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藤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藤森
中文名: 阿尔韦托·谦也·藤森·藤森
外文名: Alberto Kenya Fujimori Fujimori
别 名: 藤森谦也
国 籍: 秘鲁、日本
民 族: 大和族
出生日期: 1938年7月28日
毕业院校: 秘鲁国立莫利纳农业大学 、斯特拉斯堡大学、威斯康星大学
出生地: 秘鲁 利马
信 仰: 罗马天主教
主要成就: 担任秘鲁全国大学校长协会主席
政 党: 改革90”运动 日本国民新党
学 位: 数学硕士

阿尔韦托·谦也·藤森·藤森(西班牙语:Alberto Kenya Fujimori Fujimori,日语:アルベルト·ケンヤ·フジモリ·フジモリ,1938年7月28日—)日本裔秘鲁农业学家、教师、主持人、政治家、总统,拥有秘鲁和日本双重国籍。 1938年7月28日出生于秘鲁首都利马一个贫困的日本移民家庭,在公立学校完成小学和中学学业,1957年前往秘鲁国立莫利纳农业大学学习,1961年从大学毕业,后赴欧美留学,前往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学习,1969年获得威斯康星大学的数学硕士学位,学成归国后从事学术活动,并前往母校任教,1984年起担任国立莫利纳大学的校长,1987年~1989年担任秘鲁全国大学校长协会主席,1989年7月同一批无党派人士成立“改革90”运动,之后藤森开始投入总统竞选活动,1990年6月当选为总统,当年7月28日正式就职,1995年再次当选为总统,2000年第三次当选为总统,11月20日因“录像带丑闻”被迫辞职,流亡日本,2005年11月6日前往智利,次日遭智利警方逮捕,2007年9月藤森被引渡回秘鲁接受审判,当年12月11日被判处监禁6年,2009年4月7日,秘鲁特别法庭判处藤森25年监禁。7月20日,藤森被判处7年半监禁,10月1日,藤森被判处6年监禁,2013年10月29日,秘鲁高等法院否决藤森在家服刑的申请。2016年4月,藤森提出重审对其25年监禁的判决。 2017年12月24号,秘鲁总统库琴斯基批准了对前总统阿尔贝托·藤森人道主义特赦的申请。[1] 阿尔韦托·谦也·藤森·藤森,本名藤森谦也(藤森的父母在藤森出生后向日本驻秘鲁大使馆申请保留儿子日本国籍,因此他持有双重国籍。西班牙语系的姓名结构是“名·父姓·母姓”,日本人婚后妻子就改姓夫姓(赘婿入赘则改姓妻姓),因此藤森的西班牙语全名是阿尔韦托·藤森·藤森(Alberto Fujimori Fujimori),阿尔韦托(Alberto)是很普遍的西班牙语男子名,谦也是日语男子名),1938年7月28日出生于秘鲁首都利马一个贫穷的日本侨民家庭,他的祖籍是日本熊本县,藤森的父亲是藤森直智(1897年~1971年),母亲是井元松江(1913年~2009年)。藤森的父母均为佛教徒,1934年移民至秘鲁。  

求学经历

 

当选总统

1989年7月,藤森开始投身于政治活动,同一批无党派人士成立“改革90”运动(Cambio 90),“改革90运动”获得合法地位后,推进藤森为总统候选人并立即投入总统竞选活动。1990年,藤森作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农业专家,参加秘鲁总统竞选,民意测验认为藤森的支持率只有可怜的3%,当时藤森的竞选经费只有20万美元,竞选经费不足,他破釜沉舟,变卖家产。藤森将“实效”、“工作”、“技术”、“诚信”作为自己的竞选口号,以“平民总统候选人”的形象走访各地,他坐着拖拉机,挨家挨户拉选票,关心平民生活的政策让他声望急速提高。他的竞选纲领获得了许多选民的好感,在4月8日的总统选举中,他得到25%的选票,得票数居第二位,由于没有一位候选人得票超过半数,遂按照宪法规定,举行第二轮选举,在6月10日举行的第二轮选举中,藤森获得56%的选票,同时他所在的“改革90”在议会中获得46个席位。击败民主阵线的候选人、作家出身的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成功当选为秘鲁总统,成为继圭亚那于1970年3月17日至1980年10月6日出现首位华裔总统钟亚瑟以来的第二位亚裔人士出任拉美国家的元首,当年7月28日正式宣誓就职。  

