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蛇口街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蛇口街道,隶属于深圳市南山区,位于南头半岛东南端,东临深圳湾,隔海与香港元朗相望;西、北与招商、粤海两街道相邻,辖区总面积15.94平方千米。截至2017年,蛇口街道常住人口16.7万人,其中户籍人口6.32万人。

截至2020年6月,蛇口街道下辖13个社区。

截至2017年,蛇口街道有股份合作公司6家,总收入15591万元。 [1]

中文名: 蛇口街道

行政区类别: 街道

所属地区: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地理位置: 南山区东南部

面 积: 15.94 km²

下辖地区: 13个社区

政府驻地: 蛇口新街蛇口大厦11-12号

电话区号: 0755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16.7 万(2017年)

历史沿革

清代,蛇口地域为新安县典史管属地,有湾下村、伶仃村民国时期,地域初属宝安县第一区湾下乡,后属第一区南厦乡,再属第一区南头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第一区南屏乡。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属宝安县莲城十约南屏人民联乡,后改为南头联乡。

1950年4月18日,内伶仃岛解放。1951年,属新民乡。1953年1月,宝安县以西海、东海、南头、盐田为试点开展渔民民主改革运动,筹建渔民乡政权。7月,成立蛇口乡(渔民乡),管辖蛇口村(圩镇)内伶仃岛、大铲岛。是年,蛇口地域属第五区蛇口乡、新民乡。1956年10月,地域属南头区蛇口乡南山乡。1958年7月,为加强渔业生产,蛇口乡改为蛇口镇。是年9月,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地域属超英公社蛇口生产管理区。1959年4月,西海(蛇口水产)公社成立,驻地南头大板桥,与县水产部合署办公。

1961年7月,西海(蛇口水产)公社改称蛇口公社,公社驻地蛇口圩镇。蛇口地域属南头区蛇口公社、南头公社。1963年1月,宝安县调整第行政区划。

1970年,调整公社管辖范围,南头公社湾下大章队划归蛇口公社管辖,蛇口公社大新大队、北头大划归南头公社管辖,西乡大队划归西乡公社管辖。

1977年5月,湾下大队析出南水大队。1979年1月,蛇口公社隶深圳市南头区是年初,蛇口公社划出陆地面积2.14平方公里兴建招商局蛇口工业区。

1981年8月,蛇口公社改隶深圳市罗湖区。1982年5月,蛇口公社改称蛇口办事处,蛇口办事处自此建立。1983年9月,隶深圳市南头区。1984年8月,蛇口办事处改称蛇口镇,隶属于深圳市蛇口区。

1990年9月,南山区成立,蛇口镇处改称蛇口街道,隶属于深圳市南山区。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9年4月,西海(蛇口水产)公社,下辖沙井(蚝业)、西乡(蚝业)、大铲岛、内伶仃岛、蛇口一大队、蛇口二大队、海湾蚝业大队、大新、后海、北头、渔农村。蛇口地域属西海(蛇口水产)公社、头公社。

1963年1月,蛇口公社下辖西乡大队、北头大队、大新大队、后海大队、海湾大队、渔业一大队、渔业二大队、大铲大队以及国营后海养殖场,17个生产队。

1970年,蛇口地域属蛇口公社,上隶宝安县,设有湾下大队、后海大队、渔业一大队、渔业二大队、海湾大队、大铲大队。

1982年5月蛇口办事处建立时,辖有湾下大队、南水大队、渔业一大队、渔业二大队、后海大队、海湾大队、大铲大队。

1983年11月,大队改设为村,设渔一村、渔二村、湾下村、南水村、大铲村、后海村、海湾村、海滨街居委会(该居委会未成立)。

1984年8月,蛇口办事处改称蛇口镇(行政机关设办事处)下辖村未变。

1991年2月,后海村划归海街道,蛇口街道辖6个村。

1992年9月,渔一村、渔二村、南水村、湾下村、海湾村、大铲村改设为居委会,其中湾下村改称湾厦居委会。

1998年12月,调整原8个居委会辖区规模,新成立6个居委会:湾厦居委会、海湾居委会、渔一居委会、渔二居委会、南水居委会、海滨居委会、大铲居委会、围仔西居委会、东角头居委会、雷岭居委会、海昌居委会、华洋居委会、临园居委会、荣村居委会。

2001年10月,居委会改设为社区,蛇口街道14个居委会调整改设为10个社区。

2004年,蛇口街道辖东角头、湾厦、海湾、渔一、渔二、海滨、海昌、南水、大铲、雷岭、内伶仃岛11个社区。

2010年,蛇口街道辖东角头、湾厦、海湾、渔一、渔二、海滨、海昌、南水、大铲、围仔、雷岭、内伶仃岛12个社区。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蛇口街道辖东角头、湾厦、海湾、渔一、渔二、海滨、海昌、南水、大铲、围仔、雷岭、内伶仃岛、深圳湾13个社区。办事处驻蛇口新街蛇口大厦11-12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蛇口街道位于南头半岛东南部,东临深圳湾,西濒珠江口,南与香港新界隔海相望。南临深圳湾海与香港元朗相望:西、北与招商、粤海两街道相邻由西向东依次沿康乐路、商乐街、水湾路、招商路、花果路、工业七路、后海滨路、东滨路为界。辖区总面积15.9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蛇口街道为海滨丘岗平地有公岭蛇口山陆地最高海拔88米,有内伶岛、大铲岛、洲岛3个海岛。

自然资源

内伶仃岛保护区内有白桂木、土沉香、野生荔枝和野生龙眼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猕猴、水獭、穿山甲、黑耳鸢、蟒蛇、虎纹蛙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人口

