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西班牙人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西班牙人口

西班牙王国(西班牙语:Reino de España;英语:The Kingdom of Spain),简称西班牙,位于欧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地处欧洲与非洲的交界处,西邻葡萄牙,北濒比斯开湾,东北部与法国及安道尔接壤,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的摩洛哥相望。领土还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岛,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及非洲的休达和梅利利亚。该国是一个多山国家,总面积505925平方公里,其海岸线长约7800公里。以西班牙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数量世界第二,仅次于英语。

中世纪时,境内有多个国家并立,1492年西班牙光复运动胜利后,建立统一的西班牙王朝。并于大航海时代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欧洲、美洲、亚洲和非洲建立起大量殖民地。1494年和葡萄牙共同签署了《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意图将世界瓜分为二。在15世纪中期~16世纪末,进入文艺复兴时期,并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和影响全球的日不落帝国。1588年无敌舰队被英国击溃,开始衰落。在经历两个共和国和一个君主国后,于1978年宣布实行君主立宪制。

西班牙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欧盟和北约成员国。截至2019年12月,其是欧元区第五大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欧洲国家第6名,世界第13名。

2017年10月21日,西班牙政府宣布:解散加泰罗尼亚自治区议会、自治区政府并罢免其领导人,6个月内选出新的自治区议会。2017年10月28日,西班牙政府通过发布公告,正式接管加泰罗尼亚地区,并解除该地区高级领导人职务。

历史沿革

主词条:西班牙历史

原始时期

80万年前,就有人类居住在伊比利亚半岛,据考古推测可能是非洲人在追捕猎物时穿越直布罗陀海峡或来自欧洲其他地区的猎人越过比利牛斯山来到这里并定居下来,被称为伊比利亚人。他们主要定居在地中海沿岸以及更往南的地区,在那里伊比利亚人创造了许多不同的文化。古希腊的历史中对其中最重要的一支有过记载,希腊人称他们为“图尔多人”。

他们是伊比利亚人的一个部落,在瓜达尔基维尔河流域建立了文化灿烂的王国。西班牙北部的阿尔达米拉洞穴留下的举世闻名的岩画生动地记载了原始人生活情况。

异族统治时期

主词条:布匿战争

从大约公元前3000年开始,外来民族开始向伊比利亚半岛大规模移民。

公元前1200年,来自中北欧的凯尔特人从北部进入半岛,并且扩展到整个半岛。伊比利亚半岛历史上唯一未被任何外来势力侵入的地区是巴斯克人居住的北部山区。

公元前1100年,腓尼基人在半岛上建立了殖民地,创建了加迪尔(加的斯城)。腓尼基人与西班牙建立了贸易关系。为进一步开发半岛资源,腓尼基人在地中海沿岸建立了永久居留地。

公元前9世纪,凯尔特人从中欧迁入。公元前8世纪起,伊比利亚半岛先后遭外族入侵,长期受罗马人、西哥特人和摩尔人的统治。西班牙人为反对外族侵略进行了长期斗争。

布匿战争期间,迦太基人趁机占领了西班牙的大部分土地,他们留下的著名城市包括卡塔赫纳(“新迦太基”)。罗马人在布匿战争中打败了迦太基人之后,很快占领整个半岛。

公元前6世纪,来到伊比利亚半岛的凯尔特人和伊比利亚人相互通婚、融合,产生了后来的塞尔梯贝里亚人。腓尼基人联合卡塔戈人抗击塞尔梯贝里亚人,后来卡塔戈人成为半岛的主人。

公元前218年,罗马人大举入侵西班牙。[1]

公元前206年,罗马人将卡塔戈人逐出伊比利亚半岛。罗马人在征服塞尔梯贝里亚人的过程中遭到英勇抵抗。

公元前19年,罗马人才彻底征服整个伊比利亚半岛。

此后,在长达500年的时间里西班牙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省。

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开始走向崩溃。公元409年,西哥特人入侵西班牙,建立西哥特王国,从而开始了长达300年的统治。