总统生涯

第一任期 藤森上任后,他反对采用休克疗法振兴经济,而是采取激进的稳定计划,控制了超高通货膨胀,但却造成了严重衰退,政治上藤森以强有力的手段来打击崇尚暴力活动的反政府活动,1992年,“图帕克·阿马鲁革命运动”领导人和“光辉道路”头目先后被擒,恐怖活动大为减少。当年4月5日,在军队的支持下,解散议会,中止司法,实行自我政变。1993年颁布新宪法,规定总统可连任一届,将议会改为一院制,可以判处恐怖组织头目死刑。经济上实行彻底的改革,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第二任期 1995年,藤森作为“变革90”的候选人再次参加总统选举,由于他在经济领域方面取得成绩,在当年4月5日举行的总统大选中,藤森以64%的选票击败曾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哈维尔·佩雷斯·德奎利亚尔,蝉联总统,并控制了议会,当年7月28日正式就职。   在第二任期内藤森继续推行市场经济改革,与厄瓜多尔签署和平条约,解决了长达百年的边境争端,还与智利解决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两届任期内,秘鲁出现了稳定的局面。   在藤森第二任后期,由于1997年~1998年爆发了严重的厄尔尼诺现象和国际金融危机,秘鲁的经济增长缓慢,创造就业的期望落空,对其政府滥用权力和压制民主作法的不满情绪开始增长,对国家情报局干预政治的指控引发利马和外省的抗议。藤森不顾宪法不准两次连任总统的规定,于1999年组成一个新的竞选联盟“秘鲁2000”,再次谋求竞选。当宪法法院否决第三任期时,藤森用支持他竞选的法官,代替三位不同意连任的法官。于是宪法法院以藤森第一任期(1990年~1995年)时实行的宪法(1979年宪法)不同于1993年宪法为由,裁决他可以谋求第三任期。   第三任期 2000年的大选是秘鲁历史上竞争最为激烈的一次选举,由藤森与“可行的秘鲁”党候选人、具有印第安人血统的亚历杭德罗·托莱多·曼里克角逐总统职位。在第一轮选举中,两人的得票均未超过半数,须按规定举行第二轮选举。托莱多指责藤森有舞弊行为,要求推迟举行,被藤森拒绝,托莱多愤然退出竞选。5月28日,藤森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再次赢得选举,开始了第三个任期,而这次颇有争议的选举为日后政局动荡和藤森倒台埋下了伏笔。   由于藤森的“秘鲁2000”在议会选举中未能获得多数,于是他通过行贿和许愿等多种手法,为该党拼凑多数。2000年9月14日,反对党议员、“道德化独立阵线”的费尔南多·奥利维拉公布一盘录像带,将藤森的安全顾问、国家情报局实际上的头子弗拉迪米罗·蒙特西诺斯向阿尔韦托·库里贿选的丑闻大白于天下(库里原是“可能的秘鲁”党的议员,后来背叛该党投靠“秘鲁2000”),录像带上显示蒙特西诺斯在收买库里,目的是让对方掩盖其向哥伦比亚反政府游击队出售武器的行径。这就是引发秘鲁政治危机的"录像带丑闻"。   一石激起千层浪,奥利维拉的举动引起轩然大波,秘鲁政坛一度混乱至极。丑闻公开后,藤森非常震惊,对于自己居然被蒙蔽了这么多年而感到气愤。   之后藤森亲自带兵捉拿蒙特西诺斯,与此同时,关于藤森受贿的说法立刻流传于整个秘鲁,面对滔天的指责声,藤森反复重申两句话,第一句,“一切都是蒙特西诺斯在捣鬼”,第二句,“我月薪只有600美元”。  

流亡日本

面对国内外的各种攻击和指责,藤森走投无路,2000年11月13日,藤森赴文莱参加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7日他未按计划到巴拿马出席伊比利亚美洲国家首脑会议,而是去了日本,11月20日,藤森在东京通过传真及邮寄递交请辞信给秘鲁议会,宣布辞职,11月21日国会拒绝其辞职请求,而以不能胜任为由将其罢免。   藤森遂流亡日本,11月25日,藤森在日本露面,称有日本国籍可留在日本,11月27日,日本政府承认藤森的日本国籍。12月12日,日本政府正式确认藤森拥有日本国籍,不存在引渡问题。(由于藤森的父母早已向日本使馆为藤森保留日本国籍,并且在1985年修例时没有放弃,因此可于日本居留。不少日本政客对藤森表示支持,其中原因是在1996年的日本大使馆人质事件中表现果断。)之后秘鲁政府多次要求将藤森引渡回国,但均遭到日本政府的拒绝。   2002年11月19日,藤森通过其私人网站宣布,他将从日本返回秘鲁,主要是为了参加2006年的总统竞选。  

引渡回国

2005年11月6日藤森在毫无预告的情况下,与四名不知名的人士同行,乘坐私人飞机由日本经墨西哥飞抵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并直接到达酒店下榻。据了解,这次藤森返回南美洲是为了下一届秘鲁总统竞选作准备。11月7日凌晨,智利警方在其入住的万豪大酒店将其逮捕,2006年1月3日,秘鲁政府以藤森在任期间屠杀、挪用公款等为理由,正式向智利外交部递交了有关引渡藤森的申请。1月10日,秘鲁国家选举委员会决定,禁止藤森参加下一届总统大选。他们依据秘鲁国会的一项裁决作出此决定。秘鲁国会曾裁定,藤森在2011年之前不得在该国担任公职。5月18日,藤森被允许保释,从而使他获得了临时人身自由。2007年6月27日,藤森已正式同意以日本国民新党候选人的身份参与7月底的日本参议院改选。8月1日,以“最后武士”称号竞选日本参议员的秘鲁前总统藤森宣告落败。根据日本参议院选举的结果,藤森所属的国民新党只获得日本参议院121个议席中的2个。藤森在该党候选人中排第4位,因此无缘得到国民新党获得的2个议席。日本参议院选举结果公布后,藤森30日通过设在秘鲁首都利马的办公室发表公告,宣布将重返秘鲁政坛,准备参加2011年的秘鲁总统选举。藤森说,他的主要目标是最终赢得引渡诉讼,以向世人证明他的清白。 藤森认为,不能亲自去日本进行竞选宣传,是他此次落选的主要原因。他表示,虽然此次竞选尝试没有结果,但他将继续为发展秘日两国的友好关系作贡献。   2007年7月11日,智利最高法院做出一审判决,拒绝秘鲁政府提出的将藤森引渡回秘鲁的要求。但随后在9月21日,智利最高法院做出终审判决,批准将藤森引渡回秘鲁。9月22日,藤森被引渡回秘鲁接受审判。12月11日,藤森因滥用职权及指使他人非法搜查罪而被判监6年,期间藤森曾提出上诉,最高法院于2008年4月15日驳回上诉,维持原判。2009年4月7日,秘鲁特别法庭以参与两起绑架杀人案、犯有“践踏人权罪”判处藤森25年监禁。7月20日,秘鲁最高法院特别法庭以“盗用公款罪”,判处前总统藤森7年半监禁,并处以300万索尔(约100万美元)的罚款。10月1日,藤森因窃听、受贿的罪名,被特别法庭判处6年监禁。  

