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行者街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行者街道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地处临潼城区东北渭河平原地带。东与秦陵街道相邻,东南、南与骊山街道接壤,西南与斜口街道为邻,西、西北与西泉街道毗邻,北隔渭河北田街道相望,东北接新丰街道,总面积27.4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6月,行者街道下辖11个村(居),其中:2个社区、9个村。2011年,行者街道总人口31517人,农业总产值达到1.9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2亿元,各类存款余额1.5亿元。[1]

中文名: 行者街道

行政区类别: 街道

所属地区: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

地理位置: 临潼城区东北渭河平原地带

面 积: 27.4 km²

下辖地区: 2个社区、9个村

政府驻地: 行者村

电话区号: 029

邮政区码: 710600

车牌代码: 陕A

人 口: 31517人(2011年)

历史沿革

地名由来

据传,清代有一苦行僧以终生募化所得,在此建行者桥,村以桥名。办事处因驻行者村而得名。

建置沿革

清末时属新义里。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后,属骊山镇八、九、十、十一堡,其中八堡辖苍头(西沟、北庄),九堡辖行南、行北、下朱、行东等村,十堡辖西河、小寨等村。十一堡辖白庙、张庄、马坊等村。

1949年后,属二区五、六、七乡,辖境同上。

1958年9月,属华清公社行者管理区,辖境同前。

1961年4月,成立行者公社。1984年4月,改设为行者乡。

1999年10月,撤乡设立行者街道。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6年,辖行北、行东、小寨、马坊、张庄、北庄、行南、下朱、西河、白庙、西沟11个行政村。2010年,辖1个社区,行南、行北、行东、张庄、白庙、马坊、西河、小寨、下朱、西沟、北庄11个行政村,77个村民小组,39个自然村。截至2011年末,行者街道辖行者、石油城2个社区,行东、行南、行北、西沟、北庄、张庄、下朱、白庙、小寨、西河、马坊11个行政村;下设78个村民小组。

区划现状

截至2020年6月,行者街道下辖11个村(居),其中:2个社区、9个行政村。办事处驻行者村。

地理环境

地处临潼城区东北渭河平原地带。东与秦陵街道相邻,东南、南与骊山街道接壤,西南与斜口街道为邻,西、西北与西泉街道毗邻,北隔渭河与北田街道相望,东北接新丰街道。辖区东西最大距离5.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7千米,总面积27.4平方千米。其中陆地24.5平方千米,占89.4%;水域2.9平方千米,占10.6%。距区政府3千米。

人口

截至2011年末,行者街道总人口31517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22人,城镇化率2.0%。另有流动人口385人。总人口中,男性15901人,占50.5%;女性15616人,占49.5%;14岁以下6261人,占19.9%;15—64岁21977人,占69.7%;65岁以上3279人,占10.4%。总人口以汉族为主,共31510人,占99.98%。2011年,行者街道人口出生率8.4‰,人口死亡率4.9‰,人口自然增长率3.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152人。

经济

综述

财税收支

2011年,行者街道财政总收入530万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比1978年增长8倍。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500万元,增值税480万元,企业所得税20万元,个人所得税1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0.4%、0.6%、0.4%、-0.11%。人均财政收入175元,比上年增长8%。

人民生活

2011年,行者街道农民人均纯收入8034元。

第一产业

2011年,行者街道耕地面积2.2万亩,人均0.7亩,林地面积5000亩。2011年,行者街道农业总产值达到1.9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8%。

种植业

行者街道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行者街道粮食生产8450吨,人均268.1千克。其中玉米3321吨,小麦4716吨。行者街道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杂果等。2011年,行者街道蔬菜种植面积7479亩,产量1.6万吨,主要品种有白菜、白萝卜、脱毒马铃薯、香葱,其中白菜1227吨,白萝卜515吨、脱毒马铃薯3685吨、香葱3338吨。

林业

截至截至2011年末,行者街道累计造林5000亩,其中防护林500亩,经济林450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10万株,林木覆盖率18%,活立木蓄积量6万立方米。2011年,行者街道水果种植面积2018亩,产量4867吨,主要品种有石榴、桃,其中石榴2908吨,桃1959吨。

畜牧业

行者街道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行者街道生猪饲养量3.7万头,年末存栏1.1万头;羊饲养量4620只,年末存栏3220只;牛饲养量4115头,年末存栏329头;家禽饲养量19.5万羽,上市家禽7.5万羽。2011年,行者街道生产肉类2407吨,其中猪肉2190吨,牛肉14吨,羊肉22吨;禽蛋943吨,鲜奶3119.2吨;畜牧业总产值8144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2.9%。

生产条件

2011年,行者街道有大型农业机械59台(辆)。

第二产业

2011年,行者街道工业总产值达到2亿元,比上年增长118.7%,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2%。2011年,行者街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职工203人,实现工业增加值96万元,比上年增长18.7%。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截至2011年末,行者街道商业网点210个,职工630人。2011年,行者街道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2.9亿元,比上年增长16%;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2.3亿元,比上年增长18%。

邮电通信

截至2011年末,行者街道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80千米,投递点36个,乡村通邮率100%;征订报纸1.5万份、期刊0.6万册,业务收入130万元。电信企业2家,服务网点1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万门,固定电话用户2300户,比上年增加5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35%,比上年提高8%;移动电话用户4000户,比上年增加200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60.3%,比上年提高30%。全年电信业务收入160万元。

金融业

截至2011年末,行者街道有陕西信合等1家银行设立了办事处;各类存款余额1.5亿元,比上年增长0.1%;各项贷款余额1.2亿元,比上年增长-0.04%。

交通运输

行者街道交通便利,陇海铁路、西(安)康(安)铁路横穿而过,西渭高速公路、108国道过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行者街道有幼儿园6所,在园幼儿1163人,专任教师118人;小学9所,在校生1491人,专任教师16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801人,专任教师9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行者街道教育经费达1944.4万元。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行者街道有文化艺术团体11个,会员11个,其中团体会员9个,个人会员2个;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3个,建筑面积270平方米,藏书6000余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300人,占社会从业人员的2%,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5人;实现增加值10万元,比上年增长5%,是1978年的10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比上年提高2%。关中道情、石刻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体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行者街道有体育场地4个,100%的社区和63.6%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80%。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行者街道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5个,其中卫生院1个;病床15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床位15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5张,固定资产总值48万元。专业卫生人员31人,其中执业医师6人,执业助理医师7人,注册护士5人。2011年,行者街道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5万人次,住院手术53台次,出院病人87人次。2011年,行者街道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43/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8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3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4897人,参合率99.9%;孕产妇死亡率3.1/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5‰、1‰、0。

社会保障

2011年,行者街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38户,人数263人,支出69万元,比上年增长3%;城市医疗救助2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90人次,共支出0.74万元,比上年增长8%。截至2011年末,行者街道资助城镇贫困大学生3人,支出1.9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32户,人数1088人,支出97万元,比上年增长3%,月人均74.3元,比上年增长3%;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人,支出0.4万元,比上年增长3%;农村五保分散供养34人,支出13万元,比上年增长3%;农村医疗救助28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123人次,共支出5.6万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临时救济1200人次,支出4.6万元,比上年增长8%。2011年,行者街道资助农村贫困大学生10人,支出5万元。2011年,行者街道自然灾害受灾人口3000人,紧急转移安置86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500亩,倒塌房屋86间,直接经济损失200万元,救灾支出93万元,比上年增长60%。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02人,抚恤事业费支出31万元,比上年增长5%。社区服务设施2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1个。

视频

”忆初心 谈感悟 担使命“主题微视频——行者街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