公元711年,西哥特人的结束了对伊比利亚半岛的统治。

穆斯林统治

主词条:瓜达莱特战役

公元710年,由于争夺王位,西哥特人的一位王位竞争者寻求阿拉伯人(又称摩尔人)的帮助,从而开始了摩尔人的入侵历史。

公元711年,摩尔人入侵西班牙,赢得了瓜达莱特战役大捷。只用了7年时间就征服了伊比利亚半岛,从而西班牙开始了为期近800年的伊斯兰统治,称做“安达卢斯国”,中国古代称之为“绿衣大食”。初期,西班牙有几个酋长国并存,隶属于大马士革哈里发帝国。

公元722年,在阿斯图里亚斯地区的科瓦东加山打响了光复运动的第一役。在这场战斗中,基督教军队在领袖佩拉约的领导下战胜了阿拉伯军队。欧洲其它国家的基督教徒也纷纷响应教皇的号召,到西班牙参加反阿圣战。在同阿拉伯人征战的同时,基督教形成了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两大王国。

公元756年,第一位摩尔国王阿夫德拉曼一世,定都科尔多瓦,同时宣布独立。

公元10世纪,摩尔人统治达到鼎盛时期。后来,科尔多瓦哈里发帝国分裂为若干个王国。面对阿拉伯人对西班牙的侵略和占领,基督教人开始进行反抗。

1085年,基督教军队收复了托莱多,卡斯蒂利亚将该城定为首都。

1212年,在阿方索八世的领导下,卡斯蒂利亚王国的军队在拉斯纳瓦斯德托洛萨取得了战胜摩尔人的决定性胜利;此后,又收复了科尔多瓦、塞维利亚、赫雷斯、加的斯等城市,最后只剩下格拉纳达王国。

1469年,伊莎贝拉一世嫁给了阿拉贡的王子费尔南多二世,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两个王国联姻,为两个王国的最后统一奠定了基础。

1474年,23岁的伊莎贝拉被立为卡斯蒂利亚女王,她建立起新的法庭和城镇行政制度。

1479年,费尔南多继位,成为阿拉贡国王,两国通过卡斯蒂利亚王位继承战争排除了葡萄牙的干预,正式合并为统一的西班牙王国,夫妇二人被称为“天主教双王”。

海洋强国时期

主词条:西班牙光复运动

1492年1月2日,摩尔人首都格拉纳达陷落,西班牙光复运动宣告完成,西班牙最终实现统一。

1492年,哥伦布率船队由西班牙加迪斯出发,10月12日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并登上巴哈马的圣萨尔瓦多岛,然后带了几个土著人及一些物品返回西班牙。哥伦布发现西印度群岛后,西班牙逐渐成为海上强国,此后,西班牙殖民者开始了对拉美的征服和占领,将疆土扩展到大西洋的彼岸和菲律宾。

1516年,胡安娜和王夫腓力一世的儿子查理五世以特拉斯塔马拉家族的外孙资格继承卡斯蒂利亚、莱昂、阿拉贡、纳瓦拉等国的王位,是为卡洛斯一世。建立了欧洲最早的统一中央王权的共主邦联的国家。十六世纪是海上强国,以后渐衰。

1519年,埃尔南·科尔特斯等从古巴抵达墨西哥,征服了阿兹特克部落的首府特诺奇蒂特兰。

1530年,弗朗西斯科·皮萨罗率人从巴拿马出发,几个月后到达印加帝国,征服了印加帝国的首府库斯科。许多部落被消灭、印第安人文明被毁灭。

1588年,腓力二世对英进行讨伐,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被出身海盗的德雷克率领的英国海军击溃,从此西班牙丧失了海上强国的地位,开始衰落。

1648年,西班牙对法国作战失利,在陆地上的军事优势也宣告结束。此后,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又向英国割让了直布罗陀并陆续丧失了葡萄牙和在意大利与荷兰的领土,西班牙逐渐走向衰落。

1700年,卡洛斯二世去世,其姐玛丽亚·特蕾莎和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孙子菲利普继位(腓力五世),从此西班牙王位由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转到法国波旁家族手中。尽管腓力当上了西班牙国王,但为争夺西班牙王位,法西与奥地利(英、荷支持)开始了一场战争,并于1713年签订了乌德勒支和约,奥地利得到了佛兰德、米兰、撒丁岛和那不勒斯,英国得到直布罗陀等地,荷兰得到佛兰德的许多要塞,西班牙只剩下本土,换取的是各国对腓力五世的承认。