申请赦免

2011年11月14日,藤森因出现双腿肌无力症状离开监狱到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近年藤森疾病缠身。他患口腔黏膜白斑病多年,先后几次做舌部手术。他在狱中还有严重的抑郁症症状,9月初曾因严重胃炎离狱就医,10月13日又因坠床受伤紧急住院,耳朵缝了4针。   2012年10月10日,藤森的四名子女日向秘鲁司法部提出赦免藤森的正式申请。藤森长女藤森庆子在递交申请时对媒体说,藤森健康状况极差,为其申请司法赦免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   2013年6月7日,秘鲁总统奥良塔·乌马拉表示,在对藤森的悔改进行审定之后,他决定不会赦免其罪行。10月29日,秘鲁高等法院否决藤森在家服刑的申请。   2014年3月14日,藤森中风入院,情况已稳定,但左上臂丧失部分活动能力。   医生胡安·巴雷托对媒体记者说,藤森意识清醒,可以说话,医生正在确保藤森的左上臂不会永久丧生活动能力。据他推测,这次轻度中风可能与压力和高血压有关。   藤森现阶段在秘鲁警察总部监狱服刑。有医疗小组称,藤森身患抑郁、高血压、慢性胃炎、腰痛等多种疾病。   2016年4月,藤森再次提出重审对其25年监禁的判决。5月3日,秘鲁最高法院决定维持对前总统藤森25年监禁的判决。   2021年10月1日夜间,其因体内血氧浓度过低被紧急送往监外就医。 2021年10月4日晚间,其因突发心肌梗塞紧急接受了约50分钟的心脏支架手术。   藤森在任期间以强有力的手段来打击崇尚暴力活动的反政府组织,他对恐怖主义实行“零容忍”政策,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实行紧急状态,动用军队和情报机构围捕恐怖活动的嫌疑分子,在秘密的军事法庭进行审判,对恐怖分子处以严厉惩罚,又动员郊区的民众武装起来,组织自卫队,共同反恐。政府严厉打击了光辉道路和图帕克·阿马鲁革命运动,1992年6月政府军抓获图帕克·阿马鲁革命运动领导人维克托·珀雷,9月政府军抓获光辉道路领导人阿维马埃尔·古斯曼,光辉道路开始解体,恐怖活动大为减少,国内呈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相对安定的局面。   1996年12月18日晚,日本驻秘鲁大使官邸正在举行日本天皇诞辰庆祝活动时突然被一伙武装分子占领,秘鲁政界要人和一些国家使节等400余人被“图帕克·阿马鲁革命运动”扣作人质。在被劫人质中,包括了秘鲁总统藤森的母亲、妹妹、弟弟,秘鲁外交部长、农业部长、最高法院法官、反恐警察司令等高层要员。之后,该组织武装人员多次要求释放460名被关在监牢里的战友作为人质交换条件,但秘鲁政府拒绝满足这一要求。   双方僵持数月之久,武装人员先后释放了300余名人质,但秘鲁政府始终没有让步。在此期间,秘鲁政府既坚持了不向恐怖分子妥协,又保持了相当的灵活性,不断派出代表与恐怖分子谈判,并通过国际社会向恐怖分子施压,同时藤森总统指挥军人夜以继日地挖通往大使官邸的地道。突击队员也不断地进行了攻击大使官邸的演习。   1997年4月22日当地时间15时27分,秘鲁军队和特种警察部队共约200多名士兵,在秘鲁总统藤森的亲自指挥下,冲入日本驻秘鲁大使馆。一场持续了126天的恶劣人质劫持事件,在38分钟内得到彻底解决。而成功解救人质的行动也使藤森总统的支持率再度上升。  

自我政变

由于议会反对藤森的政策,1992年4月5日,藤森在军队的支持下,向全国发出通告,宣布解散议会,中止宪法,改组司法机构,实行“自我政变(autogolpe)”,集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于总统一身,国际媒体称这一事件为“藤森政变(fujigolpe)”。  

