敏"。故董其昌又被称为[[董文敏]]。
[[File:董其昌2.jpg|缩略图|左|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别号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明朝后期大臣,著名书 ]]
万历十七年 董其昌擅画山水 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 进士 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 授翰林院编修 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 官至 倡" 京礼部尚书。崇祯九年 北宗"论 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 赐谥兼有" 文敏颜骨赵姿" 之美。<ref>[http://art.people.com.cn/n/2014/1126/c206244-26094842.html 两面董其昌:揭秘最见不得人的肮脏一面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5-07-11]]</ref><ref>《明史·董其昌传》​:督湖广学政,不徇请嘱,为势家所怨,嗾生儒数百人鼓噪,毁其公署 </ref>
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 北京大学 ]] 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 [[ 李志敏 ]] 评价:"董其昌主张学古变古,但在书法神韵问题上的迷信观念,却比古人尤有过之"。 存世作品有《岩居图》 <ref>[https://baike.so.com/doc/912223-964198.html 明董其昌秋兴八景图册] </ref> 《昼锦堂图》《白居易琵琶行》《草书诗册》《烟江叠嶂图跋》等。 著有 <ref>[https://baike.so.com/doc/5767494-5980264.html 画禅室随笔] </ref> 《容台文集》《戏鸿堂帖》(刻帖)等。[[File:董其昌4.jpg|缩略图|左|董其昌:董其昌书法艺术欣赏。]]=== 主要作品 ===《岩居图》《秋兴八景图》《昼锦堂图》等。<ref>《明史》:董其昌,字玄宰,松江华亭人。举万历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礼部侍郎田一俊以教习卒官,其昌请假,走数千里,护其丧归葬。迁授编修。皇长子出阁,充讲官,因事启沃,皇长子每目属之。坐失执政意,出为湖广副使,移疾归。起故官,督湖广学政,不徇请嘱,为势家所怨,嗾生儒数百人鼓噪,毁其公署。其昌即拜疏求去,帝不许,而令所司按治,其昌卒谢事旭。起山东副使、登莱兵备、河南参政,并不赴。</ref><ref>《节寰袁公行状》:呜呼哀哉!念其昌与公(袁可立)同举于兰阳陆宗伯(陆树声)先生之门。……虽天涯契阔,合并恒难。要以风义交情,皎如白日,知公者宜莫如昌。</ref>
=== 基本信息 主要成就 ===本名[[File: 董其昌5.jpg|缩略图|左| 董其昌别称 : 文敏字号:其昌绘画艺术欣赏。]]字: 玄宰 "华亭画派"代表人物。== 号: 思白、香光居士人物生平 ==
所处时代'''初露锋芒'''[[File: 明代董其昌6.jpg|缩略图|左|董其昌:董其昌绘画艺术欣赏。]]
