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装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装订

来自 网络网 的图片

装订 将印好的书页书帖加工成册,或把单据、票据等整理配套,订成册本等印后加工。书刊的装订,包括订和装两大工序。订就是将书页订成本,是书芯的加工,装是书籍封面的加工,就是装帧[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装订 [2]

拼音 zhuāng dìng

基本解释 装裱帧订成本册

分类 词语

详细解释

亦作" 装钉 "。把零散书页或纸张加工成本子,一般包括折页、订本、包封和裁切等过程。

清龙启瑞《上梅伯言先生书》:"先生及 伯韩 、 少鹤 皆二卷,而 少鹤 及同乡 苏虚谷之词,合鄙作共为一卷,凡十卷,今已装钉印行。"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只见他那屋里罗列着许多书,也有包好的,也有未曾包好的,还有不曾装订的。"

鲁迅《书信集·致李小峰》:"﹝《两地书》﹞印后也不必装订,只要托装订局迭好,由我自己去订去。"

演进

我国最早的书,是用皮带或绳子把写有文字的竹片、木片,连串成册,称为"简策"。简策十分笨重,不易阅读。后来人们把写有文字的丝绢,按照文章的长短裁开,卷成一卷,有的还在丝绢两端配上木轴,便出现了"卷轴装"的书。

纸张发明以后,把文字写在纸张上,按照一定的规格,向左右反复折叠成长方形的册子,将前后两页粘上硬纸或较厚的纸,作为封面和封底。这种装帧最初用于佛教经典,故叫经折装。

经折装的书籍,最前面的一页和最后面的一页是分开的,将经折装的首、末两页粘连在一起,翻开阅读有风味来时,中间的纸页飞起,有如旋风,故名旋风装(参看图7-1)。

用以上两种方法装帧的书籍,翻阅时间长了,折叠处断裂,书页散落。到了宋朝,开始采用浆糊粘连或用丝线穿订的方法来装订书籍,出现了如图7-1中所示的蝴蝶装和包背装。

从明朝中期,开始有了线装书籍。线装书装订牢固、装帧美观、翻阅方便。

清朝以后,活字印刷逐渐代替了雕版印刷,印刷品的产量、品种不断增加,装订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逐步从手工操作走向了机械化。除了为保留我国民族传统,制作少量珍贵版本书和仿古书籍,采用线装外,主要的装订形式有平装和精装。装订的方法分为手工装订、半自动装订和使用联动机的全自动装订等。常见书籍的装订流程

装订方式

用骑马订书机,将套帖配好的书芯连同封面一起,在书脊上用两个铁丝扣订牢成为书刊。采用骑马订的书不宜太厚,而且多帖书必须套合成一整帖才能装订(参看图7-7A)。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