颁布新宪法

1993年,藤森政府颁布新宪法,规定秘鲁是一个民主、公有、独立和主权的共和国,建立代议制和地方分权的政府;国家权力来自人民,行使权力者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限制内行使权力,政体上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在人的权利方面,规定保护人和尊重人的尊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有人享有民主的自由,不得因出身、种族、性别、语言、宗教、见解、经济或任何其他状况歧视任何人,也不得在没有合法命令和没有充分理由的情况下逮捕任何人,公民拥有迁徙和移民国外的自由。在政治上国会改两院制为一院制,削弱议会的权力,总统可以连任一届,强化中央集权,扩大总统实际权力。在经济方面规定实行建立在私人积极性之上的市场经济体制,要在社会市场经济内发挥这种积极性,有绝对的劳动、雇工、合伙、产业和贸易自由。国家通过合同和法律对私人企业规定保证和给予保障。在经济多元体制的框架内,充分保证私人财产和遗产,外国人和国民享受同等待遇。规定只有专门法律允许,国家方可进行企业活动,并且在任何情况下,这种公共活动享受与私人企业同样的法律待遇。国家为自由竞争提供方便并对其进行监督,打击滥用垄断地位的行为。规定本国和外国投资享受同等待遇,生产和贸易自由,保障企业利润在秘鲁或国外的自由分配与将资本撤回本国,取消干预生产进程的一切管制,但涉及医疗和环境的除外。规定可以将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租让给私人进行利用和开发,国家促进对这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经济改革

藤森上台后,进行大刀阔斧的经济改革,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全面实行市场经济,实现自由市场改革,鼓励外国投资。   在完成《1993年宪法》的立法程序后,政府根据宪法确立的原则进行了全面和彻底的改革。首先实行稳定计划,将通货膨胀率1%以下。随后进行了一系列旨在取消国家干预、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改革的内容包括重新确定国家在经济中的作用,取消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缩小国家机器的规模;确保私有制和企业自由以及企业间的自由竞争;为此实行大规模的私有化,1991年~1998年出售国有企业和资产的收入达77.2亿美元;对中央储备银行的职能再次进行调整,以扩大其自主权,实行贸易自由化,大幅度削减关税;改革税收制度,以前的制度复杂、多变,有的税率偏高,有的免税太多,改革的重点一是将税收种类简化到销售税、所得税、进口税和遗产税四种;二是加强税收的专业化管理,扩大税收基础,打击偷税漏税。这项改革使1993年~1998年的财政收入增加2倍;改革劳工制度,实行绝对的雇工灵活化等。     这些改革措施极大的改善了秘鲁的投资环境,恢复提高了企业家的积极性,增强了外国投资者和国内私人部门的信心,吸引了大量外资,生产得到恢复,经济逐步增长。1993年和1994年秘鲁的增长率是全拉美地区最高的,1995年经济增长率达到7.3%。  

财政整顿

1990年藤森政府上台后,实行严厉的财政整顿政策。主要措施是:1、通过精简机构、缩减政府编制、削减政府各部门预算10%和减少物价补贴来大幅度压缩公共开支;2、加速国有企业的私有化,以增加收入和减少对国有企业亏损的补贴;3、完善税收制度,严厉打击偷税漏税行为,以增加税收收入。这一系列开源节流的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财政秩序得以恢复。1990年公共部门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5%,此后三年逐步下降,1994年财政转亏为盈,盈余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1%。1995年因举行大选,政府支出增加,又出现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1.2%的赤字。1996年经常项目支出和资本项目支出减少,于是财政再次出现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4%的盈余。秘鲁的外汇储备额到2000年7月底达到88.23亿美元。  

货币改革

1990年,藤森政府把遏制恶性通货膨胀作为首要大事,以此来进行结构改革,1991年7月1日,政府废除旧货币“印蒂”,发行“新索尔”。1993年政府根据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成的协议,实行一套非常规的货币管理政策,即本国货币完全以美元为后盾。由于改革深入和经济形势好转,大量资本流入国内,外汇储备在1993年~1994年大幅度增加,整个90年代,通货膨胀率呈现逐步下降之势:1992年为56.7%,1993年为39.5%,1994年为15.4%,1995年为10.2%,到1997年已经降到一位数以内,为6.5%,1998年为6.0%,1999年和2000年为3.7%。  

外贸改革

藤森政府推行对外贸易改革并将这项改革作为一整套改革的中心环节。外贸改革的中心目的是取消汇率管制,统一汇率和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实行贸易自由化和重新谈判外债,以便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改革分为两个时段,其一是1990年8月~12月,内容是逐步降低进口关税,将当时实行的0%~110%的浮动关税(对大部分商品征收40%~50%的关税),降至15%、25%和50%三种从价关税;除适用于国际协约和条约、免税区、捐赠和大学的以为,取消对进口税的免缴和自由化;同时还修改了选择性消费税立法,将8种税率减少到3种。其二是1991年3月~1995年8月,内容是进一步削减关税,具体措施是确定5%、15%和25%三级较低关税,并将平均关税从26%降到17%。1993年12月在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的框架内通过了《乌拉圭回合最后议定书》,秘鲁承诺除属于弹性从量关税的商品(共计20种)以外,不实行超过30%的关税。那时,秘鲁全国关税为16%,标准浮动3%,在6500种实行从价税率的商品中,87%的商品缴纳15%的关税,只有13%的商品(纺织品、食品、鞋子、机器和机械设备)缴纳25%的关税。1997年又将这一税率降到13.2%,同样浮动3%。实际保护程度最初从改革前的74.6%降到改革后的41.9%,农业是受益最多的部门之一。而就工业而言,这种保护程度后来又从44%降到24%,使制衣和制鞋部门进一步受益。   此外政府还采取了一些旨在取消准关税壁垒的措施,例如取消国家对石油销售的垄断等。为了规范商业贸易,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设立了“特殊商业待遇区”或称“塔克纳自由商业区”。这项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进一步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同时使得许多小市场的商人进入正规渠道。1992年还通过一系列规定,重申新的贸易自由制度和保障私人投资。自1990年实行彻底的经济改革后,秘鲁对外贸易逐步恢复和发展,商品贸易额保持持续增长势头。  