民族族群董其昌,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今属上海市)董家汇人。生于嘉靖三十四年一月十九日(1555年2月10日)。17岁时,参加松江府会考。当时他写了一篇很得意的八股文,自以为准可夺魁,谁知发榜时竟屈居堂侄董原正之下。原因是知府衷贞吉嫌他试卷上的字写得差,文章虽好,只能屈居第二。此事使董其昌深受刺激,从此他发愤学习书法。以唐人<ref>[https: 汉族//baike.so.com/doc/4530568-4740764.html 颜真卿简介]</ref>《多宝塔帖》为楷模,后来又改学魏、晋,临摹钟繇、王羲之的法帖。经过十多年的刻苦努力,董其昌的书法有了很大的进步,山水画也渐渐入门。
=== 出生地进退得宜 ===[[File: 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董其昌7.jpg|缩略图|左|董其昌:董其昌绘画艺术欣赏。]]
出生时间 :1555年2月10日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董其昌考中[[进士]],并因文章、书法优秀被选为庶吉士,人翰林院深造,供职于翰林院。翰林院学士[[田一儁]]去世,告假护柩南下数千里,送老师回[[福建]][[大田县]]。一度担任皇长子[[朱常洛]]的讲官,不久,便告病回到[[松江]]。而京官和书画家的双重身份,使他的社会地位迥异往昔。其后,他相继担任过湖广提学副使、福建副使,一度还被任命为[[河南]]参政从三品的官职。
去世 一年之后,他就奉旨以编修养病,"家食二十余年"。其 ,正值明朝历史上长达十余年的"国本之争",其 :1636年10月26日 == 主要作品 ==《岩居图》《秋兴八景图》《昼锦堂图》等 == 主要成就 ==还发生了著名的"妖书案"、" 华亭画派楚太子狱" 代表人物 == 目录 ==1人物生平 2艺术成就 3艺术影响 4主要作品 5人物评价 6人物 ,朝廷内部为册立太子一事党  7史籍记载 8人物轶事不休,风云诡谲。
9后世纪念== [[File:董其昌3.jpg|缩略图|董其昌:民抄董宦----明代[[万历]]年间乱民焚毁董其昌宅第的行为。1616年(万历四十四年),[[华亭]](今[[上海市]][[松江]])董其昌的儿子及仆 ,因殴辱前往董家无理闹事的 平 =='''初露锋芒'''员范启宋家妇女,后来由于董其昌的仇家煽风点火,松江、上海、青浦等地的一些中下层知识分子和乱民焚毁董其昌和[[陈明]]房屋,张贴揭纸。并在儿童妇女中造谣传唱“若要柴米强(吴语价廉之意),先杀董其昌”的歌谣。董其昌逃往[[归安]]避难数月。愤怒的群众还砸碎董其昌书写的匾额以泄恨,是为“民抄董宦”。]]
董其昌 借口回家养病辞官 隶松江府上海县到[[泰昌]]元年( 今属上海市)董家汇人。生于嘉靖三十四 1620 一月十九日(1555年2月10日) 。17岁时 参加松江府会考。当时他写了一篇很得意的八股文 光宗朱常洛继位 为准可夺魁 帝师身份回到朝廷 谁知发榜时竟屈居堂侄董原正之下。原因是知府衷贞吉嫌他试卷上的字写得差 授太常少卿 文章虽好 掌国子司业 只能屈居第二 修《神宗实录》 此事使董其昌深受刺激 但光宗执政一个月就驾崩 从此他发愤学习书法。以唐人颜真卿《多宝塔帖》为楷模 继任的熹宗[[天启]]朝 后来又改学 [[ 、晋 忠贤]]与皇帝乳母客氏把持朝政 临摹钟繇、王羲之的法帖。经过十多 天启五年(1625 的刻苦努力 ) ,董其昌 被任命为南京礼部尚 法有了很大的进步 山水画也渐渐入门 在任一年后即辞官退隐,"家居八载"
== 进退得宜 ==明万历十七 崇祯五 年(1589 1632 年), 魏忠贤已死,政局趋向清明,七十七岁的 董其昌 考中进士 第三次出仕 并因文章、书法优秀被选为庶吉士,人翰林院深造 "起故官 供职于翰林院 掌詹事府事" 翰林院学士田一儁去世 次年 告假护柩南下数千里 [[温体仁]]将[[周延儒]]排挤出内阁 送老师回福建大田县。一度担任皇长子朱常洛 在魏忠贤余孽 讲官 鼓动下掀起党争 不久,便告病回到松江 排斥东林 而京官和书画家的双重身份 崇祯七年(1634年) 使他的社会地位迥异往昔。 后,他相继担任过湖广提学副使、福建副使,一度还被任命为河南参政从三品的官职 昌又请求退归乡里
