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西螺大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西螺大桥
西螺大桥入口 原图来源
早期西螺大桥 原图来源
西螺大桥兴建案提案(台湾省谘议会藏) 原图来源
台湾银行所发行的拾圆纸币,右方即是西螺大桥 原图来源
糖铁南北线,由台中经南投转溪州过西螺大桥(桥上铺设铁道) 原图来源
西螺大桥举行通车典礼 原图来源

西螺大桥于西元1952年兴建完成,横跨云林彰化2县,最早日本人规划并且建好了桥墩,采用英国的专利设计华伦式桁架结构系统,美国援助的钢铁和技术,最后由台湾人手上建造完成。全长1939.03公尺,是当时远东第一长桥,深具国际知名与历史价值。

早期台湾交通

1908年,日本殖民政府完成纵贯铁路的建设,随著往后数十年科技产业发展,汽车与机踏车数量大增,同在岛内运输网络中扮演关键角色。但是,浊水溪硬生生分隔了台湾南北,商旅路客如果要从北边的彰化跨过浊水溪造访云林,不是得改搭火车,就是要乘著竹筏摆渡,相当不便。

在1930年代,大家即有兴建一座横跨浊水溪、可供汽车行人通行两岸桥梁的想法。不过时序到了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为了击败“鬼畜米英”,钢铁成为日本帝国极为珍贵的战略物资。这座大桥也就只能先完成桥墩,空馀梦想回荡。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地方仕绅再度启动浊水溪桥梁建设的想法。在这份台湾省谘议会典藏、由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数位化的1946年提案中,我们可以看到省参议会议员刘传来李崇礼李友三黄纯香等人,共同要求政府尽速兴建西螺大桥,以解决南北交通不便的窘境。当然,提案诸公也知道政府财政困难,发行特别公债、向民间募集大桥修建的资金,就成为委员们的共识。

  西螺大桥全长1939公尺,这座曾是远东第一长铁桥,最初由日本人设计,但因为太平洋战争爆发工期一直延宕。战后,1950年才由当时的省府正式著手继续建桥的统筹工作。桥身的主体结构由美国怀特公司(J. G. White Engineering Corporation)设计,采用英国的“华伦氏穿式桁梁”(warren truss)专利工法,共设计32座桥墩31个桥孔,路面以钢筋混凝土建造,并敷设铁轨供台糖小火车行驶,工程在1953年正式完工。

建筑过程

  回顾日治时期的建桥历史,西螺大桥(日治时期称之为浊水溪大桥)在1938年(昭和13年)正式动工兴建,1940年月完成32座桥墩工程。战争爆发后日本急于搜集钢铁材料投入战场,钢铁使用受到严格管制,50吨以上的铁材使用都必需取得特殊的工事许可,桥面工程所需钢铁在缺乏建材的情况下,使得后半段的架桥工程全面停工,但谁也没想到西螺人这么一等就是17年。

  盖这座桥要花不少钱,国共内战期间美国和当时节节败退的中国政府曾在1948年签定“中美经济援助协定”,并设立“美援会”,同意二亿七千五百万美元的经建援助。但随著战况吃紧,美国发表《中美关系白皮书》,声称国共内战是中国内政问题,并于1949年停止援助国民政府。日本政府战败撤离台湾,国民政府迁台又面临经济上的断炊无力复工,眼看西螺大桥完工遥遥无期。所幸1950年随著韩战爆发,美国重新评估台湾的战略地位,中断2年的美援才在1951年重新恢复。建造西螺大桥的庞大工程费用,终于在美国资金和技术的奥援下,1952年重新复工续建的。

  西螺大桥是当时台湾工程界的一大成就,台湾人虽不是桥梁的设计者,但参与测量与工程营造部份。光是一个桥孔就需要8千个铆钉来铆合钢铁构件,大批铆钉工人日夜赶工,只见那烧得火红的铆钉在夜色中飞舞,至今仍是许多老一辈的西螺人印象深刻的记忆。目前,我们还可在大桥的东侧桥头桁架上找到“中美合作”的纪念铭版,睹物思情之馀,千万要记得这些发生在云林,且是台湾工程界骄傲的一页。

  1953年1月28日庆祝大桥通车,安排在西螺镇初级中学的礼堂举行的通车典礼,除了三百馀位中外嘉宾,还有一千多位来自各地的名流仕伸。西螺各街坊也涌入大批争睹大桥的人潮,地方上连续三天的庆祝活动中,包括提灯、烟火、音乐、布袋戏、歌仔戏、化妆游行及运动会。兴高采烈的西螺人在大桥桥头及各路口都还设有欢迎门的装饰牌坊,整个西螺镇终日锣鼓喧天热闹空前。

  西螺大桥通车使西螺顿时成为南北公路交通的重要枢纽,一度带给西螺街区繁荣景象。1978~1980西螺大桥展开一场大整修,拆除桥面的糖铁铁道,增高桁架净高度至4.6公尺,更新路面以及重新油漆。当年小火车和汽车同在一座桥上行驶的有趣画面,从此虽不复见,但路面宽度因而拓宽至7.32公尺。

溪洲大桥取代

  西螺大桥随著台湾经济的快速起飞,已渐渐完成它的交通使命,1992年全新完工的“溪洲大桥”在运输功能上取而代之,拆除西螺大桥的传言甚嚣尘上。

文化保存

  螺阳文教基金会也是第一个发起保存西螺大桥的民间团体,基金会在提出保存大桥构想时,其实是同时在想著未来大桥可以作为什么用途?何美慧回忆2000年,为了想在大桥的正中间第16桥身上办一场史无前例的音乐会,特别去中山国小商借一架三角钢琴。活动那天当乐声扬起,河面宽阔的浊水溪,潺潺流水从大桥下穿过,景观非常的壮阔。说时迟那时快,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桥面上挤满了人潮,不可思议的是从国小到高中的同学都在大桥文化节上居然都碰了面,何美慧说现在回想起来都还十分撼动人心呢!

  即使西螺大桥已登录为历史建筑,西螺人对它的热情依然不减,每年继续举办大桥文化节。最后我们发现,实际上它被保存下来的不仅仅是雄伟的建筑本身,有无可取代的历史,有大时代的故事,还有它在西螺人心中永远不墬的地位。

相关影片

【台湾,你好!】沙发环岛空拍鹰眼系列 - 云林西螺大桥2015/7/26卷一
西螺大桥
2014.08.17【台湾演义】台湾第一长河 浊水溪
MVI 1601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