第一产业发展

藤森执政初期,政府停止提供进口种子和化肥的补贴以及补贴性贷款,加上游击队的恐怖活动迫使大批小农离家出走到城市避难,大片农田荒芜。1992年,气候反常造成山区和沿海作物减产。这三个原因使农业在1990年~1992年严重萎缩,1992年产量下降7.4%。此后,政府修整道路,改善运输条件;1992年政府逮捕“光辉道路”和图帕克·阿马鲁革命运动领导人后,国内秩序趋于安定,广大农民返回家园恢复生产,1994年农业生产增长13.9%。   1995年政府进一步调整农业政策,颁布新的农业法,废除军政府时期实行的土改法,取消对土地占有量的限制;将军政府时期的许多合作社转变为有限责任公司,以鼓励对农业进行大规模投资。此外政府还采取保护本国农业的措施,制定水源和其他自然资源法。所有这些都为农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1995年和1996年农业分别增长7.6%和5.8%。   1997年~1998年,太平洋再次出现厄尔尼诺气候现象,暴雨冲毁了耕种的土地和农产品运往利马的道路,严重打击了秘鲁农业生产,1999年后农业开始恢复。   自1990年起,渔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当年政府在结构改革框架内调整了渔业政策,取消国家垄断,将渔业部门转交给私人经营,同时废除了一些不利于渔业发展的限制性措施。1992年12月颁布《渔业法》,规定应该按照“负责任地捕捞”的原则来开发水生生物资源,以便达到渔业发展与生态系统保护之间的适当平衡;这类资源是国家财产,国家促进对这类资源的研究、捕捞、养殖、加工和销售,推动渔业基础设施的扩大,并鼓励渔业部门的技术创新,以便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和生产出附加值更高的产品。   在《渔业法》和政府政策创造的良好环境下,渔业发展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发生了非常积极的变化。1994年,渔业是秘鲁国民经济中最有活力的部门,成为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渔业国。当年捕鱼量达到1210万吨,出口额达到11.54亿美元(离岸价格),分别比1990年增长77.1%和134%。与此同时,秘鲁鱼粉产量迅速增加,1996年占世界产量的30%。  

第二产业发展

藤森执政期间,制造业部门加紧进行转产和现代化改造,以便提高生产效益。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并进行了技术革新,制造业部门得到发展,1993年~1998年累积增长43.3%。其中食品制造业1998年产值比1993年增长30.6%;饮料业1990年~1998年平均每年增长1%,产量从568亿升增加到661亿升;1990年~1998年烟草业产量从25.85亿单位增加到30.61亿单位;造纸业1993年~1998年增长39.7%;纺织业1994年~1998年间产量增加36.1%;塑料业成为最有活力的部门之一,1991年~1998年平均增长13.1%;化学工业1993年增长13.3%,为制造业增长最快的部门之一,此后5年保持年均增幅12.1%的高速增长。   1991年底,藤森政府颁布新的《矿业法》,废除了以前法律中的限制性规定,并且制定了简便易行的合同制度,合同充分考虑开发者的利益,如保障他们自由的拥有外汇,在汇率方面不得对他们采取歧视性作法,他们可以自由的销售其产品,秘鲁通过《矿业法》来规范金属和非金属矿业资源的开发,根据这部法律,除去矿业特许权授予第三者的地区、或该法明确指出的地区必须征得事先允许外,矿业资源的勘察、勘探和销售均可自由开展而无须得到事先允许,本国或外国自然人或法人均有权参加矿产资源的勘探、开采、提炼和运输,此项权利通过特许制度来行使;国家通过能源和矿产部授予此类特许,但保留对这些资源的所有权。这些措施的实施鼓励了国内外的投资者,吸引了大量投资,促进了矿业的发展,矿业部门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进一步增强了矿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关键性作用,1998年矿业占全部出口的48%,占全国所得税的31%。   1993年8月政府颁布《石油组织法》,规定石油部门各种生产活动对本国和外国私人投资开放,并制定了一些刺激性措施,以便吸引急需的资金和技术来增加储备和产量,90年代后期,根据政府制定的市场经济政策,国家退出石油经济活动,将企业转给私人部门经营,秘鲁石油公司分解成9个有经营自主权的单位实行了私有化,这些措施产生了积极的效果,石油部门投资明显增加,1996年~1998年达到9.23亿美元。  

