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蛤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蛤蜊,软体动物,壳卵圆形,淡褐色,边缘紫色,生活在浅海底,有花蛤、文蛤、西施舌等诸多品种。

其肉质鲜美无比,被称为"天下第一鲜"、"百味之冠",而且它的营养也比较全面,它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铁、钙、磷、碘、维生素、氨基酸和牛磺酸等多种成分,低热能、高蛋白、少脂肪,能防治中老年人慢性病,实属物美价廉的海产品。目前发现最高龄蛤蜊为507岁(不幸的是在研究的时候,科研人员把它弄死了)。此外蛤蜊也被称为地球五大不死神兽之一。 折叠编辑本段基本简介 种类

蛤又叫蛤蜊,有花蛤、文蛤、西施舌等诸多品种。其肉质鲜美无比,被称为"天下第一鲜"、"百味之冠",江苏民间还有"吃了蛤蜊肉,百味都失灵"之说。蛤蜊的营养特点是高蛋白、高微量元素、高铁、高钙、少脂肪。许多贝类也具上述特点。为蛤蜊科动物四角蛤蜊或其他各种蛤蜊的肉。产我国沿海一带。

折叠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贝壳2片,坚厚,略呈四角形。壳长36~48毫米,高34~46毫米,宽度

蛤蜊 蛤蜊 约当高的4/5。左右两壳相等。壳顶尖,略向前屈,位于贝壳背缘中部稍向前端。壳面中部膨胀,向前、后及近腹缘急剧收缩,致前、后缘多少形成肋状,小月面和楯面心脏形。壳面生长纹明显粗大,形成凹凸不平的同心环纹。贝壳具壳皮,顶部白色或淡紫色,近腹面为黄褐色,腹面边缘常有一极狭的黑色环带。贝壳内面灰白色。铰合部宽大。左壳具1个分叉的主齿;右壳有2个排列成八字形的主齿;侧齿发达,均成片状。外韧带小,淡黄色,内韧带极发达,黄褐色。外套痕清楚,接近腹缘,外套窦不甚深,末端钝圆。前闭壳肌痕稍小,呈卵圆形,后闭壳矶痕稍大,近四形。外套膜边缘双层,内缘有分枝的小触手。水管为黄白色,末端具触手。足部发达,侧扁,呈斧状。生活于浅海泥沙滩中,我国沿海均有分布。

挖蛤蜊的方法

一把小铲子。退潮时,仔细看沙滩上会发现一些小洞。注意,小洞的直径一般不到三毫米。再大的可就是小沙蟹和海蚯蚓的洞了。用铲子贴着小洞铲下去,翻过来就是一个蛤蜊。另一个方法很省力,但是效率不高。纯属运气。趁刚刚长潮的时候,海浪会把沙中的蛤蜊卷上来,只要站在海水没及膝盖的地方,海浪过来,一般都能摸到一,两个。但必须是刚刚涨潮的时候。

折叠编辑本段营养功效 折叠营养价值 蛤肉的营养价值丰富,在每100克蛤肉中含蛋白质10克、脂肪1.2克、碳水化合物2.5克,以及碘、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而蛤壳中则含碳酸钙、磷酸钙、硅酸镁、碘、溴盐等。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在文蛤中有一种叫蛤素的物质,有抑制肿瘤生长的抗癌效应。


化学成分

食部每100克含水分80克,蛋白质10.8克,脂肪1.6克,碳水化物4.6克,灰分3克,钙37毫克,磷82毫克;铁14.2毫克,维生素A400国际单位,硫胺素0.03毫克,核黄素0.15毫克,尼克酸1.7毫克;每公斤干蛤含碘2400微克。又食部每100克含抗坏血酸5毫克。

折叠药用价值 蛤蜊味咸寒,具有滋阴润燥、利尿消肿、软坚散结作用。《本草经疏》中记载,说:"蛤蜊其性滋润而助津液,故能润五脏、止消渴,开胃也。咸能入血软坚,故主妇人血块及老癖为寒热也。"除这种传统用法外,还对蛤蜊组织进行化学提取,提取物称为蛤素。动物实验证明,蛤蜊对小鼠的肉瘤和腹水瘤都有抑制作用和缓解作用。

现代医学认为,蛤蜊肉炖熟食用,一日三次可治糖尿病。蛤蜊肉和韭菜经常食用,可治疗阴虚所致的口渴、干咳、心烦、手足心热等症。常食蛤蜊对甲状腺肿大、黄疽、小便不畅、腹胀等症也有疗效。(《本草经集注》)

功效作用

蛤蜊肉以及贝类软体动物中,含一种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的代尔太7-胆固醇和24-亚甲基胆固醇,它们兼有抑制胆固醇在肝脏合成和加速排泄胆固醇的独特作用,从而使体内胆固醇下降。它们的功效比常用的降胆固醇的药物谷固醇更强。人们在食用蛤蜊和贝类食物后,常有一种清爽宜人的感觉,这对解除一些烦恼症状无疑是有益的。

蛤蜊忌与田螺、橙子、芹菜同食。

折叠 折叠编辑本段沿海地区特产 蛤蜊是青岛、大连、烟台、威海等沿海城市的独特海产品,在大连被称为蚬子蛤蜊在青岛被俗称gá la(此处为轻声)烟台称为蛤(gǎ)。蛤蜊的中文名叫杂色蛤仔,

