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裴寂

增加 2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裴寂'''({{bd|573年||632年|catIdx=P裴}}),字''' 玄真''' 蒲州 (北周)| 蒲州桑泉 (今山西 省运城市临 東南 )人 ,出自河东裴氏的西眷裴。眉目清秀,姿容俊偉,十四歲時便被補任為州主簿 。祖父[[裴融]],父亲[[裴孝瑜]] ,在隋朝都做過不小的官,然他是個孤兒,得幾個哥哥的撫養才長大成人。眉毛稀疏,身材魁梧,裴寂有著一副好相貌,屬於標準的英俊男子漢 [[File:裴寂.jpg|thumb|right|[https://scontent.frmq2-1.fna.fbcdn.net/v/t1.0-9/10559939_706575299396980_3517375641439592852_n.jpg?_nc_cat=105&_nc_oc=AQk5zI7TPte07tES_2Dre9e_Po_7KiCkX6gFLm-IvbP3x3shnRQh_yvcV4ntzpte673xFhChQ1_hl2R0w_DkvGLh&_nc_ht=scontent.frmq2-1.fna&oh=dcb21c485e9a51a8b51123c481e2af81&oe=5DE4F662原圖鏈結][https://www.facebook.com/notes/%E9%BB%83%E6%96%87%E6%94%BF/%E8%A3%B4%E5%AF%82573%E5%B9%B4632%E5%B9%B4%E5%AD%97%E7%8E%84%E7%9C%9F%E8%92%B2%E5%B7%9E%E6%A1%91%E6%B3%89%E4%BB%8A%E5%B1%B1%E8%A5%BF%E8%87%A8%E7%8C%97%E4%BA%BA/705306646183387/] ]]
==進封魏國公==
義寧元年(617年),[[李淵]]起兵太原。[[ 裴寂]]進獻 利用職權之便,拿出 宮女五百人 ,並將晉陽宮中的 、上等米 九萬斛 糧草 各種彩帛 五萬段 雜彩 甲胄 四十萬 領甲胄充作 套,供大 用。 繼對李淵的精神指南之後,裴寂又提供了巨量的物資,為唐業奠基建立了第二功。 不久,李淵開大將軍府,任命裴寂為長史,賜爵聞喜縣公。 當時,隋朝大將[[ 李淵]]的兵鋒首向河東,力討蒲州割據者 屈突通]] ,對方 守河東 壁清野,久攻不下 時間緊迫, 李淵 久攻 能在此消耗時日 欲先 而失去 取長安 以號令天下的良機。然移軍關中 ,又 擔心腹 恐屈突通從 後掩襲,招致兩面 受敵 ,為此猶豫不決 。裴寂 建議先攻屈突通 認為:放棄蒲州 再奪長安,避免 腹背受敵 ,自取其敗;而拿下蒲州,則京師可不戰自定 [[ 李世民]]則堅決 持相 意見: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進入關中,招降群盜 認為用兵崇尚權變 增強實力 權變在於神速 一鼓可克京師;屈突通不過是一自守之徒 應該速取長安 不足為慮 兩種相異的主張,反倒解決了 李淵 認為雙方都有道理 的疑慮 於是留 他分 圍攻河東 而行,獲得了大成功。裴寂的保守 同時命 李世民 率軍入關 的奮進各得千秋,立下了第三功 同年十一月,李淵攻取長安,立代王[[楊侑]]為帝,自任大丞相,任命裴寂為大丞相府長史,進封魏國公,食邑三百戶,並賜其田地千頃、甲第一所、織品四萬段。
==拜為尚書右僕射,賜御膳==
此後, 傀儡 在江都被殺 “主動”遜位,禪讓給唐公李淵。李淵“謙虛”的很 表示不敢當,一讓再讓。 裴寂又積極幫助李淵受禪稱帝,世稱唐高祖。 立下了第四功。 李淵即 皇帝 位後, 誇獎 裴寂說: 使我至此 ,公 之力 也。 ”不僅 他爲新朝的 尚書右僕射, 賞賜許多珍玩,每日 予禦 ,而且上朝時,“必引與同坐”,下朝後又“延巨臥内” 唐高祖曾有詔書說,秦王李世民及裴寂、[[劉文靜]]三人為太原元謀功臣 對他“言無不從”。史稱“當朝貴戚 「特恕二死」(赦免兩次死罪) 親禮莫與爲比”
