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班牙文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西班牙文学

概述

西班牙最早的作品出现在公元十世纪,当时作品大都由人口头吟唱,少有极其完整的记录。作品大多是抒发爱国之情的英雄事迹。

公元前8世纪起,伊比利亚半岛先后遭外族入侵,当地居民长期受罗马人、西哥特人和摩尔人的统治,这些民族对西班牙文学有重大影响。十五世纪末西班牙完成了驱逐摩尔人的光复运动,西班牙文学迎来史上重大转折点。

十六世纪初,西班牙开始出现一些人文义学者,他们创办学校、批判宗教偏见,介绍并模仿古希腊、罗马和意大利的文学,传播人文主义思想。但是人文主义思潮遭到反动统治的摧残,发展迟缓。贵族骑士文学流行一时,宗教思想对文学影响也很大。十六世纪后半期,人文主义文学才达到繁荣,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作家,西班牙文学进入黄金时代,有了以其不朽名著《堂吉诃德》而永垂史册的塞万提斯,有了任意锻造语言的巴罗克巨匠贡果热和克维多,有了天降怪杰、西班牙民族戏剧之父洛佩.德.维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争相斗妍,谱写辉煌的篇章。以小说和戏剧成就最大。[1]

起源

最早的作品出现在公元十世纪,当时作品大都由人口头吟唱,少有极其完整的记录。作品大多是抒发爱国之情的英雄事迹。10世纪时出现的史诗,其中流传至今比较完整的《熙德之歌》,约写定于1140年。其他残缺不全的史诗,还有《桑乔二世与萨莫拉之围》《拉腊王子之歌》《龙塞斯瓦列斯》等。这些史诗都是长期由行吟诗人口头流传,后来才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内容大多是歌颂具有忠君爱国思想的民族英雄的事迹。

摩尔人的长期统治和阿拉伯文化的影响,使西班牙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以摩尔―阿拉伯方言写作的抒情短诗,称为"哈尔查",其内容多数是少女表达对情人的怀恋。

发展形式

到了13世纪,寺院在文化方面所起的作用加强,少数教士创作了一种精雕细刻的诗歌,叫作"教士诗",形式比较严谨,内容多为歌颂圣母显圣和圣徒事迹。其代表作品有《亚历山大之歌》和《阿波罗尼奥斯之歌》,其代表作家为贡萨洛·德·贝尔塞奥(1195?~1265?)。

14世纪初,出现了一部教士诗的杰作,即伊塔大主教胡安·鲁伊斯(1283?~1350 的著名的《真爱诗集》,它包括抒情诗、寓言诗、讽刺诗、叙事诗,别具风格。与此同时,宫廷文人也竞相从事诗歌创作,掌玺大臣佩德罗·洛佩斯·德·阿亚拉(1332~1409)的《宫廷诗歌》为其代表,作者以深沉、凌厉的笔锋,抨击统治阶级的腐化堕落,并给国王、贵族以忠告。

西班牙的散文文学发展较晚,但也受到阿拉伯文化的影响最早的散文作品是从阿拉伯文翻译的寓言集卡里来和笛木乃》和故事集《森德巴尔》(西班牙译本名为《受愚弄的妇女的经验谈》)。以上作品,都是国王智者阿方索(一译阿尔方斯)十世在位时所翻译。阿方索十世的朝廷,荟萃着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行吟诗人、历史学家、法学家、自然科学家,把大量的阿拉伯文、希伯来文、拉丁文的作品译成西班牙文,促进了西班牙文化和科学的发展。当时的主要译著有《编年史》、《世界通史》、《法律全书》、《天文知识》以及国王用加利西亚文所写的《诗歌集》等。

这时期出现的最杰出的散文作家,是胡安·曼努埃尔(1282~1348)。他的著名作品《卢卡诺尔伯爵》具有独特风格,作者以对话体叙述一系列劝世的小故事,显然是受了阿拉伯文学的影响。西班牙最早的骑士小说《西法尔骑士》,也是在14世纪上半叶出现的。在这个时期,西班牙驱逐了摩尔人,完成了光复运动。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萨贝尔与阿拉贡国王斐迪南的联姻,标志着西班牙已经形成为一个统一的君主专制国家。它对外进行扩张,武力征服意大利和非洲北部,对内建立宗教裁判所,残酷迫害异教徒。在文学上的最大特点,是意大利的影响占主导地位,人文主义思想开始扎根另一个特点是宫廷文学已经形成,改变了教士们在文学领域里占优势的状况其主要成就表现为弗朗西斯科。因佩里亚尔(1373~1408)在意大利诗歌的影响下创作的《七种美德的格言》,它开创了但丁式的寓言诗流派。胡安·德尔·恩西纳在1445年编纂的《拜纳歌谣集》、《斯图尼加歌谣集》,收录了14世纪下半叶至15世纪上半叶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两个朝廷大量优秀的宫廷诗篇。

