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血液循环共振理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血液循环共振理论是一种仍未广为学界接受、关于人体血液循环的理论,由以台湾中央研究院物理所的王唯工教授(Wei-Kung Wang)为首等人所提出,认为此理论补足并解释了一些现代循环生理学理论所无法解释的现象。其人并将此一理论连结到中医学,用以解释中医学许多理论与现象,比如气、血、五脏六腑、宗气、气聚膻中、心肾不交等等。[1]

理论架构与实验

此一理论认为:自离开心脏后,从主动脉到小动脉的血液输送,非如传统循环生理学的流量理论,是如同流体般的血流直接流动;相对地,心脏所挤射出的血液撞击在主动脉弓上,能量从动能转换成弹性位能,并以压力波的形式沿着降主动脉等大血管往远心端传送,直到器官与主动脉相连接的小动脉。小动脉呈现为主动脉的分枝缺口,在此处压力波将血液挤出,提供器官的灌流。

而根据此一理论,其对传统流量理论提出的诘问之一:心脏功率仅1.7瓦,如何提供直达远离心脏之器官所需的血流动能?其认为在胚胎发育上,如肝、肾等等器官供血动脉的血管生成是透过本身频率与心脏跳动频率呈现谐波倍频方式发育而得,因此在循环上,压力波的输送因为共振而容易抵达器官,因此称之为“共振理论”。

在实验上,发表于1991年7月的《Circulation Research》论文采用了由帮浦、弹性管(模拟动脉)与分枝上置放气球(模拟对器官的“喷血”或灌流)所架构成的仿体模拟血液循环系统,以观察共振现象;另外也对大鼠进行血管结扎,测试真正生理性上结扎前后的压力波变化。其研究指出共振现象可以用电路上由电容、电感、电阻所构成的传输线来类比,其中电容与电感构成的共振器代表压力波在弹性管的共振传递,而电阻代表了流过器官的血液自动脉向静脉的压降与阻尼。

视频

血液循环共振理论 相关视频

医学科普 心脏的结构与血液循环
临床解剖学:血液循环下的体循环、肺循环以及侧支循环的概念,血液循环过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