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岭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西岭镇地处四川省成都市西部100公里处的西岭雪山足下,东与本县斜源镇天宫庙镇两镇交界,西南与芦山相连,北与汶川、崇州为邻。全镇幅员面积412.51平方千米,属大山地区,平均海拔1400米,最高处大雪塘(苗岭基)海拔5368米,年降雨量1300-1500毫米,日照时间618小时。夏日最高气温32度,冬季最低气温零下8度,年平均气温13.7度。[1]

中文名称: 西岭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

下辖地区: 辖6个行政村

电话区号: 028

邮政区码: 611330

面 积: 412.51平方千米

人 口: 5976人(2017)

气候条件: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 川A

区划代码: 450332104

历史沿革

西岭镇位于大邑县城西北,地处大邑县城至西岭雪山黄金旅游线上,是大双旅游线的最后一个集镇。原名双河乡,始建于明末清初,因乡政府所在地建在两河交叉处而得名。唐朝诗人杜甫在成都居住时曾留下“窗含西岭千秋雪”诗句,句中的西岭就在双河乡境内。1992年撤区并乡扩镇时,双河乡改名为西岭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西岭镇地处四川省成都市西部100公里处的西岭雪山足下,东与本县斜源镇、天宫庙镇两镇交界,西南与芦山相连,北与汶川、崇州为邻。

气候特征

西岭镇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1300毫米,夏无酷暑,秋多阴雨,冬无严寒,主要风向为西北风。西岭镇有十分丰富的矿产、水利、林业、药材资源,其中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河流纵横,三条河流贯穿全境,水资源比较丰富,镇内有凤鸣桥梯级电站和镇办天台山电站,西岭镇有林地上万余亩,彭州市国营林场坐落境内,年木材采伐量可达万立方米以上。

地形地貌

西岭镇地处丘陵区,平均海拔730米。在景区内,海拔最高处达5369米,景点星罗棋布,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高山飞瀑三千尺,奇峰异石穿云端。西岭镇地势西高东低,以水系分为前山后山。后山有黄、黑二河流经西岭镇,前山有出江河支流大飞河、小河子两条河贯穿、交汇于双河场,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具探明水力蕴藏量可达7万千瓦。

区域人口

西岭镇地处山区,下辖6个行政村,10个自然村,70个农业合作社,总人口5976人(2017),幅员面积412.51平方千米。全镇村村通公路,并有12公里村级水泥路面。实施社会通工程。交通非常发达方便,镇境内分别有3座大中小型水电站,并已建成日产2.5万吨的水厂,通讯设施先进完备。西岭镇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事业发达,拥有完中,普中各一所,中心小学两所,卫生院3所,公共及公益建设齐全,是良好的发展及居住之选。

灾后重建

2008年9月16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传敏率市人大城环委、市园林局、民宗局、保密局等单位负责人,在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殿豫,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方利红,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尔臧陪同下到我县西岭镇调研灾后重建工作。县人大城环工委、建设局、规划局、国土资源局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了调研。孙传敏一行认真听取了西岭镇党委政府关于灾后重建工作情况的汇报,实地察看了西岭镇云华村集中区规划情况和原址重建工作进展情况,并就大邑县在灾后重建工作中的统筹规划、统规统建、统规自建、统规联建、土地整理、贷款筹资、信息发布、林地流转、科学避让地质灾害等工作与县领导交换了意见。

西岭资源

土地资源

西岭镇有着近万亩油茶林,由于近30年来一直未对油茶加以有效地垦覆,致使油茶林地杂草丛生、荆棘密布,使得油茶林生长的小环境得不到优化,严重地影响了油茶的采光率及产油率。西岭镇明确了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点的措施,规定干部和党员要率先垂范亲自挖山除草,完成规定任务,实行完成任务与奖罚挂勾。同时,把境内油茶重点村桐江定为油茶垦覆的引路典型。2008年,桐江村的2800亩油茶林已完成2400亩的垦覆任务,并已新造油茶林800余亩。如今境内的六途、夏塘、平安、中坪、湾塘、西冲等村的大部分油茶林地,已不见了荆棘杂草的踪影。为调动村民垦覆油茶的积极性,镇里规定按照垦覆一亩即补助100元的标准落实到位。