从三十五岁走上仕途到八十岁告老还乡,为官十八 之后,他就奉旨以编修养病,"家食 归隐 二十 " 其时,正值明朝历史上长达十余年 与家乡松江 先贤陆机崇奉" 国本之争士为知己者死" 相比 间还发生了著名 昌把明哲保身 "妖书案" 政治智慧用得出神入化。他以科举入仕进入精英阶层,既结交东林派 "楚太子狱" 公安派 朝廷内部为册立太子一事 又与反东林 争不休 人惺惺相惜 风云诡谲 其谥号"文敏"就来自于[[阮大铖]]
[[File:董其昌8.jpg|缩略图| 董其昌 借口回家养病辞官,直到泰昌元年(1620年),光宗朱常洛继位, :袁 以帝师身份回到朝廷,授太常少卿,掌国子司业,修《神宗实录》。但光宗执政一个月就驾崩,继任的熹宗天启朝,魏忠贤与皇帝乳母客氏把持朝政,天启五年(1625年), 奇缘---- 董其昌 被任命为南京礼部尚书, 任一年后即辞官退隐,《[[袁伯应诗集序]]》中写道:" 家居八载"。 崇祯五年余与伯应(1632年[[袁可立]]子袁枢字伯应) ,魏忠贤已死,政局趋向清明,七十七岁的董其昌第三次出仕,"起故官,掌詹事府事"。次年,温体仁将周延儒排挤出内阁,在魏忠贤余孽的鼓动下掀起党争,排斥东林。崇祯七年尊公少司马(1634年即袁可立) ,董其昌又请求退归乡里。 从三十五岁走上仕途到八十岁告老还乡,为官十八年归隐二十七年。与家乡松江的 同举于[[兰阳]]陆 贤陆机崇奉"士为知己者死"相比,董其昌把明哲保身的政治智慧用得出神入化 生之门 他以科举入仕进入精英阶层,既结交东林派、公安派,又与反东林党人惺惺相惜,其谥号" 文敏"就来自于阮大铖。]]折叠 === 潜心书画===
在研习经史之余,董其昌与同僚诸友切磋书画技艺,纵论古今,品评高下。又从韩世能那里借阅晋、唐、宋、元法帖宝绘,心摹手追,有时废寝忘餐,因而学问大进,开始在京中有些名气。在家乡,董其昌筑"来仲楼"、"宝鼎斋"、"戏鸿堂"、"画禅室"、"香光室"等,牙签玉轴,左图右史,置身其中,著书立说,探究古今书画艺术。他不遗余力地搜集王羲之、王献之、谢安、桓温、赵佶、米芾诸名家法书,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刊刻《戏鸿堂法帖》行世。病休松江时期,他正值四十余岁的盛年,广闻博识,采集众长,悠居林泉,心闲手熟,创作了《葑泾访古图》《鹤林春社图》《浮岚暖翠图》《神楼图》《西湖八景图》《溪回路转图》等许多描绘江南风光的著名山水画。
=== 民抄董宦 ===
万历四十三年(1615)秋天,六十岁出头的董其昌辞官在家,他的两个儿子 [[ 董祖常 ]] 带人强抢佃户之女绿英。不久,董其昌因为在担任考官时不徇私情得罪的势家利用这个事情收买说书艺人钱二到处说唱这个编出来的故事,传言很快得到发酵。董其昌知道后追究到范昶身上,但范昶并不承认,而且还跑到城隍庙里起誓,为自己辩白。也许是城隍神灵验惩罚了范昶,也许是范昶自己做了亏心事心里犯虚害怕,不久范昶暴病而死,范母就认为反正这是董家所逼造成的,于是带着儿媳龚氏、孙媳董氏等女仆穿着孝服到董家门上哭闹。董家当然也有理不让,你自己造孽还起誓惹怒城隍神与我何干,对范家侵宅的行为进行了回击。范家儿子不堪其辱,冒死用一纸"剥裈捣阴"的讼状将董家告到官府。<ref>《民抄董宦事实》:①因《传奇小说》与生员范启宋父子争怨,各抱不平,遂开衅端。二姓越数百里赴职投状,而事外之人,辄从中鼓煽,构此奇变,狂生发难,恶少横起,董氏主仆之住房,一夕成烬。②诸生一时过信启宋之词,以耳伺耳,以目伺目,忿激成仇,扬袂而起,五学若狂,秽词加遗,骋一时之意气,忘当机之隐祸,宜其有今日耳。③今本院巡历兹土,遍访乡绅孝廉及诸父老,颇得其概。大都修隙本宦者,果有其人。而开风切齿者,遂拥至千万。虽云奇祸,实出无知,姑与维新,免其查究,合行晓谕。</ref>
时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春天,被人煽动的读书人把董府围住,两方大打出手,场面混乱。最后将董府数百间画栋雕梁、朱栏曲槛的园亭台榭尽付之一炬,十九日,乡民将董其昌建在白龙潭的书园楼居焚毁,还把董其昌手书"抱珠阁"三字的匾额沉在河里,这就是后来所谓的"民抄董宦"。
