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西陵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汉书·地理志》记载,西陵县是汉高祖始置江夏郡的十四县之一。《元和郡县图志·江南道三》曰:"黄陂县,本汉西陵县地"。县治在今武汉市黄陂区西南。从国家文物局主编的《中国文物地图集·湖北分册》的两汉地图来看,古西陵县县域涉及今湖北省武汉市的黄陂区、新洲区、孝感市安陆市。孝南区、孝昌县、云梦县及黄冈市的黄州区、团风县、麻城市、红安县等。

古西陵县第二说法为现今河南省西平县地区,如《武威汉简·王杖十简》载:"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汝南西陵县昌里,先,年七十受王杖。"[1]

古西陵县

又据《元和郡县图志·江南道三》和《宋书·州郡志》,两汉时,今黄陂区境的东南和北部属西陵县,而西南部属安陆县,古安陆县之县域也南抵长江,包括今孝感市的安陆、孝南、孝昌、云梦、应城、汉川等县市区和武汉市的蔡甸、东西湖等区及武汉市黄陂区、天门市和京山县的一部分。古西陵县和古安陆县在今武汉市黄陂区境域内交界。

嫘祖故里

《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山海经·海内经》载:"黄帝妻雷祖"(雷祖即嫘祖古同音之转)。黄帝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嫘祖乃中华儿女的伟大母亲。嫘祖聪慧勤劳,是她发明了植桑养蚕、缫丝制衣,使人们告别赤身裸体的荒蛮时代,与黄帝一起开创了中华男耕女织的农耕文明,被誉为" 人文女祖"、并祀为"先蚕"而世代尊崇 。

敬祖先、怀念先祖功德乃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国内现己有许多地方都以嫘祖为当地人氏纪念之,如古称西陵县的湖北黄冈、黄陂等及湖北安陆、浠水、宜昌、远安,四川盐亭、茂县,河南开封、西平、荥阳,浙江萧山等等。

嫘祖故里之名虽有多处相争,现主要说法里,一说今河南省西平县,一说(今四川省盐亭县)。

而嫘祖故里的"古西陵县说"更加可信的理由有三点。

其一,嫘祖既被尊为先蚕,嫘祖故里就应是适宜养蚕的地区。旧志说黄冈民者农桑,植桑育蚕历为黄冈、黄陂一带农村的传统产业,并有建树。

其二,《史记·楚世家》载,楚顷襄王"二十年,秦将白起拔我西陵。"《国策地名考·卷六》(清程恩泽撰)云:"案《楚世家》:顷襄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秦将白起拔我西陵。徐广曰:属江夏。"《史记正义》(唐张守节注)引《括地志》(唐李泰主编)称,"西陵故城在黄州黄山西二里。"故今黄陂、黄冈等一带先秦就有西陵地名,汉时又为西陵县,与其他故里说的西陵亭等相比,这里是历史上可见"西陵"文字记载之时间最早、地域最广的地方。

其三,湖北安陆说、浠水说等又可能与"古西陵县说"同指一处。因安陆系秦置县,汉时与西陵县也同属江夏郡,在西陵县西;三国时,吴也曾在今浠水设西陵,浠水则在古西陵县东。古西陵县、古安陆县及今浠水等境域相连,这一带为嫘祖在世的西陵国也有可能。

日前,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西平县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河南西平嫘祖文化研讨会"在河南省西平县举行。来自中华炎黄文化研讨会、中国姓氏研究所、国家博物院、北京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河南省炎黄文化研讨会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60余位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民俗学家、社会学家云集西平县,对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蚕神嫘祖故里地望、嫘祖文化及嫘祖文化产业开发等进行了学术探讨。

在为期三天的学术研讨活动中,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嫘祖文化在炎黄文化中的地位作用及进行嫘祖文化研究的意义,嫘祖故里地望,嫘祖对华夏民族及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嫘祖姓氏源流等专题进行了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探讨。学术研讨最后,专家最终认定:西平县吕店乡的董桥遗址就是嫘祖故里。

《水经注·𣲘水》载:"𣲘水又东过西平县北……汉曰西平,其西吕墟,即西陵亭也。西陵平夷,故曰西平。"

《汉书·地理志》载:汝南郡有"西平"县。

《武威汉简·王杖十简》载:"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汝南西陵县昌里,先,年七十受王杖。"

可见,西汉时期的"西平县"本名西陵县。这里位于河南省汝水沿岸,西距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约35公里,正是远古时代女娲、伏羲氏居住的地方。

三国西陵

三国吴黄武元年(公元222年),孙权改夷陵为西陵,属宜都郡。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西陵为夷陵县,故治在今宜昌市夷陵区湖东街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