第三产业发展

藤森政府在推行自由市场经济改革的同时,注重发展旅游业,为此将国营秘鲁旅游公司的33家饭店转让给私人企业,并且对投资者实行优惠政策,以吸引资金改善旅游业的设施。在经济恢复、政策宽松和社会安定的气氛下,许多国际大型连锁饭店企业前来投资,在利马、阿雷基帕和库斯科等旅游热点城市兴建和扩建饭店。在利马,喜来登饭店、美洲饭店、海厄特村饭店、新的“乡村俱乐部饭店”和绿金饭店等豪华饭店不仅落户利马旧城中心,而且还扩展到圣伊西德罗和米拉弗洛雷斯高级住宅区,政府还与万豪、希尔顿和喜来登等大型饭店签订了管理库斯科新建饭店的合同,以提高其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   由于这些政策的实施和社会秩序的明显好转,秘鲁旅游业在90年代走出低谷并逐渐复苏,游客人数和旅游业收入不断增加。1992年秘鲁接待游客21.65万人次,收入2.37亿美元;1995年接待48.5万人次,收入5.20亿美元,在连续五年稳定增长后,1997年前往秘鲁游客又增加15%,达到75万人次,收入10亿美元;2000年游客数量增加38%,达102.7万人次。   藤森政府自1991年中期起,在全面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对交通运输业也进行了重大改革。改革的中心内容是取消国家管制和实行开放政策,目的是便利对外贸易活动的经营和提高运输特别是航空运输和海上运输的服务质量。为此政府颁布了一些法律规章,例如在运输方面,取消国营企业和国内私人企业的垄断和特权,实行运输业经营自由等;在货物装卸和港口与飞机场的作业方面,实行没有任何限制的对私人部门开放。这些规章的实施提高了运输业的经营效益,改善了服务质量,降低了进出口贸易的成本和旅客的花费。  

社会建设

1991年秘鲁政府开放电信业,1994年对数国营电信企业实行私有化,以后将这些企业合并成一家,同时大力吸引外资对电信部门进行现代化改造,1994年~1998年投资24.73亿美元更新其设施。90年代秘鲁的电信业获得很大发展,不仅扩大了服务的覆盖面,而且提高了服务质量。1994年~1998年,秘鲁新装固定电话线路125万条,使全国固定电话线路总数增加到201.2万条,移动电话发展也很快,1994年只有5.6万部,1998年增加到75万部,1999年增加到100万部。   为了在全国提供低造价住房,政府于1997年成立了“改善住房抵押基金会”,宗旨是通过向有资质的金融机构(如银行)提供基金,由它们向提出申请的公众提供抵押贷款,便于他们购买住房,基金会提出要关注低收入者的购房需求。   藤森政府努力完善医疗保险制度,1997年实行“免费学生保险”,向国立教育中心和教育计划中3~17岁的学生提供保险,共计约有600万人。1998年10月开始实行“母婴保险”,主要目的是向贫困家庭的孕期妇女和4岁以下儿童提供医疗费用,这项保险首先在塔克纳省和圣马丁省试点,后来逐步扩大到13个省。在1990-1992年与1997-1999年间,秘鲁的营养不足人口比率下降了 29%。   在90年代改革的过程中,国家提出关于教育的一系列方针和政策。《1993年宪法》规定:“教育的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对人文学科、科学、技术、艺术、体育和运动的认识、学习和实践。教育教人生活和工作并增进人的团结互助精神。”“大学教育的目的是进行专业培养、文化传播、知识和艺术创造与科技研究”。关于国家的义务,规定“国家有义务确保任何人不因经济状况或头脑或身体限制而不能接受教育”,“再分配共和国预算日常资金时教育优先”,因此“在国家的教育机构中实行免费教育”,在公立大学中,国家保障成绩良好但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接受教育的权利”。关于教育的性质,规定“初级、初等和中等教育是义务教育”。关于办学方式,宪法既鼓励公共办教育也允许私人办教育,“任何自然人或法人均有权依法促进和领导教育机构,与转移教育机构的所有权”。关于大学自治,规定“国家承认和保障教学自由”;各大学在管理、教学、行政和经济上实行自治,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依照自己的章程运作。   藤森政府奉行独立、自主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主张在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开展多元外交;赞成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主张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与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友好与合作关系;主张在联合国范围内加强国际合作,反对用武力解决国际争端,强调自决和不干涉原则。尊重作为普遍价值的人权,主张在禁绝毒品、反对恐怖主义、反对腐败和消除贫困等方面加强国际合作。努力开展社会外交和文化外交。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形势和发展民族经济、克服贫困的迫切需要,秘鲁在保持外交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注重外交为经济建设服务,将重点转向务实性的经贸外交。为此,秘鲁在保持和发展美国和西欧国家传统关系的同时,积极改善和扩展与拉美邻国的政治关系和经济联系;并利用秘鲁的地理位置,密切和加强与太平洋地区国家的联系与合作。1997年11月秘鲁成为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  

对美关系

1990年藤森总统执政后,注重改善与美国的关系,赞扬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的“美洲事业倡议”。美国也表示向秘鲁政府提供广泛的援助和合作。1991年5月,两国签署联合反毒协议。1992年藤森总统发动“自我政变”使宪制遭到破坏,美国以维护民主和人权为由参与对秘鲁的制裁,随后又发生秘鲁空军误伤美国运输机事件,两国关系一度冷淡,美国宣布中断原定给予秘鲁的3400万美元军事援助。   1992年7月,秘鲁政局稳定后,两国签署合作协议,美国承诺向秘鲁提供1100万美元资助扫毒行动。1993年,美国牵头成立第二个“支持秘鲁集团”,协助秘鲁重返国际金融体系,并批准给予最惠国待遇。1994年3月,美国政府宣布向秘鲁政府提供1.5亿美元援助,其中4200万美元用于反毒。在缉毒方面秘美双方曾有分歧,美国撤走了南方指挥部雷达监测系统。1994年10月,双方宣布恢复缉毒情报合作。1995年5月,秘美双方签署双边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美国通过国际开发署向秘鲁赠款3000万美元,发展古柯替代种植。   1995年底,由于美国授权以色列向厄瓜多尔出售4架K—FIR战斗机,两国关系又趋紧张,秘鲁政府召回驻美大使。1996年~1997年,美国国务院赞扬秘鲁在根除毒品贸易上的全面合作,两国关系改善。藤森政府时期与美国在贸易关系方面、旅游方面和经济合作方面均有所发展。此外,藤森执政时期,秘鲁与加拿大的关系发展较快。  

