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蔡柏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蔡柏春

蔡柏春 (1913~1987年), 男, 字庆云中国上海市虹口区江湾镇人。蔡氏女科第七世传人。自幼受业于耆宿赵蕴辉。随父临诊,得祖传流派要旨。16岁通过上海市卫生局第一届中医师考试。1928年在虹口区悬壶开业,医术精湛,声誉日臻,业务鼎盛,继而在黄浦区北京西路开设分诊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邀集中西医同道组织创设提篮桥区第二联合诊所。1958年进入虹口区中心医院任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曾任虹口区政协委员。研制出清肝调经方、十全大补加减方等经验验方。[1]

家庭背景

  医学世家。蔡氏女科第七世传人。

人物履历

  1913年出生于上海市虹口区江湾镇。自幼受业于耆宿赵蕴辉。随父临诊,得祖传流派要旨。

  16岁通过上海市卫生局第一届中医师考试。

  1928年在虹口区悬壶开业,医术精湛,声誉日臻,业务鼎盛,继而在黄浦区北京西路开设分诊所。

  1949年建国后,邀集中西医同道组织创设提篮桥区第二联合诊所。

  1958年进入虹口区中心医院任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

社会职务

  1956年加入农工民主党,1958年起任提篮桥区第一届、虹口区第二、三、四、五届区委副主委,1959年起任提篮桥区第二届、虹口区第二、三、四、五、六届政协委员、常委。

医疗特长

  妇科经、带、胎、产。

用药特点

  用药深谙药性,注重归经配伍,顺阴阳之序,适四气之和。制寒热水火之偏胜,配动静升降之合度。切忌损气耗血,峻厉之药;慎用碍脾妨胃、滞湿之品。因此若用附桂温补类,常佐龙牡芍药镇逆收敛,以防其真阳不守。处方亦常用白术、陈皮、茯苓健脾和胃,化湿助运,以资气血生化之源。

治学思想

  蔡氏女科主张“审证求因,贵乎精详;立法用方,须知权变。宗古而不囿古,当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学术内容

  蔡氏女科主张“审证求因,贵乎精详;立法用方,须知权变。宗古而不囿古,当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故能宗世医之论,汇百家之长。补土取法李东垣,滋阴宗尚朱丹溪,理血首推薛立斋,调气尤崇汪石山。治病用药,权衡轻重而不偏,适度寒温而不指。急症须单刀直入,务期脱险奏功;久病则标本兼顾,不求速痊立效。蔡氏尝曰:“治病应立足于治本,以观后效,切莫贪近时之功,而贻后患。”经病当以调理气血为主,经闭不尚攻伐,崩漏不专止兴(啬) 。 用药深谙药性,注重归经配伍,顺阴阳之序,适四气之和。制寒热水火之偏胜,配动静升降之合度。切忌损气耗血,峻厉之药;慎用碍脾妨胃、滞湿之品。因此若用附桂温补类,常佐龙牡芍药镇逆收敛,以防其真阳不守。处方亦常用白术、陈皮、茯苓健脾和胃,化湿助运,以资气血生化之源。蔡氏谓:“湿化则气血流畅,脾运恢复,疾疴自蠲。”诊察脉候,颇具匠心。蔡氏认为:“脉者,气血之先,阴阳之兆,妇人女子尺脉常盛,而右脉略大,皆其常也。凡瘦小之人,气居于表,六脉常带浮洪;肥盛之人,气敛于中,六脉常带沉数;北方之人每多强实,南方之人每见柔弱,少壮脉多大,老年脉多虚,寡居之人脉濡弱,孕胎尺脉滑数大。”

主要领域

  女科疾病的研究与治疗。

科研成果

  一、调经候、主气血、辨寒热虚实

  二、治崩漏、重肝脾,须标本兼顾

  三、治带多、宜清化、分湿热虚损

  四、消症瘕、祛瘀滞、攻伐不伤正

  五、促排卵、先调经、注重肝脾肾

  六、消体征、祛病理、尤重郁、痰、瘀

  七、育种、健黄体、通补相兼施

  八、安胎漏、忌温补、须顺气固胞

医学贡献

  60年代研制出中药调经活血片、治带净片,临床使用疗效明显。1985年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和子宫内膜移位,打破了输卵管完全阻塞为绝对不孕症的论断。蔡柏春的学术成就被选入1980年出版的《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上海历代名医百家方技集成》。带教出进修医生和学徒百人以上。

经验验方

  一、清肝调经方

  二、十全大补加减方

  三、傅青主温胞饮合附桂八味加减方

  四、苍附导痰加减方

  五、瑞金散合逍遥散加减方

  六、固阴煎加减方

相关阅读链接

1.蔡柏春的医案

2.蔡柏春--.凡过期而来者

3.蔡柏春 证治经验八、安胎漏、忌温补、须顺气固胞

4.中医妇科名医蔡柏春

5.蔡柏春 验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