矿产资源

煤炭储量1700万吨,硫铁矿储量1628万吨,石灰石分布广,还有石英石、白云石、花岗石、铁矿、铅锌矿等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年产万吨的白云石项目可年创利税500万元以上。工业以土陶、琉璃瓦著名,享有“陶瓷之乡”的美誉。琉璃瓦、土陶制品户达39家,年产各式琉璃瓦8000多万件,产值5000万元,销售收入4500万元,利税400多万元。现已形成以生产机制琉璃瓦、琉璃瓦装饰件、彩釉墙地砖以及陶制生活用品为主的陶瓷工业规模经济。

生物资源

西岭镇还是彭州市的食用菌生产基地,有食用菌,木耳、姬菇、香茹、金针茹等。还有丰富的“三木”药材,雪山大豆、洋芋、黄瓜、蕨苔、黄花、竹等土特产。盛产玉米、茶叶、红梅、棕片、魔芋、山野菜、竹笋、三木药材、黄连等。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经济作物有茶叶、柑桔等,手工业主营竹器编织。景区内风光绮丽,有云海、佛光、日出茂密的原始森林,桂花苗木,满山杜鹃、桂花香气袭人,大熊猫等珍稀动物时有出没。还是彭州市的奶牛生产基地。

水文资源

花水湾温泉发源于西岭镇,开发于花水湾温泉区,距镇中心不足15公里。西岭水库的开发将极大地促进库区经济的发展,土溪河、蒲阳河流经境内,绝大部分农田属自流灌溉。

经济详情

1999年乡镇企业总产值2.24亿元,农业总产值867万元,财政总收入578.6万元,人均纯收入3010元,九四年被评为全省乡镇200强之一,九六年基本达到小康。西岭镇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尤以旅游、水力、矿产、林业、荒山资源为优势。西岭镇是省道彭白公路和小夫公路的交汇点,分别通往旅游胜地龙门大峡谷(银厂沟)和白鹿森林公园,这一大范围包括西岭镇亟待开发的丰富旅游休闲资源属国家地质公园范围。更有全国唯一窄轨铁铁路彭白铁路穿越,无论观沈及货运都可。在经济发展思路和前景上西岭镇确立了依托桂花、白云石、生态旅游三大特色优势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三大支柱产业,以三大支柱产业带动全镇各业发展的长期经济工作发展思路。境内的三大资源优势正在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文化遗产

2012年12月25日西岭山歌艺术节正式拉开帷幕,原生态的西岭山歌获得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授牌。据悉,本次山歌艺术节将持续至10月28日,活动期间,游客可免费进入西岭雪山景区。“山歌王”齐登台“歌声太美妙了!”“西岭汉子名字多,有个名字叫背二哥。背粪上山忙农活,背粮上山去挖药……”西岭山歌艺术节的“山歌王”齐聚一堂,各亮绝活,喉咙一开,立即技惊四座,原生态的山歌传遍了山野沟谷。尤其是《西岭背二哥》更是火了一把,“背二哥”这个当地土生土长的老行当让大家倍觉亲切。在“山歌王”中,刘万琼一登台,观众便响起潮水般的掌声和喝彩声,“她的音域太宽广了,歌声太美妙了!”几年前,她凭借过硬的唱功荣获了首届山歌赛状元奖。“山歌,是山区民间文化的一个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过去四五百年,西岭山民往往以唱山歌为乐事,他们在春种秋收时,在挖药、伐木等辛劳工作中,用山歌提神、传达情感。但近几十年,西岭山歌却几乎断代了。”现任大邑县西岭镇西岭山歌协会会长的张道深说,为了传承发扬,这几年来大邑县开始对西岭山歌挖掘、整理、开发,开始举办西岭山歌节并组织村民比赛。“西岭山歌可分为酒歌、山歌、情歌、劳动歌、风俗及仪式歌等。”2012年12月25日,因西岭山歌深厚的人文历史内涵,正式获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授牌。

乡镇结构

党政办公室:负责组织、纪检、人大、政协、人事、目标管理、机关事务、信访、信息报送等工作。

社会事务办公室:负责宣传、社会稳定和综治、司法调解、武装、民兵、民政、劳动与社会保障、集镇卫生综合治理等工作。

教科文卫、人口与计生办办公室:负责全镇范围内文化、教育、科学、卫生、人口与计划生育、旅游沿线的综合治理工作。

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全镇矿山安全管理、国土管理、协助抓好招商引资等工作。

财政所:搞好镇、村、社财务管理,严格按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办事,招商引资、统计等工作。

事业管理中心:负责城乡一体化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三农”服务等工作。


视频

成都大邑县西岭镇云华村五组出现山体垮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