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蒙古

增加 6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no footnotes|time=2019-04-18T05:48:46+00:00}}
 
[[File:蒙古2.jpg|400px|缩略图|右|蒙古2[http://pic3.40017.cn/scenery/destination/2015/07/14/14/ZM4Vk5_540x304_00.jpg 原图链接][https://www.ly.com/scenery/BookSceneryTicket_19619.html?spm=1.68076534.155.39 图片来自同程旅游网]]]
'''蒙古国'''(蒙古语:Монголулс),位于[[中国]]和[[俄罗斯]]之间,被两国包围的一个内陆国家。首都[[[乌兰巴托]],占全国总人口的45%。
蒙古历史上曾被 [[ 匈奴 ]] 、鲜卑、柔然、突厥、契丹等多个游牧民族统治。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1271年他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灭亡后蒙古人退回蒙古草原,但经常在边境与明朝发生冲突。16到17世纪起蒙古开始受到藏传佛教影响,17世纪末时蒙古全境被纳入 [[ 清朝 ]] 统治范围。1911年清朝灭亡后,蒙古宣布独立,但未得到国际承认,直到1921年在俄罗斯的控制下独立,1961年加入联合国开始取得国际社会的认可。1924年成立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处于[[苏联]]势力范围之下,东欧剧变后,蒙古爆发 [[ 民主革命 ]] ,并于1992年颁布了,一个实行多党制的新宪法,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
蒙古国土面积为1,564,116平方公里,人口约300万人,主体民族是蒙古族,亦有哈萨克族、图瓦人等少数民族分布于西部。1997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9年01月02日,在蒙古(北纬42.49度,东经104.49度)发生5.0级 [[ 地震 ]] ,震源深度15千米。
==蒙古简介==
随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出现了阶级分化;阶级对立代替了氏族的平等关系。富裕者从氏族中分离出来,成为叫作“那颜”的游牧贵族,他们占有众多的牧畜,握有支配牧场的权力,一些强有力的游牧贵族还在身边聚集一批称为“那可儿”的军事随从。一般牧民称为“哈剌出”,由原来有平等权利的氏族成员变为向贵族纳贡服役的依附者。还有因被俘掠或其他原因沦为奴仆地位被叫作“孛斡勒”的人。有人根据纳贡服役和人身依附现象,认为当时的蒙古社会性质是封建牧奴制;也有人根据俘掠他人为奴的现象认为是奴隶制。这两说还在讨论之中。
1206年, [[ 铁木真 ]] 在斡难河畔举行的忽里勒台(大聚会)上被推戴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国。蒙古国的建立,对蒙古族的形成具有很大意义。从此,中国北方第一次出现了统一各个部落而成的强大、稳定和不断发展的民族——蒙古族。凡是这个国家统辖的漠南、漠北地区,概称为蒙古地区,此地区各个部落的居民,统称为蒙古人。蒙古族这时从辽、金时期(916~1234)被统治的民族成为统治民族。
[[File:蒙古3.jpg|400px|缩略图|右|蒙古3[http://pic.lvmama.com/uploads/pc/place2/2015-05-26/c716e69e-236d-4ae3-bc98-b6d9fd943803_960_.jpg 原图链接][http://www.lvmama.com/lvyou/d-menggu203261.html 驴妈妈旅游网]]]
在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成吉思汗的率领下,从1219年到1260年,蒙古族三次西征,先后建立横跨欧亚的窝阔台、察合台、钦察、伊儿四大汗国。在西征的同时,又挥师南下。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历经70余年征战,统一了中国,建立元朝。其疆域北至今西伯利亚,南至南海,东北至今乌苏里江以东,西南包括云南,都纳入元朝国家的行省建置。元朝设置宣政院,首次对西藏进行直接管辖。又设澎湖巡检司管澎湖和台湾。元朝对确立现代规模的中国版图作出了贡献。