董其昌惶惶然避难于苏州、镇江、丹阳、吴兴等地,直到半年后事件才平息下来。
=== 亦官亦隐 ===
明泰昌元年(1620年),神宗驾崩,朱常洛即位,是为光宗。光宗即位,启用董其昌为太常少卿,掌国子司业。期间,奉命修《神宗实录》。天启五年(1625年),董被任命为南京礼部尚书,在任一年,退隐。
崇祯五年(1632年)。崇祯继位以后,励精图治,二年(1629年),魏忠贤死,政局开始澄清。董其昌"起故官,掌詹事府事",时年七十七岁。六年(1633年),朝中周延儒遭温体仁排挤,离开内阁,温体仁在魏忠贤余孽的鼓动下,掀起党争,排斥东林,七年(1634年),董其昌又乞求致仕。
=== 死后哀荣 ===
崇祯九年九月二十八日戌时(1636年10月26日) ,董其昌在松江寓所逝世,享年八十二岁。(是日距董其昌知交好友袁可立三周年祭日十二天)后来葬于吴县(今属江苏)渔洋湾董氏坟茔。清顺治元年(1644年),南京南明福王政权以董其昌书画成就与元人赵孟頫相类,授予董其昌与赵孟俯相同的谥号"文敏",后人因此把他称作"董文敏"。
== 艺术成就 ==
'''综述'''
董其昌书法上有"邢张米董"之称,即把他与临邑 [[ 邢侗 ]] 、晋江 [[ 张瑞图 ]] [[ 须天米钟 ]] 并列;绘画上有南董北米之说。 [[ 莫是龙 ]] [[ 陈继儒 ]] 提倡"南北宗"之说,即把"院体"山水画与"文人画"分为南北两派。董其昌一生创作的书画作品不可胜数,临仿古人的绘画和诗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他在《画禅室随笔》中所说的"读万卷书"正是指一个人要想成为艺术家,必须学习传统,学习古人。他17岁开始学习书法时临写颜真卿的《多宝塔》,22岁学习绘画时师法黄公望,以后又遍学诸家,这种以古人为师的作法八十而不辍,伴其终生。他广泛吸取对唐宋元诸家优长,抉精探微,使其书画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
'''绘画'''
再如他暮年所作《关山雪霁图》,山峦林壑,绵延无际。右方重峦叠嶂,气势沉雄。中间幽壑重重,峭壁矗立,村落、丛林、流泉、山径,错落有致,杂而不乱;大江曲折跌宕其间,虽有干岩万壑,亦无窒碍不通的感觉。左方云烟弥漫,浸淫树石,路遥山重,隐人微茫,深远莫测,意味不尽。图中以渴笔钩勒峰峦山石,皴擦的运用极其准确、灵活,而线条流走轻快,疏密得宜。山冈陵石的凹凸明暗,则以横点巨苔,配上淡墨直皴的层层渲染来加以完成,技巧纯熟,无懈可击。意境朴厚深邃,很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诗意。全图用笔老辣生拙,骨力练达,墨气鲜润,绝去甜俗,以疏旷之笔,画出凝寒淡远的景致。卷尾数行行楷跋文,书体娟秀刚劲,更使此图富有书卷气,爽朗潇洒,自具风格。正如中国当代书画家南山乐山评论董其昌的艺术特点说:董香光(董其昌)满腹经纶,故能笔清墨润,山色如洗,宁静深邃,绝无尘垢。
=== 书法 ===董其昌的书法,吸收古人书法的精华,但不在笔迹上刻意模仿,董其昌书法作品 董其昌书法作品 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董其昌的书法成就也很高,董的书法以行草书造诣最高,他对自己的楷书,特别是小楷也相当自负。董其昌虽处于赵孟頫、文征明书法盛行的时代,但他的书法并没有一味受这两位书法大师的左右。他的书法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其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笔画园劲秀逸,平淡古朴。用笔精到,始终保持正锋,少有偃笔、拙滞之笔;在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分行布局,疏朗匀称,力追古法。用墨也非常讲究,枯湿浓淡,尽得其妙。