这个时期的杰出诗人有以桑蒂利亚纳侯爵的加冕和《命运的迷宫》而享盛名的胡安·德·梅纳 (1411~1456),有以写讽刺诗著称的桑蒂利亚纳侯爵(1398~1458) 以及以感情炽烈、语言动人闻名的豪尔赫?曼里克(1440~1479)。

民间抒情诗"谣曲",至15世纪开始盛行。这类诗歌是从古代史诗中最生动、最富有诗意的片断演变而来,语言简洁朴素,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流行于这个时期的伤感小说的代表作,有胡安·罗德里格斯·德尔·帕德隆(1395?~1452 的自传体小说《没有爱情的奴隶》和迭戈·德·圣佩德罗(生卒年不详)的书信体小说《爱情的牢狱》。加尔西·罗德里格斯·德尔·蒙塔尔沃的著名骑士小说《阿马迪斯·德·高拉》,也在这时期出版。

在散文方面,第一次出现了包含大量格言和谚语的通俗口语的作品,其代表作是塔拉贝拉大主教阿方索· 马丁内斯·德·托莱多(1398?~1470?)的《皮鞭》,它的副标题为《对世俗爱情的责难》,以简明的语言,幽默的笔触,生动地描写了西班牙社会的风俗画面。这种讽刺散文成为以后流浪汉小说的先声,著名对话体小说《塞莱斯蒂娜》即模仿此书的风格写成。

到了16世纪,西班牙成为称霸于欧、美两大洲的强大王国。在王权鼓励下,国内资本主义工商业一度得到繁荣,同时在文化上也开始向文艺复兴时代过渡。一批人文主义者创办学校,批判宗教偏见,模仿古代希腊、罗马和意大利的文学。诗人胡安·博斯坎·阿莫加维尔(1493?~1542)和加尔西拉索·德·拉·维加(1503~1536),开始运用意大利诗歌的新韵律和新风格。后者在模仿意大利诗歌时却保持着西班牙诗歌的优良传统,创造了西班牙的感怀诗。他的作品影响了后来的古铁雷·德塞·蒂纳(1514~1554)和迭戈·乌尔塔多·德·门多萨(1503~1575)等诗人,但同时遭到了克里斯托瓦尔·德·卡斯蒂列霍(1490?~1550)的批评和反对。

这一时期的散文表现出两种倾向:一种是自然地表达时代思想,另一种是单纯追求形式的优美。前一种倾向的代表是胡安·德·巴尔德斯(1500?~ 1545)和阿方索·德·巴尔德斯(1490~1532)兄弟。在此时期,更深刻地反映当时的时代精神面貌的是流浪汉小说《托梅斯河上的小拉撒路》(1554)。这部作品揭露了西班牙社会的腐朽,塑造了欧洲文学史上从未有过的机智幽默的流浪汉形象。其后,马特奥·阿莱曼(1547~1614)写了《古斯曼?德?阿尔法拉切的生平》两卷,使这一类作品盛极一时。[2]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一开始就受到封建统治和教会势力的阻挠。封建文学和宗教文学联合抵制文艺复兴的结果,使宗教诗歌、神秘主义诗歌、田园牧歌小说和历史小说大为流行。当时的著名诗人费尔南多·德·埃雷拉(1534~1597),以辞藻华丽、喜用拉丁语汇而著称,称为塞维利亚派,对后世夸饰主义诗歌发生了影响。神秘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为路易斯·德·莱昂教士(1527~1591),他把《圣经》文风和古典文风加以融合,形成以语言简洁、表达明快、诗节短小为特色的萨拉曼卡派。其他著名的神秘主义诗人还有圣胡安?德?拉?克鲁斯(1542~1591)和圣塔·特雷莎·德·赫苏斯(1515~1582) ,后者以写口语化的散文著称。田园牧歌小说的代表作──豪尔赫·德·蒙特马约尔(1520~1559)的《狄安娜》,是一部诗文并茂的作品。历史小说则以描写对摩尔人的战争为主,代表作之一是佚名作品《阿本塞拉赫人和美女哈里法的故事》。另外,希内斯·佩雷斯·德·伊塔(1544?~1619?)的《塞斯列斯和阿本塞拉赫斯两家族敌对史》和《格拉纳达内战史》,也是这一类型小说中的两部重要作品。

文学地位

西班牙文学绝对是世界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不说《堂吉诃德》了,光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就有11位之多(西班牙5.5个,拉美5.5个)。[3]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