截至2017年,蛇口街道常住人口16.7万人,其中户籍人口6.32万人。

经济

截至2017年,蛇口街道有股份合作公司6家,总收入15591万元。

交通

蛇口街道主要道路有后海大道、望海路、后海滨路、中心路、科苑大道等;深圳地铁2号线(蛇口线)贯穿辖区深港西部通道跨海大桥北端起于蛇口东角头填海区有一级渔港蛇口渔港。

社会事业

文体事业

1957年,宝安县蛇口文化站成立,隶属宝安县文化馆,面积80平方米。1964年,改称为蛇口公社文化站,藏书2000多册,面积250平方米,设图书、报刊阅览室,组织节日文化活动。1985年,蛇口公社文化站更名为深圳市蛇口区文化站由蛇口镇办事处管理,面积500平方米。1991年,蛇口街道第一家影剧院蛇口影剧院建成,为集会议、演出、放映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总投资近800万元。是年,文化站迁至蛇口新街10号蛇口文化娱乐中心,包括影剧院、图书阅览室、社区舞台、文化长廊、棋牌活动室、舞蹈室、健身室、书画室、文化书店、培训部等活动场所。1997年,蛇口文化站被评为广东省特级文化站。1999年,按照“季季有主题,逢节有活动”的要求举办首届“东帝杯”篮球邀请赛、象棋围棋赛、保龄球对抗赛等。在南山区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上,蛇口街道团体总分居全区街道之首。文化站建有图书阅览室、影剧院以及歌舞厅、棋牌室、培训室、儿童游乐场等,居委会均建有文化室社区文化节庆亦趋于活跃,有渔二社区“开丁节、海湾社区“社员节”、南水社区“姊妹节”、湾下社区“老人节”。逢节庆,除吃“大盆菜”以外,必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翌年,蛇口广场开工建设,设有露天舞台、体育中心,总投资1200万元。是年,湾厦社区投入80余万元,兴建灯光篮球场1个,标准网球场2个:渔一社区建篮球场2个:各农村城市化社区均设有乒乓球室;举办街道首届家庭趣味运动会。

2001年,蛇口街道大力实施社区文化建设“四个一工程(一个组织网络、一支队伍、一套设施、一系列活动),各社区建图书馆、健康娱乐活动室建设海湾社区,东角头社区、湾厦社区3套13站健身路径,组建蛇口老年艺术队、蛇口足球队、湾厦篮球队、南水客家山歌(秧歌)队、大铲音乐社、居乐舞蹈队、渔一拔河队、渔二老人腰鼓队、书法协会等队伍,举办“三八”妇女节、“五”劳动节、“五四”青年节、“6·5”世界环保日等文艺演出,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型歌舞晚会,举办街道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

2003年,湾厦社区投资兴建足球场街道投资50多万元,装修10个社区图书馆和健康娱乐活动室。成立蛇口体育分会。至年底,街道有各种文化体育设施63处,其中活动中心8处、阅览室10个、篮球场9个、羽毛球场4个、露天体育场6处。道被评为广东省城市体育先进社区,文化站再次被评为广东省特级文化站。蛇口街道文化古迹有蛇口樊氏宗祠、蛇口刘氏宗祠、蛇口天后庙。

教育事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蛇口地域无学校。1955年,创办蛇口渔民小学(后改名蛇口小学)。

1958年,在蛇口开办宝安县水产学校,不久停办。1964年,在内伶仃岛创办内伶小学。1970年,创办蛇口中学,为公立学校,有初中部、高中部,占地2.0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是年,蛇口公社有学校6所(普通中学1所小学5所),学生749人,教师46人。1978年,有学校6所(普通中学1所,小学5所),学生891人,教师48人

1980年,蛇口街道内伶岛渔民全部搬迁到蛇口内陆定居,内伶小学停办。1989年,创办蓓蕾幼儿园。

1993年,蛇口街道创办蛇口幼儿园。翌年,成立蛇口学校董事会,成员单位15个,旨在凝聚社会各方力量,支持多渠道办学。

1995年,蛇口街道吸纳捐款56万元,设立蛇口教育发展基金,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在江西建立希望小学2所。是年,创办海湾小学、新超幼儿园。1997年,创民办东湾小学,解决劳务工子女入学困难,租用蛇口小学地块作为办学场所,创办育林幼儿园。翌年,划拨900平方米厂房给蛇口学校董事会,作为教育基金创收基地。创办小天使幼儿园。1999年,创办海湾幼儿园。

2001年,蛇口街道创办育苗幼儿园、春苗幼儿园。2002年,创办南水幼儿园、湾厦幼儿园。2003年,全街道共有:幼儿园10所,占地面积1.5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2万平方米,在园幼儿1764人:小学3所,占地面积2.7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在校生3051人;中学1所,占地面积2.0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在校生1371人。

医疗卫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蛇口地域无医疗机构。1955年,蛇口联合诊所成立,有医务人员5人。1965年扩建为蛇口公社卫生院。

1984年,蛇口卫生院更名为蛇口医院。1989年蛇口医院更名为蛇口人民医院。1994年,成立初级卫生保健委员会,各居委会成立初保领导小组,其中,3个居委会办起卫生保健站,开展疾病防治、老年常见病防治与保健、幼儿育养知识等健康教育讲座。

2001年,成立蛇口人民医院海湾社康中心,用房面积60平方米,有医务人员2人、病床2张。

2003年,成立南水社康中心,用房面积159平方米,有医务人员5名。至年底,蛇口街道有医院1所(蛇口人民医院),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有医务人员200人,病床224张:有社康中心2个。

风景名胜

内伶仃岛位于珠江口内伶仃洋东侧。面积554公顷(高潮位477.8公顷)。1984年4月经广东省政府批准建立内伶仃岛森林生态系统植物省级自然保护区,1988年5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视频

深圳市南山区蛇口街道渔一社区二胡独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