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裴光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8年11月22日 (四) 13:55 由 明明白白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裴光庭(678年-733年),字连城,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朝宰相,隋朝礼部尚书裴仁基之孙,右卫大将军裴行俭之子。)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裴光庭(678年-733年),字連城,絳州聞喜(今山西聞喜東北)人,唐朝宰相,隋朝禮部尚書裴仁基之孫,右衛大將軍裴行儉之子。

裴光庭出身於河東裴氏中眷房 ,早年以門蔭入仕,歷任太常寺丞、郢州司馬、司門郎中、兵部郎中等職,後因建議讓突厥參與封禪,升任鴻臚少卿、兵部侍郎。

開元十七年(729年),裴光庭拜相,初授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次年又升任侍中。他任相期間,提出"循資格",以資歷作為擢用官吏的標準,還建議向吐蕃傳播中原典籍,後封正平縣男。

開元二十一年(733年),裴光庭病逝,時年五十八歲。追贈太師,諡號忠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