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角茴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角茴香
  • 中文名:角茴香
  • 学名:Hypecoum erectum L.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 目:罂粟目
  • 亚目:罂粟亚目
  • 科:罂粟科
  • 亚科:角茴香亚科
  • 族:角茴香族
  • 属:角茴香属
  • 种:角茴香
  • 命名者及年代:L.,1753

角茴香(学名:Hypecoum erectum L. )[1]是罂粟科,角茴香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30厘米。根圆柱形,长可达15厘米,花茎多,圆柱形,二歧状分枝。基生叶多数,叶片轮廓倒披针形,多回羽状细裂,裂片线形,先端尖;叶柄细,基部扩大成鞘;茎生叶同基生叶。二歧聚伞花序多花;苞片钻形,萼片卵形,花瓣淡黄色,中裂片三角形,花丝宽线形,扁平,花药狭长圆形,子房狭圆柱形,蒴果长圆柱形,先端渐尖,两侧稍压扁,成熟时分裂成2果瓣。种子多数,5-8月开花结果。

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地,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有分布。生于海拔400-4500米的山坡草地或河边砂地。 角茴香全草入药,有清火解热和镇咳之功效。治咽喉炎气管炎、目赤肿痛及伤风感冒;角茴香亦可用于丛植配景的观赏植物;对春季沙漠地区的防风固沙和减少沙尘暴具有重要的作用。


形态特征

細葉角茴香 [2]一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莖多數,上部分歧。基生葉12~18枚,長1.5~9厘米;葉片有白粉,輪廓倒披針形;羽狀全裂,1回裂片2~5對,約3回細裂,小裂片條形,寬約0.3毫米,先端尖;莖生葉小,無柄,裂片絲狀。

聚傘花序具少數或多數分枝;萼片2,綠色,有白粉,狹卵形,長約3毫米;花瓣黃色,外面2個較大,扇狀倒卵形,長約9毫米,裡面2個較小,楔形,3裂近中部;雄蕊4,長約6毫米;雌蕊與雄蕊近等長,子房條形,柱頭2,花柱及柱頭宿存。

蒴果條形,長約5厘米,寬約1毫米,裂為2爿。種子矩形,長約1毫米,兩面有顯著的十字形突起,黑褐色。花期5~6月。生於乾燥山坡、草地,沙地、礫質碎石地。

产地生境

分布于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中国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地都有分布,中国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等地有大量分布。角茴香自然生长在海拔400-4500米的山坡草地或河边砂地。多生长在河滩地及铁路两旁砂质地、多石砾坡地、盐化草甸等处,多为零星散生,耐寒、喜半阴、忌积水,在中生条件下能正常生长发育。

繁殖方法

角茴香可在自然条件下繁殖,方法简单,管理粗放,生长势强。当果实成熟时可借开裂时的弹力传播,自然传播与繁衍能力极强。
人工繁殖时,应采收种子后砂藏,经过室外(或冰箱内)30天以上的低温(0℃以下)处理,早春2月下旬在温室条件下育苗7-15天出苗,出苗率可达90%以上。 秋季种子直播于园林绿地中,出苗率比较高。

栽培技术

5月初移栽,移栽地区不需施肥能正常生长。10月份适时补充水分,以促进其生长发育。角茴香冬季不需任何防寒保护措施即能越冬。

主要价值

药用:角茴香全草入药,有清火解热和镇咳之功效。治咽喉炎、气管炎、目赤肿痛及伤风感冒。

园林观賞

  • 1.单一配置方法:把角茴香的种子于9月初直播于花坛中,播种时浇1次水。翌年4月上旬开花.5月下旬盛花期过后,拔掉角茴香移栽一串红。使花坛的花期提早30天。早春花卉布置花坛。与夏花(一串红)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不相矛盾。
  • 2.混合配置方法:冰凉花是内中国蒙古已经引种成功的开花最早的植物,冰凉花先开花后结果。缺少绿叶的陪衬。而角茴香在3月中旬长出绿叶时.正值冰凉花盛花期,两种植物间作栽植,绿叶、黄花搭配,浑然一体,把中国包头市绿化、彩化时间提早了60天。

生态:角茴香在沙漠地区对春季防风固沙和减少沙尘暴具有重要的作用。


視訊

小茴香有哪些養生功效?哪些人最好少吃小茴香? - 壹讀



參考文獻

  1. 角茴香. 百度百科. 2008-06-09. 
  2. 角茴香簡介. 醫學百科.