19世纪初,拿破仑夺取法国政权后,将扩张的目标对准西班牙。以借路攻打葡萄牙为借口,派军队占领了西班牙并安排自己的兄弟任西班牙国王。西班牙人民奋起抗法。1808年5月2日,独立战争爆发,西班牙为这场战争付出了沉重代价,西班牙丧失了绝大部分海外殖民地。

1837年,伊莎贝拉二世在通过君主立宪的法案之后将其正式合并为一个国家,决定用西班牙一词“España”(源于腓尼基语,意为“野兔”)命名,结束了300多年的共主邦联模式。

共和国时期

主词条:美西战争

1873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第一共和国。1874年12月24日王朝复辟。

1898年,爆发的美西战争以西班牙失败而告终,古巴获得独立,西班牙向美国割让了波多黎各、关岛并廉价出售了菲律宾(2000万美元)。西班牙丧失了所有海外殖民地,国际大国地位不复存在。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保持中立。

1931年4月12日,西班牙王朝被推翻,第二共和国建立。市政选举中,左翼势力获胜;14日在巴塞罗那、圣塞瓦斯蒂安等地宣布成立共和国;在马德里,革命委员会宣布成立临时政府;阿方索十三世自愿流亡国外。同年6月28日,共和派举行全国大选,宣布宗教自由。同年12月,西班牙通过了新的《宪法》,新政府着手进行农业、教育、区域自治等方面的改革和立法;与此同时,一些右翼政党相继成立。

1932年,政变军人被赦免,中央政府与加泰罗尼亚地区政府发生冲突。

1933年11月的大选中,右派政党获胜,一些新法律(如农业改革基本法)被废止。

1936年2月成立有社会党和共产党参加,由人民阵线领导的联合政府。1936年7月17日佛朗哥发动叛乱,引发三年的西班牙内战,于1939年4月夺取政权,实行独裁统治达36年之久。

王室复辟

1947年7月佛朗哥宣布西班牙为君主国,自任终身国家元首。1966年7月立末代国王阿方索十三世之孙胡安·卡洛斯为承继人。

1975年11月20日佛朗哥病死,胡安·卡洛斯一世登基,恢复君主制。1976年7月1日,任命原国民运动秘书长阿道弗·苏亚雷斯·冈萨雷斯为首相,开始向西方议会民主政治过渡。1978年12月新宪法正式出台。

1982年西班牙加入北约。1986年,西班牙加入欧共体。

1996年至2004年,人民党连续执政。

2004年至2011年,工社党重新上台执政。

2011年11月,工社党在大选中失利,人民党重掌政权。

2017年10月19日,西班牙政府宣布暂停加泰罗尼亚地区自治权,并于21日正式执行。

2017年10月21日,西班牙政府宣布:解散加泰罗尼亚自治区议会、自治区政府并罢免其领导人,6个月内选出新的自治区议会。

自然环境

位置境域

西班牙全国总面积达505925平方公里[1](其中陆地面积499542平方公里,水域面积5240平方公里),居欧洲第五位,本土最北端到最南端大约830公里,东西方向最长1000公里。绝大部份领土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隔比利牛斯山脉与法国和安道尔相连,西邻葡萄牙。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的摩洛哥相望。北面比斯开湾,东临地中海与意大利隔海相望,西北、西南临大西洋.