书法至董其昌,可以说是集古法之大成,"六体"和"八法"在他手下无所不精,在当时已"名闻外国,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明史·文苑传》)。一直到清代中期,康熙、乾隆都以董的书为宗法,备加推崇、偏爱,甚而亲临手摹董书,常列于座右,晨夕观赏。康熙曾为他的墨迹题过一长段跋语加以赞美:"华亭董其昌书法,天姿迥异。其高秀圆润之致,流行于褚墨间,非诸家所能及也。每于若不经意处,丰神独绝,如清风飘拂,微云卷舒,颇得天然之趣。尝观其结构字体,皆源于晋人。盖其生平多临《阁帖》,于《兰亭》《圣教》,能得其运腕之法,而转笔处古劲藏锋,似拙实巧。……颜真卿、苏轼、米芾以雄奇峭拔擅能,而要底皆出于晋人。赵孟頫尤规模二王。其昌渊源合一,故摹诸子辄得其意,而秀润之气,独时见本色。草书亦纵横排宕有致,朕甚心赏。其用墨之妙,浓淡相间,更为绝。临摹最多,每谓天姿功力俱优,良不易也。"据说,康熙还亲自临写董书,致使董书得以风靡一时,出现了满朝皆学董书的热潮。一时追逐功名的士子几乎都以董书为求仕捷径。在康熙、雍正之际,他的书法影响之深,是其他书法家无法比拟的。
董其昌没有留下一部书论专著,但他在实践和研究中得出的心得和主张,散见于其大量的题跋中。董其昌有句名言:"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这是历史上书法理论家第一次用韵、法、意三个概念划定晋、唐、宋三代书法的审美取向。这些看法对人们理解和学习古典书法,起了很好的阐释和引导作用。董其昌一生勤于书画,又享高寿,所以传世作品很多,代表作有《白居易琵琶行》《袁可立海市诗》《三世诰命》、《草书诗册》《烟江叠嶂图跋》《倪宽赞》《前后赤壁赋册》等。
=== 艺术影响 ===
董其昌是中国书法史上颇有影响的书法家之一,其书法风格与书学理论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赵孟頫妩媚圆熟的"松雪体"称雄书坛数百年后,董其昌以其生秀淡雅的风格,独辟蹊径,自立一宗,亦领一时风骚,以致"片楮单牍,人争宝之"。在中国美术史上地位十分重要,他针对中国传统文人画创作所提出的"南北宗"论对后世影响很大,成为之后近300余年文人画创作的主要指导思想。
== 主要作品 ==
董其昌一生创作了极多的书画作品,流传至今的也很多,其存世作品有《[[岩居图]]》《[[秋兴八景图]]》《昼锦堂图》《白居易琵琶行》《三世诰命》《草书诗册》《烟江叠嶂图跋》等,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戏鸿堂帖》(刻帖)等。
世作品有《岩居图》《秋兴八景图》《昼锦堂图》《白居易琵琶行》《三世诰命》《草书诗册》《烟江叠嶂图跋》等,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戏鸿堂帖》(刻帖)等。 其中已定论为真迹的收藏在 [[ 故宫 ]] [[ 上海博物馆 ]] 、吉林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处。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董其昌作品最多,绘画方面较著名的有:《高逸图》轴,作于63岁,略仿倪、黄、笔墨丽秀是中晚年佳作;《关山雪霁图》卷,作于81岁,是老年的用力之作,根据卷末自题,此卷是从关仝的《关山雪霁图》原幅改写而成。藏于故宫的著名书法作品有:《月赋》卷,作于47岁,取法唐晋,笔画秀娟,是早年小楷书精心之作;《东方先生画赞碑》,作于50岁,所作楷书,师法颜真卿,字体规整,行气疏朗,是中年时期楷书代表性杰作;《三世浩命》卷,作于71岁,楷书、师法颜真卿,结体端正,法度严谨;《岳阳楼记》卷,作于54岁,大行书,师法颜真卿、李兆和(李北海,即李邕)。运笔中锋直下,转折流畅,反映了中年时期行书面貌。