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薄荷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薄荷属,约30种,广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地区,在南半球1种见于非洲南部,1种见于南美及1种见于热带亚洲至澳大利亚,我国连栽培种约有12种,内6种为野生种,其中薄荷M. haplocalyx Briq.、留兰香M.spicata L. 、皱叶留兰香M. crispata Schrad. 及柠檬留兰香M. citrata Ehrh常作为芳香及药用植物栽培。其中胡椒薄荷(Peppermint)及绿薄荷(Spearmint)为最常用的品种,而植物的不同来源使薄荷有六百多种品名。最早期于欧洲地中海地区及西亚洲一带盛产。[1]

形态特征

多年生或稀为一年生草本,直立或上升,不分枝或多分枝。叶具柄或无柄,上部茎叶靠近花序者大都无柄或近无柄,叶片边缘具牙齿、锯齿或圆齿,先端通常锐尖或为钝形,基部楔形、圆形或心形;苞叶与叶相似,变小。轮伞花序稀2-6花,通常为多花密集,具梗或无梗;苞片披针形或线状钻形及线形,通常不显著;花梗明显。花两性或单性,雄性花有退化子房,雌性花有退化的短雄蕊,同株或异株,同株时常常不同性别的花序在不同的枝条上或同一花序上有不同性别的花。花萼钟形,漏斗形或管状钟形,10-13脉,萼齿5,相等或近3/2式二唇形,内面喉部无毛或具毛。花冠漏斗形,大都近于整齐或稍不整齐,冠筒通常不超出花萼,喉部稍膨大或前方呈囊状膨大,具毛或否,冠檐具4裂片,上裂片大都稍宽,全缘或先端微凹或2浅裂,其余3裂片等大,全缘。雄蕊4,近等大,叉开,直伸,大都明显从花冠伸出,也有不超出花冠筒,后对着生稍高于前对,花丝无毛,花药2室,室平行。花柱伸出,先端相等2浅裂。花盘平顶。小坚果卵形,干燥,无毛或稍具瘤,顶端钝,稀于顶端被毛。

药用价值

添加於调味品中,个别或混合其他香药草泡茶,驱虫杀跳蚤、提神解郁、消除疲劳、镇定安神、帮助睡眠、治感冒头痛、疏风发汗、散热解毒、健胃消腹胀、消炎止痒、防腐去腥、杀菌、清新空气。据说餐后饮用能帮助消化及去除体内多馀的油脂。有止痛、麻醉、退乳、消炎、抗菌、抗痉挛、收敛、利胃等效用。因具有刺激的特性,对於风湿痛、神经痛也有治疗效果;另外亦适用於神经系统,具有调节与镇定作用,也是良好的清血剂。

薄荷醇

薄荷的主要成分,是薄荷香味的来源经过植物,收集方法为将花、叶、茎、根部等加水蒸溜,然后由蒸溜出来的精油中收集。坊间应用於日常用品及家用品之中的薄荷制品,有不少所采用的是由石油合成的仿薄荷味物质,可能会刺激皮肤。纯度高的薄荷醇药用价值相当高,其香味并不刺鼻,有浓郁芬芳的香气。

栽培技术

花期

8-10月,果期9-11月,其气味有强劲的穿透力,清凉且醒脑。

环境

性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气候,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为佳,耐湿性强,惟不耐旱,忌阳光西照。

繁殖

扦插、分株(各种薄荷皆可在春、秋分株)宜选择排水良好而肥沃的沙质壤土为佳;种植以种子、根茎、分株、扞插种植。

播种以春季3-4月及秋季9-10月为适合时期,因种子很小,宜先播种於苗床或利用穴盘播种育苗,经发芽后幼苗生育期需行疏苗2-3次,俟苗高6-10公分时再移植於盆钵或田间栽培;根茎种植时期与种子播种期类同,将根茎截成为6-10公分长的小段,以撒植、条植、穴植3种方式进行种植;撒植即将根茎均匀撒施於田区,用机械如曳引机浅耕入土;条植或穴植按行株距30×15公分栽植;种植后需要浇水,促使成活。分株法於4-5月将匍陶茎因生根而长成的植株掘取进行栽植。

扞插法即由茎枝切取长7-10公分供插穗,於苗床斜插2/3入土中,或用单芽扞插的方式,很容易繁殖约7-10天发芽,成长快速且生命力强。田区种植宜采作畦栽培,畦宽60-70公分,二植行,株距15-20公分;种植后生育期,适时除草与施肥,肥料以有机质肥料为主,配合氮肥的施用,亦即幼苗期及收获后新芽生育初期施用氮肥,以促进快速生长;并应适时酌予灌溉或降雨时之排水管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