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虎丘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虎丘路
图片来自gushiciku

虎丘路,原名博物院路Museum Road),是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的一条南北向道路,南起北京东路,北至苏州路,全长334米,宽度为11.5米-15.4米。

1860年代初,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修筑此路,1865年命名为上圆明园路。1873年,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博物院设在本路,于是在1886年改名博物馆路。1943年改名虎丘路。沿路为仓库、住宅,有文汇报社。现在虎丘路是上海外滩源地块的一部分。

交汇道路

近代建筑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英语: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缩写:SMC)是上海公共租界内的最高行政当局[1]。1854年7月11日,依据新修订后的《上海土地章程》,由上海租地人会选举产生首届工部局。1943年汪精卫政府接收上海公共租界后停止存在。

历史

1853年9月7日,小刀会攻占上海县城满清政府失去对外侨居留地的控制。1854年7月11日,上海公共租界组成自治的行政机构工部局,开始形成自己的警察法庭监狱等一套类似于政府的体系,进行市政建设、治安管理、征收赋税等行政管理活动。其后开辟的租界,都仿照上海公共租界的制度。工部局在实质上担任了上海公共租界市政府的角色。

1943年,汪精卫政府接收上海公共租界,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宣告结束。

结构

董事会

在规模最大的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由董事会领导,1870年以后一般有9名董事。董事为无给职。董事互选产生总董。

英国人始终占据工部局董事会大多数席位,美国人通常占据1-2个席位。1873年-1914年,通常为德国人保留一个席位;1915年以后,这个席位转给了日本人。1928年,3名华董贝淞荪袁履登赵晋卿)经选举首次进入董事会;1930年,又增至5名。虞洽卿刘鸿生后来曾当选华董。

1924年,美国人首次出任工部局总董。

参考文献

  1. 工部局机构. 上海租界志. 2003-08-28 [2019-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