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网络的图片

藕,中药名。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肥大根茎。分布于南北各地。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散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热病烦渴,吐衄血,下血。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藕

别名;光旁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毛茛目

科;睡莲科

属;莲属

种;莲

分布区域;南北各地

采收时间;秋、冬及春初采挖

入药部位

肥大根茎。

性味

味甘,性寒。

归经

归心、肝、脾、胃经。

功效

清热生津,凉血,散瘀,止血。

主治

用于热病烦渴,吐衄血,下血。

相关配伍

1、治小便热淋:生藕汁、地黄汁、葡萄汁各等分。每服半盏,入蜜温服。

2、治冻脚裂坼:蒸熟藕捣烂涂之。(1-2方出自《纲目》)

3、治上焦痰热:藕汁、梨汁各半盏,和服。(《简便单方》)

4、治坠马积血心腹,唾血无数:用干荷花并干藕为末,洒调,方寸匕,日三服。(《卫生易简方》)

5、治吐血:白茯苓(去黑皮)、生干地黄(焙)、蒲黄各等分。捣罗为细散,每服二钱匕,生藕汁半盏,调匀顿服。(《圣济总录》藕汁散)

用法用量

内服:生食、捣汁或煮食,适量。外用:适量,捣敷。

使用注意

赞宁《物类相感志》:“忌铁器。”

炮制

一、采集加工 秋、冬及春初采挖,多鲜用。 二、炮制方法 捣取汁用。

形态特征

莲又名荷、芙渠、泽芝、水芝、荷花。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茎横生,肥厚,节间膨大,内有多数纵行通气孔洞,外生须状不定根。节上生叶,露出水面;叶柄着生于叶背中央,粗壮,圆柱形,多刺;叶片圆形,直径25-90cm,全缘或稍呈波状,上面粉绿色,下面叶脉从中央射出,有1-2次叉状分枝。花单生于花梗顶端,花梗与叶柄等长或稍长,也散生小刺;花直径10-20cm,芳香,红色、粉红色或白色;花瓣椭圆形或倒卵形,长5-10cm,宽3-5cm;雄蕊多数,花药条形,花丝细长,着生于花托之下;心皮多数,埋藏于膨大的花托内,子房椭圆形,花柱极短。花后结“莲蓬”,倒锥形,直径5-10cm,有小孔20-30个,每孔内含果实1枚;坚果椭圆形或卵形,长1.5-2.5cm,果皮革质,坚硬,熟时黑褐色。种子卵形,或椭圆形,长1.2-1.7cm,种皮红色或白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长环境

生于水泽、池塘、湖沼或水田内,野生或栽培。广布于南北各地。

药材性状

根茎肥厚横生,外皮黄白色,节部缢缩,生有腋芽及不定根,节间膨大,大小不等。质脆,断面白色,有许多大小不等的纵行管道,有白色细丝状物。无臭,味微甘而涩。

相关论述

1、论生藕、熟藕性能及服食方法①缪希雍:“藕,生者甘寒,能凉血止血,除热清胃,故主消散瘀血,吐血,口鼻出血,产后血闷,罯金疮伤折及热渴,霍乱,烦闷,解酒等功;熟者甘温,能健脾开胃,益血补心,故主补五脏,实下焦,消食,止泄,生肌,及久服令人心欢止怒也。”(《本草经疏》)②王士雄:“藕以肥白纯甘者良。生食宜鲜嫩,煮食宜壮老,用砂锅桑柴缓火煨极烂,入炼白蜜收干食之,最补心脾。若阴虚,肝旺,内热,血少及诸失血证,但日熬浓藕汤饮之,久久自愈,不服他药可也。”(《随息居饮食谱》)[1]

参考文献

  1. , 360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