《路马湖记》卷,代表晚年行书之作;《观海市》,作于69岁,以"米家法"为其同年袁可立所书,十分秀逸飘洒,成为山东蓬莱阁上的传世名品。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代表作有:山水画《江干三树图》、《秋兴八景》大画册(为董其昌一生之精心杰作,与此同样还有一本大画册,已流往海外);北京市文物商店藏有一件书法作品《金沙帖》;天津博物馆有一幅其晚年为同年袁可立所创作的《疏林远岫图》(2012年4月19日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栏目播出);南京博物院藏有书法作品《松江府制诰》;安徽省博物馆收藏有16幅《董其昌纪游册》,本为河南袁可立家藏品,吉林省博物馆藏有一件著名山水画《昼锦堂图》卷。
=== 人物评价 ===
《画史绘要》:董其昌山水树石,烟云流润,神气俱足而处于儒雅之笔,风流蕴籍,为本朝第一。
明人周之士:六体八法,靡所不精,出乎苏,入乎米,而丰采姿神,飘飘欲仙。
[[ 翁同龢]]:董公此书,正如天女散花,神龙戏海,最后题字又谨严超秀,奇迹也。
清代学者 [[ 包世臣]]:行笔不免空怯。
《广艺舟双楫》(康有为):香光(董其昌)虽负盛名,然如休粮道士,神气寒俭。若遇大将整军厉武,壁垒摩天,旌旗变色者,必裹足不敢下山矣。
明末书评家何三畏:天真烂漫,结构森然,往往有书不尽笔,笔不尽意者,龙蛇云物,飞动腕指间,此书家最上乘也。
《跋董其昌墨迹后》( [[ 康熙 ]] 帝玄烨):①华亭董其昌书法,天姿迥异。其高秀圆润之致,流行于楮墨间,非诸家所能及也。每于若不经意处,丰神独绝,如微云卷舒,清风飘拂,尤得天然之趣。②结构字体皆源于晋人,能得其运腕之法,转运处古劲藏锋,似拙实巧,雄奇峭拔,草书纵横排宕有致。
== 人物争议 ==
董其昌对于人事极其精明,在仕途生涯中三进三退,腾挪闪跃,"陈力就列,不能则止",其35岁走上仕途,80岁告老还乡,亦官亦隐45年,总计为官18年退归田里27年,既在仕宦阶层中营造了谦逊超迈的形象,又攀上了世俗权势的巅峰。
董其昌出身于 [[ 松江 ]] 望族,但幼时家寒。十七岁时靠他人资助通过府试成为秀才,直到三十五岁(1589年)才考中进士,授庶吉士、翰林院编修,充皇长子(即后来明光宗朱常洛)讲官。但一年之后,他就奉旨以编修养病,"家食二十余年"。其时,正值明朝历史上长达十余年的"国本之争",其间还发生了著名的"妖书案"、"楚太子狱",朝廷内部为册立太子一事党争不休,风云诡谲。直到光宗继位,董以帝师身份回到朝廷,授太常少卿,掌国子司业,修《神宗实录》。但光宗执政一个月就驾崩,继任的熹宗天启朝,魏忠贤与皇帝乳母客氏把持朝政,天启五年,董其昌被任命为南京礼部尚书,在任一年后即退隐"家居八载"。崇祯五年,魏忠贤已死,政局趋向清明,七十七岁的董其昌第三次出仕。次年,温体仁将周延儒排挤出内阁,在魏忠贤余孽的鼓动下掀起党争,排斥东林,崇祯七年董其昌又请求退归乡里。
=== 是非董其昌 ===
民抄董宦事件,古今皆有人对董其昌提出了异议:"不意优游林下以书画鉴赏负盛名之董文敏家教如此,声名如此!""思白书画,可行双绝,而作恶如此,异特有玷风雅?"当然也有人怀疑"民抄董宦"的真实性,说董其昌是为名所累。清代前期的官修《明史》则说,事情的起因缘于董其昌为官时不徇私情,得罪了一些有权势的人,是这些势家鼓动的乱民所为。清朝初年修撰《明史》的学者认为,"督湖广学政,不徇请嘱,为势家所怨,嗾生儒数百人鼓噪,毁其公署。"(《明史》)这里就说明了董其昌是为另一个特权家族所怨恨,最后这个特权家族的爪牙和被煽动的老百姓就伙同烧毁了董其昌的的屋宅。
