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观音山北横古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观音山北横古道
图片来自健行笔记

观音山北横古道 基本资料

所在县市: 新北市五股区,新北市八里区

里程: 6.7公里

步道类型: 郊山步道

步道型态: 环状

海拔高度: 285~616公尺

高度落差: 331公尺

路面状况: 石阶、泥土、石板、柏油

所需时间: 3 小时

难易度: 低

所属园区: 北海岸及观音山国家风景区

山系: 大屯山系

最适季节: 全年

申请入山: 否

申请入园: 否

百岳 /小百岳: 观音山

附近步道: 牛寮埔登山步道、 枫柜斗湖步道、 林梢步道、 硬汉岭步道(观音山)、 福隆山登山步道、 牛港棱山登山步道、 观音山、尖山(占山)登山步道、 环台北天际线第七段:淡水至林口、

相关山岳: 观音山

基点: 观音山/616m/二等三角点/编号:内补012


古道介绍

观音山北横古道本是观音山东北侧的牛寮埔及石壁脚聚落居民,昔日往来凌云禅寺进香朝拜的道路。在牛寮埔、石壁脚下方的淡水河西岸居民,从前也由此绕过观音山东侧,经凌云禅寺进入今日的五股一带,也可说是古时观音山左近八里及五股间居民的连络道路。

观音山北横古道
图片来自健行笔记

由于靠近牛寮埔等聚落,古道边多见昔日先民开发的遗迹。也因为邻近观音山,近年来岳界也多利用它作为环绕观音山的登山路径。但古道只在山腰上绕,并不直取山头,所以多数路径都乏人行走,仍保持著极原始的自然样貌,很适合喜欢寻幽探密的朋友前往探访。古道分五段,其间也有多条岔路可直攻观音山,想攻山头的朋友也可以藉这些小路迳行攻取。[1]

北横古道是一条环绕观音山的山腰小路,起点位于观音山的东南侧,沿著山腰迂绕至观音山的西北侧。 古道全程走于森林里,泥径充满原始风味。

这条古道是昔日八里山区牛寮埔、石壁寮聚落居民前往凌云寺及凌云禅寺进香朝拜的路线, 进而走往山下的五股庄。

这条古道也是当地农民上山种垦的农路,沿途仍然可以看见昔日的拓垦遗迹。 近年来登山风气的普及,山友们的开山辟路,使这条古道因而延伸环绕观音山, 与其它步道串连,构成一条登观音山的环状登山路线。

北横古道与观音山的路线关系,可以用扇子来比喻,观音山宛如扇子的轴心,北横古道好比扇子的弧状外缘, 而北横古道通往观音山的七条山径,就恰似扇面与轴心之间的七支扇骨了。[2]


交通方式

开车

【凌云禅寺步道口】

国道一号台64线匝道(往八里出口)→东西向快速公路八里新店线/台64线→观音山交流道出口→凌云路三段(北53-1乡道)→凌云禅寺步道口

大众运输

【凌云禅寺步道口】

1.搭乘捷运中和新芦线在芦洲站下车,转乘橘20号公车至“凌云禅寺”站或“观音山游客中心”站下车。

2.搭乘捷运松山新店线在北门站下车,转乘785号公车至“凌云寺”站下车,依“硬汉岭登山步道”指标前行约0.5公里,即抵达登山口。


路线地图

出发点: 凌云禅寺步道口

路线: 凌云禅寺步道口→(0.5K, 20分钟)→北横古道一段入口→(1.0K, 20分钟)→龙形古道叉路口→(0.6K, 12分钟)→牛埔寮步道叉路口→(0.4K, 10分钟)→北横古道五段叉路口→(1.2K, 50分钟)→青春岭→(0.4K, 10分钟)→观音山→(0.4K, 10分钟)→青春岭→(1.4K, 24分钟)→游客中心步道口→(0.8K, 12分钟)→凌云禅寺步道口


观音山北横古道
图片来自健行笔记


人文生态

凌云禅寺

凌云禅寺
图片来自健行笔记

民国前2年(西元1910年)由三重宝海法师创建,主祀千手观音,因为加入日本临济宗妙心寺派,因此其全名为“临济宗妙心寺派观音山凌云禅寺”。在日治时期和月眉山灵泉寺派、大湖法云寺派、大冈山超峰寺派并称为“佛教4大门派”。禅寺附近环境清幽,是观音山麓一处著名的宗教胜地。

牛寮埔

“埔”是被切割的台地上较平坦的地区。牛寮埔因其地势较平坦,且昔日又有平埔族在此放牧牛羊,因此而得名。现在该地多居汉人,以种植绿竹笋莲雾等作物维生。北横古道在靠近牛寮埔的地方,同时也是先人遗迹发现最多之处,可见从前这里开垦曾颇为兴盛。

龙形古道

过古道二段的骆驼岭岔路之后,会经过龙形古道的叉路口,龙形古道与北横古道在此交会。由此下行,可通往下方的石壁脚聚落,再往下则通往山脚下淡水河边的龙形聚落(旧称“蛇仔形”)。1904年的《台湾堡图》有绘出龙形古道,其历史可能更早于北横古道。

观音山

座落在淡水河西岸,由十八座连峰组成,因为形似一尊横卧的观音菩萨而得名。历年来随著先民去来,它也有不同的名字,如清代时被称为兴直山、横直山、淡水山或八里坌山,观音山之名一直要到十九世纪末才流传开来。山中所产的安山岩甚为知名,在清朝时是台湾极重要的建筑及石刻材料。

凌云禅寺
图片来自健行笔记

动物

观音山是猛禽鸟类重要的栖息地,台湾可见的28种猛禽鸟类中,有24可在观音山附近发现。每年3~5月赤腹鹰过境北返时,都会吸引大批赏岛人士前来山上“观音.观鹰”,蔚为年度盛事。

植物

观音山山腹四周遍植竹林、樱花,每年5至10月盛产的绿竹笋味道鲜美,常吸引许多游客上山品尝。另外,每年五月春夏之交,是相思树开花的时节,整个观音山上但见一片黄澄澄的相思花海,蔚为奇观。此外,观音山上也常可以发现刺桐茄苳香楠等温带的雨林植物。

地形地貌

观音山属大屯山系,是一座年轻的死火山,大约在六十万年前开始喷发,直到二十万年前才停止。一次次的喷发导致大量的岩浆、火山灰、火山岩堆积在火山口附近,慢慢形成今日远看似尖锥状的观音山地形。 观音山的火山岩浆冷却后,形成了质地紧密的玄武岩和安山岩。观音山的安山岩旧称“观音石”,多呈灰色及灰黑色,坚硬且不易风化,在清朝时期是台湾极佳的建筑及雕刻石材,但近代顾及环保,已停止开采。

特色

观音山上最原始自然的山径,及古道上昔日先民的交通及开垦遗迹。[3]


视频

【登山健走】观音山北横古道

观音山/北横古道一段~五段-04/01/2022

登山客路线!北横古道登观音山硬汉岭(台湾小百岳)Guanyinshan


外部连结


参考资料

  1. 观音山北横古道,徤行笔记
  2. 观音山北横古道,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
  3. 观音山北横古道,徤行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