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蔡希陶(1911年—1981年),出生于浙江东阳,上海华东大学毕业。中国植物资源学的先驱。历任昆明植物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兼任云南省科委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副院长。蔡希陶在西双版纳的葫芦岛筹建了中国第一个热带植物园-中国科学院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热带植物研究基地。

目录

人物生平

蔡希陶,男、汉族,谱名中矩,名希陶,字侃如。1911年4月10日(农历1911年3月12日)生于浙江东阳虎鹿镇蔡宅村乐顺堂。
蔡希陶先生于1929年9月考入上海光华大学物理系。在上海读书期间,常到姐夫陈望道家,期间深受瞿秋白李达夏征农鲁迅冯雪峰胡愈之等革命前辈和文学泰斗的影响。
1930年9月,为避军警抓捕,经陈望道推荐,入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当练习生。在北平静生所工作期间,该所所长胡先骕先生常派他到北平附近采集植物标本。先生刻苦钻研,自学成才,1931年即与胡先骕合作发表了《四川省唇形花科植物之研究》一文。
1932年2月,蔡希陶先生受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的派遣,到云南考察。他走遍了云南的山山水水,历尽艰辛,冒着生命危险,深入边远山区开展植物调查和采集。
1932年至1934年间,共采集植物标本21 000余号,其中有427个新种和不少云南新记录,揭开了云南 “植物王国”的面纱,为云南植物学研究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后与俞德浚先生合译《农艺植物起源》,并发表了豆科、蔷薇科和磨芋属等植物的研究论文。考察期间,蔡希陶先生十分关注少数民族的人情风俗,先后创作了被鲁迅先生誉为“很有气派”的多篇文学作品。
1938年在黑龙潭创办了中省第一个生物研究所-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即现在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经过研究,蔡希陶确定了在中国北纬21°-23°之间的广阔土地上适宜栽培生产橡胶的论断,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橡胶工业。
1950年4月7日,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更名为中科院植物分类研究所昆明工作站,蔡希陶先生任主任。他抓发展、搞建设,创建了第一个以药用和香料植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植物资源化学实验室(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之前身)。后来昆明工作站升格为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吴征镒先生任所长,蔡希陶先生任副所长。
1958年,蔡希陶在西双版纳的葫芦岛筹建了中国第一个热带植物园-中国科学院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热带植物研究基地。[1]
1981年3月9日因患椎基动脉血栓在昆明病逝,享年70岁。

贡献及成就

植物科研机构的奠基者
1938年在黑龙潭创办了中省第一个生物研究所-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即现在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1958年,蔡希陶在西双版纳的葫芦岛筹建了中国第一个热带植物园-中国科学院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热带植物研究基地。
植物资源持续利用的先行者
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蔡希陶先生一直关注云南烟草的生产。1945年,他通过陈焕镛先生从美国引进优良烤烟品种“大金元”,并驯化成功。后开设烟草推广培训班和提供烤烟良种,使其成为云南发展烟草生产的当家品种,为云南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五十年代,他急国家所急,组织云南橡胶资源及其宜林地的考察研究,他提出滇南西双版纳是发展三叶橡胶的最适宜地方的建议,被国务院采纳而为在我国建设橡胶生产基地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作为全国橡胶协作组成员于1982年获“国家科委发明一等奖”。此外,他领导科技人员从野生植物资源中发掘和从国外引进了众多的重要药用、油料、香料和珍贵速生树种等经济植物,为我国热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资源及其发展技术。

重要科学著译选录

著作 发表(写作)年代 发表刊物
四川省唇形花科植物之研究
(与胡先骕合著)1931《静生汇报》,2:259~266
农艺植物考源
(与俞德浚合译,胡先骕校)1936商务印书局,1940年初版
中国豆科植物之研究(一)
(与俞德浚合著)1936《静生汇报》,7(1):19~34
中国蔷薇科植物之研究(一)1936《静生汇报》,7(3):113~126
(与俞德浚合著)
中国之蔷薇科植物(一)
(与俞德浚合著)1937《科学》,21(6):518
中国豆科植物之研究(二)
(与俞德浚合著)1939《静生汇报》,9(5):257~269
云南省野生植物的综合利用问题
(与裴盛基合著)1959《生物学通报》,7月号:293-296
植物资源学
(与吴征镒、裴鉴、曾呈奎合著)1961《十年来的中国科学—生物学I 》,
科学出版社,56-74
油瓜的生物学特性1962《生物学通报》,3:1-3
国产血竭植物资源的研究
(与许再富合著)1979《云南植物研究》,1(2):1-10
中国姜科砂仁属植物新资料
(与陈佩珊合著)1979《植物分类学报》,17(4):90-9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