地形地貌

西班牙地势以高原为主,间以山脉。海拔3718米的泰德峰为全国最高点,本土最高点为海拔3478米的穆拉森山。中部的梅塞塔高原是一个山脉环绕的闭塞性高原,约占全国面积的3/5,平均海拔600米~800米。北有东西绵亘的坎塔布里亚山脉和比利牛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是西班牙与法国的界山,长430多公里,有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峰。

西班牙的穆拉森山海拔3478米,是伊比利亚半岛的屋脊。

由于山脉逼近海岸,平原很少而且狭窄,比较宽广的只有东北部的埃布罗河谷地和西南部的安达卢西亚平原。


西班牙全国海拔200米以下的土地占11%,201米至600米占31%,601米至1000米占39%,1001米至2000米占18%,海拔2000米以上占1%。

北部山区:包括比利牛斯山脉、坎塔布连山脉。 中央高原:包括旧卡斯蒂利亚高原、新卡斯蒂利亚高原。

水文

西班牙主要河流有埃布罗河、杜罗河、塔霍河、瓜迪亚纳河和瓜达尔基维尔河。最长的是塔霍河,长1007公里,下游在葡萄牙境内。埃布罗河长910公里,全程在境内,有时被看作西班牙第一大河。这些河流由于跌宕曲折,只有瓜达尔基维尔河下游可以通航,其他河流均无法航运。

气候

西班牙中部高原属大陆性气候,北部和西北部沿海属海洋性温带气候,南部和东南部属地中海型亚热带气候。

西班牙气候可分作下列部分:

地中海气候:西班牙东部与南部、加纳利群岛多属亚热带气候。 高温纪录:梅西亚47.2℃,马拉加44.2℃,巴伦西亚42.5℃,阿利坎特41.4℃,马略卡40.6℃,巴塞罗那39.8℃,特内里费42.6℃。 低温纪录:加隆拿-13.0℃,巴塞罗那-10.0℃,巴伦西亚-7.2℃,穆尔西亚-6.0℃,阿利坎特-4.6℃,马拉加-3.8℃,特内里费8.1℃。 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班牙北部地区拥有寒冷的冬季(通常会降雪)及炎热的夏季。 高温纪录:塞维利亚47.0℃,科尔多瓦46.6℃,巴达霍斯45.0℃,阿尔瓦塞特与萨拉戈萨42.6℃,马德里42.2℃,布尔戈斯41.8℃,巴利亚多利德40.2℃。

低温纪录:阿尔瓦塞特-24.0℃,布尔戈斯-22.0℃,萨拉曼卡-20.0℃,特鲁埃尔-19.0℃,马德里-14.8℃,塞维利亚-5.5℃。 北大西洋沿海气候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气候和暖,降雨量主要集中在冬季。 高温纪录:毕尔巴鄂42.0℃,拉科鲁尼亚37.6℃,希洪36.4℃。 低温纪录:毕尔巴鄂-8.6℃,奥维耶多-6.0℃,希洪与拉科鲁尼亚-4.8℃。[6] 北部和西部沿海一带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其他大多数地区气候干燥,严重缺水。年降水量:西北沿海地区800毫米,中部及东部沿海地区600毫米,南部地区300毫米。

自然资源

西班牙主要矿产储藏量:煤88亿吨,铁19亿吨,黄铁矿5亿吨,铜400万吨,锌190万吨,汞70万吨。

森林总面积15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0%,软木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二。

行政区划

区划

西班牙全国划分为17个自治区、50个省、8000多个市镇,在摩洛哥境内另有休达和梅利利亚两块飞地。

自治区:安达卢西亚、阿拉贡、阿斯图里亚斯、巴利阿里群岛、巴斯克、加那利群岛、坎塔布利亚、卡斯蒂利亚-莱昂、卡斯蒂利亚-拉曼恰、加泰罗尼亚、埃斯特雷马杜拉、加利西亚、马德里、穆尔西亚、纳瓦拉、拉里奥哈和巴伦西亚。

首都

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是欧洲著名的历史名城,市区面积为607平方公里,市区人口323.3万人,有4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的政治、文化、经济和金融中心。马德里是西班牙中央经济区的综合性经济中心,运输、物流、研发、消费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心。市内通讯、交通发达,市区13条地铁线总长226公里;市内有规模名列欧洲榜首的马德里自治大学,36个古代艺术博物馆、100多个博物馆、18家图书馆和100多个雕塑群。

主要城市

巴塞罗那,位于西班牙东北部地中海沿岸,是加泰罗尼亚自治区首府。是伊比利亚半岛的门户,全市面积91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51万,连同外围地区人口为400万,是西班牙第二大城市,也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