==上表請罪-唐高祖下詔慰諭==
武德二年(619年), 諸雄之一[[ 劉武周 部將[[黃子英]] 的猛將[[宋金剛]] 入侵 揮軍撲向 太原, 兩支唐 總管[[姜寶誼]]、[[李仲文]] 相繼 戰死,唐高祖為此憂慮不已 覆滅 未曾領過兵的 裴寂 動請纓, 要求 被授以全權 領一 征討,被任命為晉州道 前去抵禦。他政治內 總管 事外行 還得到便宜行事 犯了和三國[[馬謖]]同樣 特權。他於九月兵至介休,因宋金剛據城抵禦 錯誤 遂駐軍度索原(今山西介休東南介山下)。當時唐軍 於高 缺水 山澗水路又被 敵軍 。裴寂只好移營,以尋求 水源 宋金剛卻趁機出兵。唐軍大敗 被打得橫屍曠野 ,死傷 慘重。裴寂疾馳一晝夜 將盡,他在數騎的保護下 得以 回晉州(今山西臨汾) 脫。這一仗的後果是嚴重的 而晉州 太原 以東的城 鎮則 全部丟失。 李淵沒怪罪他,命他鎮撫河東。同年十月, 宋金剛 又進逼絳 攻陷澮 州(今山西 新絳 翼城 ,軍威大振。生性無野氣的裴寂,已嚇破了膽,將虞、秦二州的民眾強行遷入城堡,留下的房屋財產付之一炬。民心慌亂,地方勢力和宋金剛裡應外合 ,裴寂 只得上表請罪 再度大敗 不久, 唐高祖 下詔慰諭 將裴寂召回長安。李淵破臉將他痛斥了一頓,然後交給司法部門處理;待火氣消後,才將老友給開釋了 又讓 鎮撫河東 更加優寵
== 兵力足以破敵,卻敗亡至此深受唐高祖恩寵==
同年十月,宋金剛攻陷澮州(今山西翼城),軍威大振。裴寂生性怯懦,沒有將帥之才,缺乏捍御之策,只是命虞泰二州百姓進入城堡,又將他們的積蓄焚毀,結果卻使百姓不安,人心思亂。夏縣百姓呂崇茂趁機叛亂,殺死縣令,響應劉武周,還將前來征討的裴寂擊敗。不久,唐高祖將裴寂召回朝中,指責道:“起兵初期,你有輔佐之功,官爵已到極點。此番抵禦劉武周,兵力足以破敵,卻敗亡至此,難道你就不感到有愧嗎?”將他下獄,但不久便將他釋放,對他更加優寵。 ==備受恩寵== 武德四年(621年),麟州刺史[[韋雲起]]告發裴寂謀反。但卻查無實據。後來,唐高祖改鑄錢幣,又賜裴寂自行鑄錢的特權,並特聘娶其女兒為趙王[[李元景]]之妃。 六年(623年),遷為尚書左僕射,賜宴於含章殿。裴寂不想捲入日趨激烈的權力鬥爭之中,於是向高祖請求「賜骸骨」,想急流勇退。李淵極力挽留,淚濕衣襟,說:「未也,要當相與老爾。公為宗臣,我為太上皇,逍遙晚歲,不亦善乎!」武德九年(626年),冊拜司空,賜實封五百戶,遣尚書員外郎每日一人於裴寂府第當值 。同年八月,李世民繼位,是為唐太宗
貞觀元年(627年),加實封並前一千五百戶。貞觀二年(628年),唐太宗去南郊祭祀,命裴寂與長孫無忌同升金輅,裴寂辭讓,太宗說:「以公有佐命之勛,無忌亦宣力於朕,同載參乘,非公而誰?」遂同乘而歸。
<ref>[http://www.saohua.com/shuku/xishuosuitang/ldf31.htm 細說隋唐26:裴寂]</ref>
==死後被追贈==
此後不久,因牽連僧人先是有個名叫[[法雅]] 的和尚,過去曾自由出入兩宮。以後他被禁止自由出入,十分怨恨,吐露了許多不滿之言。爲此,朝廷將他拘捕法辦。審訊時,法雅供稱他的許多 妖言 案被免 ,裴寂都知道。 裴寂矢口否認,但法雅一口咬定作證。後來,朝廷就罷掉裴寂的 ,削 去一 食邑之 封邑 放歸 故里 本邑 。裴寂 上書請求留住 不服,奔 京師 唐太宗 。李世民 「計公勛庸 “按你的真才實學和功勞 不可能有今天這麼高的地位!只 至於此 過因爲先王念你對皇家有功 徒以恩澤,特 才使你位 第一 首輔 其實,我父親在位時,政治法律方面紕漏謬誤極多,地方官吏辦事松弛、施政紊亂,這方面你也應該擔負責任啊! 我還是念當年我們之間的 舊情,不 對你施以 讓你回 掃墳墓 故里 何得復辭 你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呢 裴寂 沒有辦法,就 歸故里 蒲州 老家去了。又過了 不久, 有個居住 在 陰一狂人對 陽的精神病患者,名叫[[信行]],經常向 裴寂家 說: “你們家 裴公有天分 ,是帝王之相。”