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角百灵

中文学名: 角百灵
拉丁学名:Eremophila alpestris
界: 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鸟纲
亚 纲:今鸟亚纲
目:雀形目
亚 目:鸣禽亚目
科:百灵科
属:角百灵属
种: 角百灵
亚 种; 42亚种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 1758
英文名称; Hormed lark
英文名称: Shore Lark

角百灵(学名:Eremophila alpestris):是一种小型鸣禽和中等体型的深色百灵,共有42个亚种。体长15-17厘米,翼展31-35厘米,体重33-45克。上体棕褐色至灰褐色,前额白色,顶部红褐色,在额部与顶部之间具宽阔的黑色带纹,带纹的后两侧,有黑色羽毛突起于头后如角。颊部白色并具有黑色宽阔胸带,尾暗褐色,但外侧1对尾羽白色,后爪长而稍弯曲。

栖息于干旱山地、荒漠、草地或岩石上。非繁殖期多结群生活,常作短距离低飞或奔跑,取食昆虫和草籽。繁殖期5-8月,每窝产卵2-5枚。分布于美洲、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1]

目录

形态特征

角百灵雄鸟前额白色或淡黄色,头顶前部紧靠前额白色之后有一宽的黑色横带,其两端各有2-3枚黑色长羽形成的羽簇伸向头后,状如两只角。眼先、颊、耳羽和嘴基黑色,眉纹白色或淡黄色、与前额白色相连。后头、上背粉褐色、褐色或灰褐色,背、腰棕褐色具暗褐色纵纹和沙棕色或沙褐色羽缘。尾上覆羽褐色或棕褐色,中央尾羽褐色,羽缘棕色,外侧尾羽黑褐色微具白色羽缘,最外侧一对尾羽几纯白色,次一对外侧尾羽仅外侧白色,或外侧仅具一楔形白斑。两翅褐色,第一枚初级飞羽外侧白色,其余初级飞羽具灰白色狭缘,次级飞羽具白色端斑。下体白色,胸具一黑色横带。

雌鸟和雄鸟羽色大致相似,但羽冠短或不明显,胸部黑色横带亦较窄小。
虹膜褐色或黑褐色,嘴峰黑色,跗蹠黑色或黑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32-43克,♀29-47克;体长♂150-193毫米,♀147-182毫米;嘴峰♂10-15毫米,♀10-14毫米;翅♂91-121毫米,♀95-120毫米;尾♂63-92毫米,♀63-92毫米;跗蹠♂19-26毫米,♀19-26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栖息于高山、高原草地、荒漠、半荒漠、戈壁滩和高山草甸等干雌性草原地区,冬季有的也出现于沿海地带、路边和农庄附近。

生活习性

角百灵在中国的亚种个别为冬候鸟外,其他均在中国繁殖,且终年留居,为留鸟。平时多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亦见成3-5只的小群,特别是迁徙季节、非繁殖期和冬季较喜成群。主要在地上活动,一般不高飞或远飞。善于在地面短距离奔跑,如遇惊扰则站立不动,抬头张望,当危险临近,才做短距离飞行。善鸣叫,尤其是早晚,鸣声清脆婉转,亦常在空中鸣唱。飞行叫声为音高而忧郁的siit-di dit。由栖处或于飞行时发出的鸣声为简单的高音嘶声,或为轻快的tu-a-li, tioli-ti或相似声音。 角百灵主要以草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主要有青稞、植物碎片、蝗虫、鳞翅目幼虫和甲虫碎片。

分布范围

繁殖方式

角百灵繁殖期为5-8月,在低海拔温暖地区,繁殖期稍早,5月中旬即开始产卵。繁殖于高海拔的荒芜干旱平原及寒冷荒漠。冬季下至较低海拔至短草地及湖岸。营巢于草丛基部的地面上或灌木丛中。巢呈浅杯形,较为精致,用杂草、毛发、鸟羽、须根等构成,其上有垂草掩蔽,免受风和太阳的伤害。内层为羊毛或较柔软的花穗等物质,巢的大小为外径11.3-8.0厘米、11.5-10.4厘米、9.6-11.2厘米,内径6.8-5.7厘米、6.7-4.7厘米、6.2-4.8厘米,巢高4.8-5.3厘米,巢深3.5-4.2厘米。每窝产卵2-5枚,卵浅褐色或近白色,上密缀褐色细斑。大小约为9-10厘米。两性轮流孵化,孵化期12-13天雏鸟破壳而出。刚出壳的雏鸟赤身裸体,只在一些部位长有绒羽,留巢期11天,这期间由双亲共同哺育,主要是喂食昆虫的幼虫。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角百灵在中国分布较广,种群数量较丰富,由于它主要以杂草种子和昆虫为食,在植物保护中具有一定意义,同时鸣声婉转动听,亦可作为笼养观赏鸟,具有保护价值。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高清野拍角百灵鸣叫,一种头顶两边有黑色角羽的鸟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