对欧关系

1990年藤森执政后,为实现重返国际金融体系,秘鲁进一步加强了同西欧的关系,1991年3月欧共体在利马开设了大使级常务代表处。藤森发动“自我政变”后,西欧普遍对秘鲁实行制裁,但西班牙较早恢复了与秘鲁的关系并提供援助。1993年10月,秘鲁总理兼工业部长阿方索·布斯塔曼特和外交部长埃弗拉因·戈登堡·施莱博分别访问西班牙和法国。同年,欧盟恢复了对秘鲁的援助,瑞士、西班牙、英国、法国先后与秘鲁签订投资保护协定。1999年,藤森总统应英国首相约翰·梅杰的邀请,赴英国伦敦参加了加强双边关系的会议。   1999年6月28~29日,秘鲁参加了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首届欧盟——拉美首脑会议,讨论进一步加强双方合作,特别是建立地区间自由贸易区问题。   藤森执政期间与西班牙双边关系发展顺利,1991年秘鲁和西班牙签订了《秘鲁与西班牙科技合作基础协议》,根据这项协议,西班牙通过多种渠道在扶贫、加强民主制、促进男女机会平等、创造生产性就业、教育、医疗卫生和环保等方面向秘鲁提供合作。   1991年至2000年11月,拉美19个西班牙语或葡萄牙语国家与欧盟成员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举行了10次伊比利亚美洲国家会议,秘鲁参加了所有这些会议,从而加强了与西班牙和葡萄牙以及欧盟其他国家的关系。   藤森执政期间,秘鲁与俄罗斯签订了关于文教和科技合作,互免外交、特别和公务护照签证,外长磋商和外交学院合作等多项新协议,发展各方面关系;1997年秘鲁向俄罗斯购买18架米格-17直升机,此外,秘鲁与乌克兰经济和贸易关系发展较快。1997年,秘鲁先后与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和立陶宛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对拉关系

藤森总统执政期间对所有秘鲁邻国进行了友好访问并推动和加强双边贸易。1992年藤森总统自我政变后,里约集团中止秘鲁的成员国资格,巴拿马和委内瑞拉宣布与秘鲁断交。为敦促秘鲁恢复宪制,美洲国家组织多次举行会议并派出三批代表团赴秘鲁,藤森也亲赴巴拿马出席美洲国家组织的会议,解释国内局势,经过不懈努力,与拉美国家关系有所改善。   1992年,秘鲁与传统上的友好邻邦玻利维亚签署《伊洛声明》,使玻利维亚这个内陆国家自南美太平洋战争后首次有了太平洋出海口,秘鲁也可通过玻利维亚的苏亚雷斯港进入大西洋,秘玻两国关系越来越好。   1995年1月,秘鲁和厄瓜多尔两国发生边界武装冲突,经过《里约热内卢议定书》4个保证国(美国、巴西、智利和美国)的调停,于3月下旬达成停火协议,7月两国签署在边界冲突地区建立非军事区的最后协议。1996年1月和9月,两国外长和总统分别就进一步解决边界冲突进行措施。同年10月秘厄两国签署《圣地亚哥协议》,同意在没有里约热内卢议定书保证国参与的情况下就两国间现存僵局进行磋商。1997年11月,两国签署四点协议,讨论关于厄瓜多尔通向马拉尼翁河河口的要求以及边界划分问题。1998年8月,哈米尔·马瓦德·维特就任厄瓜多尔总统后,藤森总统与其在第三国会晤,商讨永久解决边界争端事宜。同年9月,4个保证国以“仲裁”身份提出解决争端的一揽子方案。10月17日~18日两国总统和外长在巴西利亚签署《巴西利亚总统条约》,确认《里约热内卢议定书》确定的边界,从而结束了两国领土争端,1999年5月完成冲突地区划界。   90年代以后,由于巴西在解决秘鲁与厄瓜多尔的边境纠纷并最终达成协议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秘鲁与巴西的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并开始扩展到经贸方面,1997年以后,两国经常进行高层接触,关系发展很快。1999年巴西总统费尔南多·恩里克·卡多佐访问秘鲁,双方签署了《利马行动计划》等文件。在与阿根廷关系,90年代后,秘阿两国签订了关于政治协调、秘鲁-阿根廷一体化、经济互补、相互促进和保护投资以及移民问题的一系列协议。   1993年,秘鲁和智利两国政府达成《利马协定》以改善关系,但该协定未能获得秘鲁议会批准,1996年1月,秘鲁政府向智利提出新建议,但只字未提上述协定,1998年秘鲁智利两国签署了经济互补协议和相互促进和保护投资协议,促进了贸易关系与经济合作的发展,1999年11月13日秘鲁智利双方签署《1929年利马条约未决条款执行文书》,解决了太平洋战争遗留的问题后才逐步走入正轨。  