信行死後,裴寂的監奴[[恭命]]將信行的狂言告於裴寂 裴寂聽 了,很害怕 後驚恐萬分 不敢 上報 將此事禀告朝廷 私下命令恭命將聽過信行狂言的家僮 滅口。 事情敗露後,被流放靜州 但恭命隻把家僮藏匿起來 後來, 靜州山羌作亂 恭命得罪於裴寂 有傳 就向京師告發了信行狂 認為亂軍已劫持裴寂為主 之事 。唐太宗 大怒, 此絲毫不信,道 侍臣們說 :“ 寂有死罪者四:位爲三公而與妖人法雅親密,罪一也;事發之後,乃負氣稱怒,稱 國家 對裴寂 性命 天下,是我所謀,罪二也;妖人言其有天分,匿而不奏,罪三也;陰行殺戮以滅口,罪四也。我殺 非無辭。議者多言流配 朕其從眾乎。”於是太宗決定把 裴寂 定不會如此 流放到靜州(今廣西支平) ”不久果有 正趕上山羌叛亂, 裴寂 於是 率家僮 破賊的奏報傳來 平息了叛亂 他思及 唐太宗故念 裴寂 佐命之功 便召其回 詔令還 ,可是他正好在這時候死去了 但這 裴寂卻已病逝,終 年六十歲 ,後被追 相州刺史、工部尚書、河東郡公。<ref>[http://wwwkk-trainbus888.todayonhistoryblogspot.com/people2014/20170908/2860362643.html 歷史上 ?m=0 裴寂唐初“佐命功臣”。武德九年(626年),唐太宗定43名功臣 今天資源網- 實封等第, 裴寂第一]</ref>
== 裴寂劉文靜==  裴寂和[[劉文靜]]皆是唐朝的開國功臣,但兩人的命運卻截然不同。裴寂深受唐高祖李淵的信任,最後官至宰相,而劉文靜最後卻被李淵所殺,落得個身首異處的結局。而劉文靜的死與裴寂有著很大的關係,可以說是因為裴寂的緣故,劉文靜才會死的。裴寂跟劉文靜本是至交好友,兩人當時的官位相當,都有遠大的抱負,都想建功立業,成就一番大事業。劉文靜當時十分看好時任太原留守的李淵,認為李淵有帝皇之相,遂與李淵之子李世民交好。而李世民則非常敬佩劉文靜的遠見,認為他是一個有才能的人,並且十分的信任劉文靜。在劉文靜的謀劃下,李世民決定說服父親李淵起兵推翻隋朝的統治。當時的裴寂跟李淵的關係十分的要好,李世民便在劉文靜的安排下,刻意接近裴寂。李世民和劉文靜希望通過裴寂來說服李淵,裴寂也沒有令他們失望,成功說服了李淵起兵。在之後的日子裡,兩人一直盡心輔佐李淵父子,親眼見證了唐王朝的成立。等李淵當上皇帝后,裴寂被封為宰相,而跟他功勞差不多的劉文靜卻只是封了一個了小官,劉文靜心中十分的不滿。有一日,劉文靜向兄弟[[劉文起]]抱怨自己的處境,說了一句要殺了裴寂。劉文起並沒有將此事放在心中,但劉文靜有一個失寵的小妾聽到這句話後,上告劉文靜謀反。這件事很快被唐高祖李淵知道了,李淵便召劉文靜進宮。劉文靜便直言不諱的告訴李淵自己心中的不滿,但李淵聽後卻認為劉文靜可能有謀反之心。本來李淵就想這樣放過劉文靜算了,但裴寂卻時時刻刻向李淵進言,認為劉文靜一日不殺,朝廷一日不會安寧。最終,李淵聽從了裴寂的話,將劉文靜抄家處死。 ==《北史·卷一百·序传第八十八》其它==
<ref>《北史·卷一百·序传第八十八》:大师少时,尝筮仕长安,遇日者姓史,因使占。时有从兄子同、妹夫郑师万、河东裴寂同以宿卫简入文资。各使视即日官位,及将来所至。史生曰:“裴二及李,皆当依资叙用,然裴君终致台辅。郑非直今岁虚归,后岁亦当本资不叙。”指大师曰:“君才虽不减赵元叔,恐赋命亦将同之。”言子同亦无远到。时大师弟行师亦预賔贡,因问史生吉凶。生曰:“此郎虽非裴君之匹,亦至方伯”。即而大师及子同、裴寂并以资补州佐。师万当年差舛,明年而齐资不叙。师万任益州新都县尉。及武德初,裴寂任尚书左仆射、魏国公。大师至是迁播,因独笑曰:“史生之言,于兹验矣。”</ref>
 
==注釋==
*《[[旧唐书]]·列传第七》,刘昫等,中华书局,ISBN 7-101-00319-2
*《[[新唐书]]·列传第十三》,欧阳修等,中华书局,ISBN 7-101-00320-6
 
{{DEFAULTSORT:P}}
[[category:中国古代人物]][[Category:裴姓|J]][[category:唐朝 军政 人物]][[Category:唐朝宰相]]
3,51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