巴伦西亚,西班牙重要的工商业城市,人口79.7万,面积135平方公里。是西班牙最大、欧洲第五大集装箱港口,2009年总吞吐量5779万吨,集装箱吞吐量365万标准箱。

塞维利亚,安达卢西亚自治区首府,人口70.2万,是全国第四大城市,南部地区第一大城市,也是西班牙唯一有内河港口的城市,西班牙南部经济、贸易、旅游和文化重镇。

科尔多瓦,人口32.88万,是马布德拉曼一世建立的科尔多瓦王国首都,迄11世纪初为止是伊斯兰教主要都市之一。

国家象征

国旗

西班牙国旗呈长方形,长宽之比为3:2。旗面自上而下由红黄红三个平行长方形组成。中间黄色部分占旗面1/2,左侧绘有国徽。红、黄两色是西班牙人民深爱的传统色彩,象征着人民对祖国的一片赤胆忠心。西班牙于1785年使用了红、黄、红的旗帜挂在船上,成为西班牙的代表色。黄色部分偏左侧绘有西班牙国徽。分别代表组成西班牙的四个古老王国。

国徽

西班牙国徽代表着历史上组成西班牙的五个王国:左上角红底金色城堡代表卡斯蒂利亚王国,右上角白底粉色狮子代表莱昂王国,左下角红黄竖条代表阿拉贡王国,右下角红底金色锁链代表纳瓦拉王国,最底下白底绿叶红石榴代表格拉纳达,中间蓝底三朵鸢尾花是波旁家族的标志。两根海格力斯之柱威然屹立在盾徽两边,仿佛将国家的安全置于其护佑之中。左柱顶上绘有一顶王冠,右柱顶上是帝国冠冕,它们分别代表守护西班牙海峡直布罗陀和莱昂岛的两根柱石。而当中盾牌上的大皇冠代表的是阿斯图里亚斯区,西班牙北部的一个地区。一条红色饰带绕过银柱,上面写着“海外还有大陆”。

国歌

《皇家进行曲》

西班牙国歌最早源于18世纪查理三世(卡洛斯三世)时期的格拉纳达军队进行曲,皇家名称为《西班牙荣誉进行曲》,民间则称为《步兵进行曲》。王室曾多次组织音乐家谱写新歌,但无一能够超过这个曲子,于是这首有曲无词的国歌便延续下来,直至2007年年底,全国发起征集歌词的活动,确定了西班牙国歌歌词。但是这段歌词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西班牙国歌的歌词问题还是被搁置了下来。

人口民族

截至2019年1月,西班牙全国总人口为4673万人,主要是卡斯蒂利亚人(即西班牙人),少数民族有加泰罗尼亚人、加里西亚人和巴斯克人。卡斯蒂利亚语(即西班牙语)是官方语言和全国通用语言。少数民族语言在本地区亦为官方语言。96%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政治

政体

根据西现行宪法,西班牙的政体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国王为国家元首与武装力量总司令,首相则是政府最高首脑,由议会多数党提名后由国王任命。行政权由政府掌握,立法权则由两院制的议会行使。

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西班牙经济形势严峻,人民党政府为应对危机推行财政紧缩政策,执政压力较大,但由于在议会拥有绝对多数优势,执政地位相对稳固。

宪法

西班牙现行宪法于1978年12月6日全国公民投票通过,同年12月29日生效。宪法规定西班牙是社会与民主的法制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议会民主制,王位由胡安·卡洛斯一世的直系后代世袭。最高元首(国王)为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代表国家。政府负责治理国家并向议会报告工作。宪法承认并保证各民族地区的自治权。

议会

西班牙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行使立法权,审批财政预算,监督政府工作。立法权以众议院为主,参议院为地区代表院。议员由普选产生,任期4年。议会共有众议员350名,参议员266名。本届议会于2016年7月组成,众议长安娜·玛利亚·帕斯托尔·胡利安(Ana María Pastor Julian),参议长皮奥·加西亚-埃斯库德罗·马克斯(Pío García-Escudero Márquez),两人均属于人民党。

参考资料

  1. 西班牙人口,搜狗, 2017-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