栖息在潮间带中、下区以下的泥沙滩海底,以干潮线以下产量最多。其栖息于泥沙中的深度,一般都不超过自己身体长度的2倍。每逢阴历的初一、十五,落大潮后人们多去海滩挖掘这一海味来解馋,大量生产则用挖蛤蜊船在深水处采捕。

青岛的花蛤是当地特产之一,每年5-6月份正是最肥鲜的时期。

折叠编辑本段蛤蜊粉 拉丁名:Mactra quadrangularis Deshayes 异名:蛤粉(《圣惠方》)


相关药材:蛤蜊

来源:为蛤蜊科动物四角蛤蜊等贝壳的粉末,动物形态详"蛤蜊"条。

制法:取蛤蜊壳入炭火中烧煅后研成细粉。吴球:"凡用蛤粉,取紫口蛤蜊壳,炭火煅成,以熟栝楼连子同捣,和成团,风干用,最妙。"

性味:

1、《丹溪心法》:"咸,寒。"

2、《本草撮要》:"性涩。"

归经:入肺、肾经。

1、《本草求真》:"入肾、肺、肝。"

2、《得配本草》:"入足阳明、少阴。"

折叠功用主治 清热,利湿,化痰,软坚。治痰饮喘咳,水气浮肿,胃痛呕逆,白浊,崩中,带下,瘿瘤,烫伤。

1、朱震亨:"治热痰、湿痰、老痰、顽痰,疝气,白浊,带下。同香附末,姜汁调服,主心痛。"

2、《纲目》:"清热利湿,化痰饮,定喘嗽,止呕逆,消浮肿,利小便,止遗精白浊,心脾疼痛,化积块,解结气,消瘿核,散肿毒,治妇人血病。油调涂汤、火伤。"

3、《本草备要》:"与牡蛎同功。"

4、《本经逢原》):"清肺热,滋肾燥,降痰清火,止咳定喘,消坚癖,散瘿瘤。"

5、《本草再新》:"除烦止渴,利大小便。'

折叠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1~3钱。外用:调敷。

宜忌:

《本草经疏》:"脾胃虚患者宜少用,或加益脾胃药同用为宜。"

折叠选方 1、治痰火喘嗽:蛤蜊壳洗净,放炭火上烧焙,去火毒,为末,磁器收贮,遇痰火症,取一两,分为三服,少吃晚饭,先用面糊调,捏丸如黄豆大,少用滚水,将丸药二、三口吞下,旋丸旋吞,不可放干。(《经验广集》蛤蜊散)

2、治气虚水肿浮胀:大蒜研烂,以蛤粉和,五分两,可丸即止,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白汤下。(《百一选方》)

3、治小便不通:蛤粉半两,麻根半两。捣细罗为散,每于空心,以新汲水调下二钱。(《圣惠方》)

4、治虚热遗精:黄柏(炒)、知母、蛤粉各一斤。青黛(飞)为衣,粥丸服。(《医学六要》)

5、治胃气痛:瓦楞子十个,蛤蜊壳十个。二味火煅,共为细末,姜汤送下。(《梅氏验方新编》)

6、治心脾疼:真蛤粉一钱(炒),桂(去皮)一钱,干姜(炮)二钱。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百一选方》)

7、治汤火伤:蛤蜊壳烧研为末,油调涂之。(《养生必用方》)

8、治吹奶:蛤粉三分,槐花三分,麝香一分(细研)。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热酒调下一钱。(《圣惠方》)

9、治肺痈:蛤蜊,童便煅研,甘桔汤日进三服。(《本经逢原》)

10、治雀目:真正蛤粉,炒黄色为细末,上油蜡就热和为丸,如皂子,纳于猪腰子中,麻缠蒸热食之,可配米粥。(《儒门事亲》)

折叠名家论述 1、王好古:"蛤粉乃肾经血分之药,故主湿嗽、肾滑之疾。"

2、《本草衍义补遗》:"蛤粉治痰气,能降、能消,能软、能燥。"

3、《纲目》:"蛤喇粉寒制火而咸润下,故能降焉;寒散热而咸走血,故能消焉;坚者腝之以咸,取其属水而性润也;湿者燥之以渗,取其经火化而利小便也。"

4、《本草经疏》:"蛤粉味咸气寒无毒。为诸痰之要药。盖痰未有不由火气上炎煎熬津液而成,咸能软坚润下,得之则火自降,痰结自消矣。" 折叠编辑本段高龄蛤蜊 折叠简介 被称作 被称作 2013年11月13日,世界上最老生物的实际年龄比之前测算的还要大100多岁。但可惜的是,这个507岁"高龄"的软体动物已经被科学家不小心弄死了。

折叠发现 这种被叫做"明"的蛤蜊一种深海圆蛤类动物,研究人员2006年从北大西洋的海底将其捕捞出来,然后放置在冷冻柜里以待后续研究。然而,当研究者为了分析它而撬开它的壳时,明的生命迹象渐渐消失了。

折叠年龄计算 英国班戈大学海洋科学家保罗·巴特勒说:"第一次我们计算有误,也许那时我们正忙于出版我们的发现结果而有点草率。但我们现在能绝对确认我们得到了正确的数字。"[1]

通过计算这个软体动物内壳上的生长轮数,研究人员最初估算出惊人的结果,明已经有405岁了!这个结果已经得到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