喇嘛教给明代蒙古族文化带来了西藏化的强烈影响,喇嘛教迎合蒙古封建主的需要,宣传封建主的特权是前世修行的“善报”,又经常引八思巴喇嘛助元世祖建立所谓“经教之朝”的故事,鼓励封建主的政治野心,并以此自重。这种政教联合的思想,因果业报和佛的创世、转生的思想,深入蒙古封建上层的意识,充塞于贵族文人的文、史著作之中。罗卜藏丹津的《大黄金史》、无名氏的《黄金史纲》(见《蒙古黄金史》),就是藏化的影响在蒙古族文化中的典型反映。只有民间口头文学创作继续发扬了元代蒙古族文化中独立、清新、刚建、活泼的创造精神,如《乌巴什洪台吉的故事》等作。蒙古语言文字的研究,如华夷译语、《心鉴》等,也继承元代的遗绪,向丰富词汇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蒙古秘史》的汉译,是这个时期重要的文化成就。这个译本把《秘史》的蒙古原文用汉字逐字逐句音译出来,附以汉文的总译,使这部珍贵的著作在蒙古文本失传之后保存了原貌。明末,察哈尔林丹汗组织了卷帙繁多的《甘珠尔经》的翻译。蒙古文字通过经文的翻译,吸收了大量的梵藏语词,语法进一步严密化,获得了更强的表现力。这是西藏文化对蒙古族文化的影响中一个积极的方面。
<ref>[http://www.china.com.cn/culture/aboutchina/mgz/2009-08/21/content_18379554_2.htm 来自中国网]</ref>
==经济文化==
[[File:蒙古12.jpg|400px|缩略图|右|蒙古12[https://images.quanjing.com/imgclk002/high/ic01394824.jpg 原图链接][https://www.quanjing.com/imginfo/ic01394824.html 图片来自全景]]]
==生活与风俗习惯==
蒙古族人民的衣、食、住、行以及家庭、婚姻、丧葬、社交等都有自己的特点。男女都穿身宽袖长袍,束以腰带,着高可及膝的长筒皮靴。男子多戴蓝、黑、褐色帽或束红、黄色头巾;女子盛妆时戴银饰点缀的冠,平时则以红、蓝色布缠头。他们现在的服装式样和鞋子已有较多的改进。饮食方面,牧区多以牛、羊肉及奶食为主,粮食为辅;农区则以粮食为主,辅以奶食或肉食和蔬菜。普遍嗜饮砖茶。居住方面,牧区多住容易拆搭、便于搬运的蒙古包。这是长期适应草原游牧生活而形成的,以圆形围壁和伞状顶架组成,外部覆以毛毡,通常高约七、八尺,直径约丈余的住室。在定居的地区,部分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出现了外形与蒙古包相似的土木结构住屋;农区则多已住汉式平房,并且聚为村落。男女老幼都善于乘骑,出行不论远近,均以马代步。
<ref>[http://www.qulishi.com/news/201603/91236.html 来自趣历史]</ref>
蒙古族的家庭一般由夫妻和未成年子女组成。儿子结婚后分居,另立门户。父母所住的蒙古包及附属什物,习惯上由幼子继承。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过去,子女婚事多由父母包办,婚姻重彩礼,尚保存有妻兄弟婚习俗。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低于男子。现在,蒙古族的婚姻已由父母包办变为男女自由的选择配偶,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妇女在政治、经济上得到解放,在家庭中享有与男子同等的地位。蒙古族的丧葬,一般有土葬、火葬和野葬。
[[File:星空.jpg|400px|缩略图|右|星空[https://dpic.tiankong.com/n2/cj/QJ6598598511.jpg?x-oss-process=style/shows 原图链接][https://www.quanjing.com/imginfo/u73-1550201.html 图片来自全景]]]
==参考文献==
<ref>[http://www.china.com.cn/culture/aboutchina/mgz/2009-08/21/content_18379554_2.htm 来自中国网]</ref><ref>[http://www.qulishi.com/news/201603/91236.html 来自趣历史]</ref>{{reflist}}
[[Category:730 亞洲史地總論 -]]
[[Category:亞洲國家]]
10,78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