对亚关系

20世纪90年代,秘鲁积极寻求与日本进一步发展关系,两国关系发展较快,日本在秘鲁对外关系中的地位明显上升。由于藤森本人是日本裔的特殊身份,藤森执政后曾5次访问日本,秘鲁同日本贸易关系日益密切,秘鲁成为拉美国家中接受日本援助最多的国家。秘鲁同韩国的贸易往来和其他合作日益扩大,1996年9月,韩国总统金泳三访问秘鲁,期间韩国与秘鲁签署了南极科技协定和渔业协定。   1990年藤森总统执政后,秘鲁政府确立了对中国友好的方针,为发展两国关系奠定了更好的基础。1991年4月藤森总统正式访问中国,这是秘鲁总统第一次访华,11月藤森对中国进行过境访问,1994年6月藤森第三次访问中国,双方签署《关于鼓励和相互保护投资协议》和《中秘领事条约》。1995年10月9日~12日,李鹏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对秘鲁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中国国务院总理首次访问秘鲁,期间双方签署了《中国银行向秘鲁共和国提供1.5亿美元出口买方信贷的协议》等文件。1999年11月16日和1999年9月12日,江泽民主席在马来西亚和新西兰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都与藤森总统举行会晤。  

人物评价

1990年秘鲁大选,当知名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眼看自己大势已去时,极有风度地前往竞争对手家中亲自表达愿退出竞选之意,让他大感意外的是,他的对手———藤森此时已站在大门外迎接他,在秘鲁,亲自到门外迎宾呼客极为罕见。当然这种谦卑只是藤森性格的一面,他也曾不顾劝说,脚踏着游击队员的尸体摆出架势让记者拍照。   藤森当选秘鲁总统后凡事亲历亲为,有些事甚至小到无法想象。一次藤森乘专机前往水灾灾区视察,机长问藤森是否需要替他铺床休息一会儿。藤森没有回答机长的问话,只是冲他摆摆手,然后亲自开始铺床。秘鲁社会学家保罗·冈萨雷斯说:“藤森不相信任何人,他或许是秘鲁历史上唯一一位没有秘书的总统。”   藤森不擅言辞,幼年的经历成就了藤森少说多做的风格,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以后的执政思路。这种草根性深深扎在藤森的骨髓里,他上任后考察偏僻的村庄,头戴草帽,吃农家的粗茶淡饭,睡在农家的窝棚里,给当地建学校,修公路,拉电线,赢得不少下层平民的称赞。但与此同时,他对于一贯在秘鲁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欧洲移民的打压却也最终动摇了他的政治根基。   藤森一贯敢说敢做,当初为了竞选总统不惜变卖家产,坐着拖拉机挨家挨户拉选票。   藤森把自己比喻成推土机,表现了这位农业专家出身的总统,对推土机铲除中推进的特点有所偏爱,同时也可以看出,藤森个人性格当中,存有一种类似推土机式的执着、极端和不顾一切的风格。   藤森的主要功绩是任内采取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稳定了国内的经济和平定内乱,通过十年的努力,使秘鲁成为南美洲一个稳定的国家。秘鲁重新进入全球经济体系,并吸引了外资。同时利用政府支出增设学校、道路,并改善通讯基础建设。但藤森的领导也被批评过于专制,部分政治分析家认为藤森政府在1992年实行戒严后走向了专政,藤森的风格有时被评为“民粹独裁主义”。   藤森接受过罗马天主教洗礼仪式,是一名正式的罗马天主教徒,藤森精通西班牙语、日语、英语、法语。藤森在日常生活中说西班牙语,但他在家中以说日语为主。并且保留着传统的日本人生活习惯。藤森貌似文弱书生,但他非常喜好日本柔道,经常苦练,曾获得"黑腰带武士"的称号。  

人物事件

库琴斯基于2016年6月代表“为了变革秘鲁人”党以微弱多数赢得总统选举。他曾在竞选期间承诺不会赦免藤森。 库琴斯基前不久险遭弹劾。他此番不顾被指食言赦免藤森,引发库琴斯基与个别反对党议员进行“秘密交易”的猜测。 因被巴西“行贿大户”、奥德布雷希特建筑工程公司指认受贿,库琴斯基先前面临国会弹劾威胁。秘鲁反对党发起弹劾动议,要求以“永久性丧失道德行为能力”为由弹劾他。国会21日表决,否决了弹劾案。  

家庭成员

藤森1974年同苏珊娜·藤森结婚,两人于1996年离婚。他们共有4个子女,分别是藤森庆子(索菲娅,1975年出生,曾参加2011年和2016年总统大选)、藤森健治、藤森宏、藤森佐治。2006年藤森同片冈都美结婚。藤森的兄弟圣地亚哥·藤森(1946年出生)是秘鲁的国会议员,曾担任藤森总统的顾问,并参加了2006年秘鲁总统选举。   人民力量党的领导人是藤森庆子,前总统阿尔韦托·藤森之女,因涉嫌腐败接受调查。一家法院2018年10月31日裁定她入狱36个月,以防潜逃。藤森庆子否认“受贿”,指认司法机关对她“政治迫害”。  

个人语录

———“我是一个大胆的人,面对挑战就是我的生命。”   ———“总统,这是我的职业,我的使命,即使我上了天堂,我仍然在天堂中领导秘鲁前进,秘鲁不能没有我。”  

特赦出狱

2017年12月24号晚,秘鲁总统库琴斯基批准了对前总统阿尔贝托·藤森人道主义特赦的申请,称考虑到其健康情况已有严重的生命危险。23号晚,在狱中服刑的藤森因血压严重下降且心律异常,已转往地方医院治疗。  

参考来源

  1. [1],搜狐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