或许有人会怀疑修撰《 [[ 明史 ]] 》的人可能因为董其昌的名气太大,所以尽量为董其昌说好话。《明史》从清顺治二年(1645年)开设明史馆,到乾隆四年(1739年)正式由史官向皇帝进呈,前后历时九十四年。而从康熙十八年(1679年)正式组织班子编写起至呈稿止,为时也有整整六十年之久。清朝修史之起距董其昌所处时代不过几十年,耆老见证者倘在,取证核实起来或许并不难。而修《明史》的两大贡献人万斯同和王鸿绪,又都是治史良才,秉承黄宗羲的衣钵,注重历史事实。而康熙、乾隆时期政治氛围特别紧张,文字狱搞的特别残酷,动辄就会有人因为文字狱事件而被满门抄斩,这时候的专家们没有必要为一个前朝的董其昌去走极端,犯政治上的错误。况且董其昌在清朝文字狱时期也是满清统治者所打击的对象,他关于"奴酋好杀,辽之怨恨上通于天"的言论令历代清帝大为光火,他为同年袁可立所亲笔撰文书写数万字的《节寰袁公行状》四册,因为有多处所谓"诋斥满洲语句"的地方而遭到禁毁。因为袁可立、毛文龙等人因为长于明末建州兵事而成为清朝官方所需要刻意回避的对象。清朝为董其昌粉饰作美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明史》对董其昌的评价是忠于史实的。
董其昌所担任的最高职务,是南京礼部尚书。永乐帝迁都北京后,在陪都南京做礼部尚书和在北京做礼部尚书是不一样的,董其昌也算不上什么特大的实权派高官,单凭这一点来证明董其昌权势熏天,根本站不住脚。他的这点浮职虚位的权力无法达到如王振、汪直、魏忠贤那样能鱼肉官吏百姓的能力,揭帖所说董其昌"险如卢杞,富如元载,淫奢如董卓"是言过其实的。
=== 史籍记载 ===《 [[ 明史·董其昌传 ]]
== 人物轶事 ==
'''藏书之家'''
善鉴别古书画,擅长写书法。在书法上造诣颇深,由于爱好书法,所以对书籍有很强的收藏欲。遂藏书尤多,家有"玄赏斋",贮法帖、名画、古书。撰有《玄赏斋书目》,不著撰人及收藏人姓氏,有人疑为是他人所撰,清人 [[ 张均衡 ]] 在《适园藏书志》中,认为董其昌的家藏书目较可信。
=== 袁董奇缘 ===
睢阳(今河南睢县,明代属归德府睢州)的 [[ 袁可立 ]] 比云间(上海松江)的董其昌小七岁,但董其昌总是对袁可立谦称为"弟",两者的家乡相距千里,却能同窗共读成为同年知交。
[[ 王溢嘉 ]] 在《中国人的心灵图谱》中引述清代的《秋灯丛话·梦与袁可立同科》:睢州(应为华亭)有一位老儒生(董其昌)屡试不第,心情十分郁闷。有一天晚上,忽然梦见神人前来告诉他说:"你要等待袁可立和你同考,才有希望上榜"。他梦醒后觉得非常奇怪,于是到各地学堂逐一查访,终于找到袁可立。在知道袁可立家中贫穷恐无力上进后,就将袁可立带回家中亲自课读。到袁可立二十多岁时,两人一起参加考试,结果在乡试和会试中都果然中榜。"
明著名学者 [[ 黄道周 ]] 《节寰袁公传》也有相同的记载。董其昌在《 [[ 袁伯应诗集序 ]] 》中写道:"余与伯应( [[ 袁可立 ]] 子袁枢字伯应)尊公少司马(即袁可立)同举于 [[ 兰阳 ]] 陆先生之门。"
在今天的山东蓬莱阁避风亭内袁可立的《海市诗》刻石上,仍然留下了二人在事业顶峰时期的合作之笔"睢阳袁可立题、云间董其昌书"的字样。董在尾跋中称颂袁可立的"大作雄奇"、"弟以米家法书之"等语,世人将此称为珠联壁合之作,至今为海内外所重。
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的墓位于苏州胥口镇渔洋山,而渔洋山就在太湖大桥入口处。碑前有一块吴县人民政府1986年3月25日立的石碑,上刻"吴县文物保护单位:董其昌墓"。碑阴刻有简介:墓在胥口乡渔洋里,传有两处:一在阳家场,墓穴已毁,墓地平为桑田;另在渔洋山坞,规制较大,有龟、狮、马、翁仲、碑等石构件。墓小而简陋,一堆乱石,几丛衰草。墓碑上刻的是"明董文敏公墓",题款:已未冬吴中保墓会立,后学吴荫培拜书。
=== 邮票 ===
纪念邮票《 [[ 董其昌作品选 ]] 》,2010年发行。
=== 旧居 ===
董其昌故居-醉白池,位于上海市松江区人民南路,始建于1644年,为明代画家董其昌觞咏处,也是名人学士常游之地。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明朝军政人物]]
[[Category:明朝画家]]
[[Category:明朝书法家]]
10,25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